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
推薦名家:白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推薦作品:《機器》肖克凡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推薦評語:作品以娓娓道來的敘述,細針密縷的故事,把伴隨著新中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第一代工人的迅速成長#65380;第二代工人的獨特追求,寫得有聲有色,神采飛揚,很令人蕩氣回腸,感念不已。還不止如此的是,在主要糾結(jié)于兩個工人夫婦的成長與命運的人生故事中,作品中還不時透射出作者重審歷史的深邃,反思人世的蒼涼,以及訴說“勞?!北瘹g的沉郁,讓人在亦喜亦憂中陷入深深的沉思。
像王金炳#65380;牟棉花這樣的由普通工人成長起來的“特級勞模”,他們無怨無悔地成為“螺絲釘”,奮不顧身地成為“機器”,這有他們在“主人翁”精神支配下的無私奉獻的原因,也有各級黨政領(lǐng)導(dǎo)的積極督戰(zhàn)的原因,更有當時的大干快上的社會氛圍全力感召的原因。這樣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推波助瀾,就在“革命”的旗號之下,自然而然地把王金炳#65380;牟棉花從工人打造成“勞?!保岔樌沓烧碌匕阉麄儚娜水惢闪恕奥萁z”和“機器”。正是在這種不無主動性的“主人翁”精神,“螺絲釘”精神中,同時混合了人的被動性發(fā)展和“機器性”命運,作品在轟轟烈烈的輝煌中包孕了令人唏噓又讓人嗟嘆的悖論意蘊和悲劇氣氛,讓人看到那個時代在如何看待人#65380;對待人上的種種缺失,以及這種缺失的難以彌補和不可挽回。
推薦名家:石一楓(小說家#65380;《當代》雜志編輯)
推薦作品:《江湖往事》周昌義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推薦評語:這是一部敘述農(nóng)民工如何變成黑社會的小說,讓人時刻想起《水滸》的小說。水滸式的內(nèi)容#65380;水滸式的情節(jié)#65380;水滸式的寫法,水滸一般鮮活,水滸一般讓人蕩氣回腸。周昌義是一個編輯,他的技巧在很多人看來不能成為技巧,但是簡單粗暴,行之有效,這是編輯比作家更能理解的道理。弘揚古典小說的偉大傳統(tǒng),這是近期的一個響亮口號,但這個口號過于籠統(tǒng)了。不同的古典小說有不同的傳統(tǒng),水滸這樣的小說的傳統(tǒng)能否弘揚,不在于作者有什么樣的筆,而在于作者有什么樣的心?!督隆肥菫槭芸嗍茈y的人民而寫的,周昌義有這樣的心。假如你已經(jīng)把水滸讀了五遍,你可以在《江湖往事》中讀到第六遍。
中篇
推薦名家:施戰(zhàn)軍(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65380;副院長)
推薦作品:《旦角》喬葉著
載《西部華語文學》2007年第4期
推薦評語:這部小說的副標題是《獻給我的河南》,從中不僅可以看出作者對于家鄉(xiāng)戲的熟稔和鐘愛,更見出對家鄉(xiāng)人尤其是女人的內(nèi)在生命豐富性的惜重與呵護,作品沉靜大氣,綿密自然的細節(jié)熨帖地作用于戲里戲外的人生,鄉(xiāng)韻雜花生樹,文心落地生根。
推薦名家:賀紹俊(評論家#65380;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wù)理事)
推薦作品:《一個人張燈結(jié)彩》田耳著
載《人民文學》2007年第1期
推薦評語:這篇小說的故事無法歸類,它有底層,有警匪,有兇殺,有情愛。作者把很多的故事元素集合在一起,但又把故事編織得滴水不漏。哪怕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都是一根鏈條上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這篇小說的人物也無法歸類,你說不上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它的每一個人物都很重要,每一個人物都具有獨立的意義,但每一個人物又互相關(guān)聯(lián)。田耳對生活情理#65380;對人的精神和心理都非常有研究,從而在小說中構(gòu)成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場域。這篇小說的場域也許就是“張燈結(jié)彩”,張燈結(jié)彩卻是孤獨的。
短篇
推薦名家:劉醒龍(作家)
推薦作品:《人販子》龍仁青著
載《芳草》2007年第2期
推薦評語:依然是在遙僻的藏區(qū),由于龍仁青的敘述,我們的心懷與情愫不由得不融入其中。一個少年執(zhí)著于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張新課桌而不肯放棄,最終失去的是自己那如雪山般潔凈的生命。這樣的抒寫在內(nèi)地作家手里,往往會引出諸如腐敗#65380;落后#65380;愚鈍的沉思與激越。龍仁青的小說卻一貫不理這些,讀著他的文字,只覺得有一種東西在下沉下沉再下沉,如同一枚硬幣墜入池中,不太輕,也不太重,就找到一處明晃的著落。我把這樣的過程叫著尋找,而將這種著落認識成靈魂。而這樣的寫作正是有靈魂的寫作。
推薦名家:葉舟(作家)
推薦作品:《致郵差的情書》魯敏著
載《人民文學》2007年第4期
推薦評語:與那些石破天驚#65380;憑處女作一輩子“垂而不朽”的作家相反,我喜歡“生長型”的作家——在他們身上,你能讀出泥沙俱下的敗筆#65380;跌仆#65380;破綻,亦能覷見未來的光芒之氣,但他們承接地氣,恣肆漫流,長勢迅猛。早年的莫言#65380;蘇童無不如此?,F(xiàn)在,在魯敏的筆下,也能看見同一類的鋒芒。《致郵差的情書》是一則“寓言”,郵差代表了一種古老溫潤的品質(zhì),而主人公M則是生活在當下的一個“格調(diào)者”。在這里,“情書”一詞變成了一塊絕緣器,一道防火墻,一則似是而非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