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受中海油副總裁志凱兄的邀請,參加耶魯大學一個聚會??腿耸且斏虒W院幾十個MBA學生,來中國訪問考察。
帶隊的是耶魯大學商學院華人教授陳志武。他在會上發(fā)言,說耶魯商學院組織MBA學生來中國訪問,開始是作為一種課外活動,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學生畢業(yè)的一個必修課——換言之,耶魯商學院MBA學生如果沒有參團來過中國學習考察,就拿不到MBA學位,不能從耶魯商學院畢業(yè)!
這個信息對在場的我無疑是一個震撼。耶魯商學院雖然排名不到前五,但怎么也是美國主流商學院之一,排名總在第十名左右。耶魯大學的崇高威望,更加說明了商學院這個規(guī)定所包含的深遠意義。
所謂海納百川,所謂兼容并包,所謂有容乃大,這個政策顯然就是一個活的例證。
這就是美國教育對環(huán)球化時代作出的敏銳反應。這也是美國大學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當然,這更是美國這個國家之所以如此強大的秘密之一。
同時我立即想到,當耶魯大學已經(jīng)把訪問中國、了解中國、學習中國當作教育學生的基本要素時,我們大學里一些博士卻在說什么抵制圣誕節(jié),防止西方化……
難怪中華民族100多年來多苦多難!這些博士的目光之短淺,胸懷之狹窄,和晚清抵制變革維新的那些保守分子基本如出一轍。那次維新與守舊爭論的結(jié)果,是導致中國失去了維新變革的歷史機遇,被成功實現(xiàn)明治維新、全民動員向西方學習的日本人踩在腳下好幾十年。而中國的改革開放持續(xù)到今天,全憑鄧小平發(fā)動的改革開放,第一次全面自信地向發(fā)達世界敞開了胸懷。新時代的青年知識分子,應該做改革開放的積極推動者,而不要成為閉關(guān)自守、夜郎自卑、拉歷史倒車的人??!
中國要發(fā)展,就必須勇敢、大膽、積極、主動吸納世界各國文化積極因素,成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一部分。抵制外來文化,如同動輒抵制外國貨一樣——每當經(jīng)濟疲軟時,美國從國會議員到失業(yè)工人就會有抵制外國貨呼聲和行動——都是心理虛弱、精神疲憊的表現(xiàn)。反過來,積極擁抱不同文明,大膽吸納異域精華,才是一個民族興旺發(fā)達的表現(xiàn)。
不了解中國春節(jié),怎知中華文明精髓?耶魯知道這一點,所以要求它的MBA一定要來中國訪問;不知道圣誕節(jié),怎知西方人文精神?那幾個博士不懂得這一點,所以呼吁抵制圣誕節(jié)。
偉大的中華文明,不會在幾個圣誕彩燈下黯淡失色。但這種抵制外來文明的心態(tài),卻是令我擔憂的一種文化衰萎。
起來,開放的中國青年,迎接耶魯?shù)奶魬?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