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第一次見到李奶奶,我們以為她是哪個同學的奶奶或者外婆。她雖然穿得很舊,但干凈、整潔,一頭花白的頭發(fā)也梳理得一絲不茍。我們好多同學來自農(nóng)村,家庭困難,但親屬來學校時,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丟面子,都會力所能及地收拾得體面些。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宿舍看書,老太太輕輕地敲了敲我們宿舍的門。我問她找誰,她小心翼翼地問:“閨女,請問有廢紙、飲料瓶賣嗎?”原來是收破爛的!早聽說過有人以收破爛為幌子干些入室偷盜的勾當,我有些警覺地連聲說:“沒有沒有!”然后就去關門。關門時才注意到老太太的身后還跟著一個約六七歲的小男孩。當時心里還有些愧疚,看來我看錯老太太了,哪有帶個孩子來“踩點”的?
幾天后,我在學生食堂門口看到那天晚上敲門的老太太帶著小男孩在翻垃圾。小男孩從臟兮兮的垃圾堆里撿到一只塑料碗,像立了大功似地對老太太大喊:“奶奶,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老太太卻陰下臉吼道:“誰叫你用手去撿的?你看你有多臟!跟你說過戴手套才能撿的,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啊?”本來想邀功的小男孩反倒被奶奶罵了一頓,頓時委屈得哭了。我和幾個同學路見不平,過去指責老太太:“您怎么能這樣對待孩子?您就不該帶他出來做這種事,他該上學啊!虧您還好意思吼他!”“是啊,他的父母干什么去了?你們做大人的怎么一點責任心都沒有???!”……老太太難為情地低下頭,任我們幾個丫頭片子你一言我一語地教訓。小男孩也不哭了,有些驚恐地望著我們,可能他以為我們要跟他奶奶吵架吧。
TWO
以后再看到祖孫倆時,就只見老太太在翻垃圾或收廢品,小男孩在旁邊蹦蹦跳跳地玩??磥砦覀兊脑拰咸€是起了些作用的。于是,我們對老太太友善起來,常常將飲料瓶或看過的報紙雜志攢起來,碰到老太太時叫她到宿舍收。老太太非常感激,總是邊收邊說我們都是好心人。受了如此稱贊,我們哪好意思收人家的錢?再說這些廢品本來就不值幾塊錢,我們原本也沒打算要錢的。但老太太不依,她總是一角一角地數(shù)給我們。有一次,碰巧她身上只有五塊錢,而我們賣的廢品只值一塊多錢,我們就都說沒錢找,算了算了。她又將口袋從里到外翻了個遍,實在找不到零錢,只好連聲說“多謝”,又拉過小男孩說:“快跟姐姐們說‘謝謝’!”小男子乖巧地向我們鞠個躬,說:“謝謝!”弄得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祖孫倆走了幾步后又轉(zhuǎn)了回來,老太太試探著問我們:“閨女,你們有什么衣服被子要洗的,我?guī)湍銈兿?!”我們幾個懶丫頭頓時興奮起來。學校有洗衣房,但收費高,洗得也不干凈,我們早就不想在那里洗了,便問老太太怎么收費。她笑著說:“第一次不收錢了,算是對好心人的回報吧。以后再收你們的錢好不好?”原來,老太太還在為占我們一塊多錢的便宜而過意不去,要用自己的勞動來補償。我們都不吭聲了,突然對老太太肅然起敬。后來,還是我們的室長打破了沉默,說:“就按奶奶說的辦吧,誰有臟衣服快拿出來,以后我們就跟奶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了?!庇袃蓚€同學去找衣服,老太太開心地笑了。
漸漸地跟祖孫倆熟了,我們得知老太太姓李,人們都叫她李老太。她的孫子叫旺兒。旺兒的父母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祖孫倆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住。我們在同情祖孫倆不幸的同時,也一直很奇怪,哪里撿不到垃圾,老太太為什么要跑到這遠離城區(qū)的校園附近租房撿垃圾呢?我們旁敲側擊地問,老太太說出了一句讓我們震驚的話:“大學是有文化的地方,旺兒暫時上不了學,天天得跟著我,我是想讓他在有文化的環(huán)境里生活?!蔽覀儐査秊槭裁床徽艺葷咸f:“我兒子兒媳原來是跑運輸?shù)?,剛有點起色就出事了,是自己的責任,超載,害死了自己不說還害死了幾個無辜的人,造孽??!我老婆子這輩子都該替他們贖罪,哪還好意思向政府開口???”老太太臉上老淚縱橫,這是我們惟一一次看到她流淚,以后再見到她時,她還是跟以往一樣一臉慈祥地笑,你很難將那么大的不幸跟這個樂觀的老太太聯(lián)系起來。
自從知道老太太的故事后,我們對她更加敬重了,見面就“李奶奶”長“李奶奶”短地叫,像喊自己的親奶奶一樣。對旺兒,我們也像多了一個弟弟,有什么好吃的總要給他留一份。但旺兒從來都不白吃我們的東西,每次我們給他吃的,他總是說:“我給你們唱個歌吧。”他就會唱“紅太陽照山河照山河,小朋友多快樂多快樂……”說是奶奶教的,已唱過多少遍了。我們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他認真地說:“要不跳個舞?還是武打?”我們說你先吃了再說吧。他還是不接,說:“那我就不吃。奶奶說了,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人家?guī)湍阋貓?。”我們沉默了。不能不勞而獲、無功不受祿、知恩必報等等社會道德已經(jīng)根植到一個六七歲孩子的腦子里。老太太想讓孫子在大學校園里感受文化氛圍,其實是她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孫子,也感染著我們這些自認為很有文化的大學生。
THREE
離放暑假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們都臨時抱佛腳,開始抱著課本準備考試。這天,宿舍鴉雀無聲,突然聽到敲門聲,是李奶奶領著旺兒來了。老人家叫了一聲“閨女”后嘴巴動了動卻沒說出下文。我們頓時齊刷刷放下課本緊張地問她出什么事了。祖孫倆再也不能出什么事了。她猶豫了半天終于艱難地開口了:“閨女們,你們能不能幫奶奶個忙,幫我教教旺兒學習?孩子再不能耽擱了,我想秋季送他上學,得先補補課……”我們頓時如釋重負,說:“原來是這點小事啊,沒問題沒問題!”旺兒在我們面前深鞠躬,連聲喊:“老師們好老師們好!”
盡管進入緊張的備考期,但我們都很快樂地收下了這個學生,并買了學前班的課本,每天由一人照著課本輪流輔導他。為了保證質(zhì)量,每天晚上李奶奶接走旺兒后,當天的“老師”都要向我們所有人匯報教學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集體備課。我們發(fā)誓要讓旺兒上學后成為學校的尖子生。
期末考試前夕,我們給旺兒從市里弄了一套學前班的標準試題,旺兒很輕松地得了雙百分。李奶奶來接他時,執(zhí)意不收我們一個月來的洗衣費。老人家感激地說:“我知道給學費你們不會收的,就讓我為你們做點事吧,你們都是大好人??!”
出人意料的是,那年期末考試,我們?nèi)奚岫伎汲隽耸窡o前例的好成績,人人都拿了獎學金。這是李奶奶祖孫倆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們悄悄商定,將這筆錢作為旺兒的學費和生活費捐出去,但絕對不能讓老人家知道,于是便以“好心人”的名義寄給了李奶奶所在的居委會。這是我們在大學期間所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多年以后回想起來還讓我們感到驕傲。不過后來據(jù)居委會反饋,那筆錢李奶奶轉(zhuǎn)贈給了那場車禍的無辜受害者家屬。我們又一次對李奶奶肅然起敬。
再開學時,校園里見不到李奶奶祖孫倆那一老一少的身影了。我們非常想念他們,心里有些失落,但同時也感到安慰,因為旺兒可以像正常孩子那樣坐在教室上課了。而我們這群瘋瘋顛顛的丫頭也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不再成天嘻嘻哈哈玩樂,而是課余抓緊時間打工,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約定:繼續(xù)以“好心人”的名義給旺兒資助學費,直到他大學畢業(yè)。不管李奶奶將怎樣處理這筆錢,我們都將一如既往地捐下去,就算幫她完成心愿,也幫我們自己完成心愿吧。
(責編/鄧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