《圣經·傳道書》中說: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題記
憂春
一瓣落紅,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金色的蝴蝶在周圍歡快地扇動著雙翼,嬉笑的孩童快樂地跑過池邊,而憂傷駐足的詩人感到的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無奈與感傷。
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兒,在清嫩新綠的草葉尖上悄然滑落。草兒抖了抖身子,迎著陽光,溢出一片盈盈的綠意,而旁邊看書的女孩卻低喃道:那無聲滴落的露珠兒,是哀傷的天使俯身時流下的淚水嗎?
傷夏
幽深寧靜的小巷上空,飄著蒙蒙細雨,在江南一個普通的小鎮(zhèn),時光依舊不緊不慢地流淌著,一詩人在雨中默默彳亍著,哀嘆著那丁香一般的姑娘,“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芳香”。
也許只是一場猛烈的暴雨,但那孕育了一個季節(jié)的淚水卻得以最大限度的釋放。
那么夏季,去看海吧,看那蔚藍色的大海。然而大海深處,安徒生心中的小美人魚卻如泡沫般消失在無聲的黎明時分……
悲秋
一片枯葉,在秋風中悠然落地,枝頭棲鴉凄啞地叫了一聲,展翅飛走了。殊不知,這要引起多少文人內心的凄涼:“秋風清,秋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一列南歸的群雁在空中鳴叫著,遠方的游子穿過漠漠云煙,看到了故鄉(xiāng)秀麗的山水和深深的巷弄,寫下深深的掛念;一場蕭索的秋雨不緊不慢地滴落著,獨倚窗臺的女子卻吟出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濕綾綃”,吟不盡濃濃的寂寞。
哀冬
冰與冷在這時演繹出最和諧的音樂,響徹整個大地。天地肅靜,可在這靜寂中,卻有人用大段大段漂亮的文字寫道:天氣變得沒有一絲溫暖,蝴蝶不再顫動透明的雙翼,花瓣不再飛舞旋轉,憂傷夾進了雪花冷凍起來,沉淀著,如厚厚的積雪壓在心中等待陽光的溫存,好重新讓它活躍起來,然而明朗的日子始終少得可憐。
你說冬的悲哀是它不該用雪后耀眼陽光去掩飾它的寒冷與陰暗。
智者之憂,如靈性至極的音符撞擊出生命的悲壯樂章,泄露出人性至純至美的璀璨光輝。那氤氳在季節(jié)深處的淡淡哀愁,如銀色的禮花點綴黛藍色的天幕,智慧在冬季悄無聲息地綻放。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9分+發(fā)展等級20分=59分
【言之有據】
本文有三大亮點:一是結構精巧?!皯n春”“傷夏”“悲秋”“哀冬”四個小標題猶如一根漂亮的紅絲線將文章串成一體,再加上抒情的開頭和詩意的結尾,把智者的憂傷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彰顯了作者絕妙的構思能力。二是內涵豐富。每個小標題之下文化名人、名言妙語作者信手拈來,體現出豐厚的文化底蘊,將讀者引向一個又一個芬芳四溢的文學世界。三是語言優(yōu)美。讀罷此文,閱卷教師立刻覺得心曠神怡。文字清新華美而又不失內涵,極具詩情畫意,讓人不自覺地進入到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優(yōu)美的意境之中,如醉如癡,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