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已見 紅顏非禍水
時常聽到有人用“紅顏禍水”來形容女子。他們認為商朝是由于美麗的妲己禍亂才滅亡的,周朝是因為褒姒的嫣然一笑而亡的國,明朝的 滅亡是因為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我很納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當真有如此大的本事,可以控制國家的命運和興衰?
其實,眾所周知,商朝滅亡是因紂的暴政;周朝滅亡是因周幽王的昏庸無能;明朝滅亡是因其朝綱混亂、政治腐敗……在這當中包含了多 少歷史的必然性呢?卻不知為何,中國男人就是喜歡把亡國的罪名往一個連自己命運都把握不了的脆弱生命身上推,真是好笑啊!殊不知,她 們不過是深宮里的鳥兒,她們的一顰一笑又怎能影響國家的興亡呢?
我不禁感嘆:在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西子墜湖的漣漪,是貂蟬輕舞的團扇,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是楊玉環(huán)自縊用的白綢。她們招之則來, 揮之則去,雖不情愿卻很無奈,還受到男人如此不公的評價,真是令人憤慨!
或許要怪只能怪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的阿Q,阿Q們總有失敗的瓶塞:女人呵,女人……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圣賢,可惜全被女 人毀掉了,女人呀,女人……
還是羅隱有胸襟、明事理:“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好一個“越國亡來又是誰”!
記得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北朝;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話。 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罪責推到女性身上, 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出息的男人。
我欣賞羅隱的胸襟,也欣賞魯迅的態(tài)度,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決不會陪你哭泣,而是只認你的功與過。我想歷史是最公正 的,它見證了這一切:紅顏絕非禍水!
【作者系福建省安溪縣第八中學春萌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鄭明川】
點評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理性的思辨色彩。有內涵的才叫有文化的,有文化的才能給讀者以心靈的啟迪。若非有豐富的閱讀 和深刻的思考,文章就不會有豐富的材料和獨特的觀點。思辨來自于分類辨別、比較分析,把若干歷史人物放在一起,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這就是思辨性,又叫理性的思辨。議論文究竟怎樣寫,本文給出了答案。
【特邀點評:王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