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聯(lián)歡會上,班上一位平時很悶的男孩為大家即興表演了一陣狗叫?!巴?,汪,汪……”他學得太像了,就真像是一只狗在叫。大家都笑了,新年就要到了,多好的一陣狗叫啊。進入新年以后,學生們不再叫他的名字,遇見他,都在汪汪地叫。這真是大狗也汪汪地叫,小狗也汪汪地叫,這群快樂的孩子啊,他們的頭發(fā)很黑,他們的嘴唇很紅,他們的牙齒很白,他們的身上發(fā)出了類似青蘋果的味道。在課間,秘密地聽見他們在汪汪地叫著,我覺得我很幸福。
金色的句號
鄉(xiāng)村生活其實是很寂寞的,所以快樂來了,就像節(jié)日一樣。每年的鄉(xiāng)里文藝匯演就是我們的節(jié)日。不過校長還是有要求的。最好能拿錦旗,拿不到錦旗就要拿獎狀。錦旗是團體獎,我們幾乎沒有指望,所以就指望上了獎狀,也就是所謂的單項獎。這樣的比賽思路就把孩子們的靈感激活了,每年都有令人叫絕的創(chuàng)意。有一年,三(1)班的學生排了一個節(jié)目,叫做《繡金匾》。舞蹈的動作是一個女孩子在不停地刺繡,刺繡需要繡匾,可是哪來的一只繡匾呢?誰也沒有想到,等到匯演的時候,三(1)班的女生找到了繡匾,她手持著一只怒放的向日葵做繡匾,金燦燦的向日葵把大家的眼睛都晃花了。已經(jīng)灌漿的向日葵是很重的,手持向日葵的女生臉上都沁出了汗珠。向日葵的花瓣落了一地,像一團金色的句號。
口吃
一位老師回家割稻,我代他的課,我把一條題目講得很細,同學們都說聽懂了。為了檢查教學的成果,我叫起了一位學生,這位學生答對了。我又叫起了一位招風耳的少年,他很像童年的我??墒俏覜]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沉默不語,我又耐心地講了一遍,再讓他答,但是他還是沉默。我的火氣一下子上來了,說:“下課去辦公室?!边@個少年聽了,淚蟲子就爬滿了臉頰。有位學生小聲地說,他結(jié)巴。我一下子明白了他沉默的原因。我說:“那你上黑板寫吧?!边@少年就拿著粉筆上黑板寫了,他有點緊張,第一筆可能寫錯了,也有可能寫得不好,他迅速地用自己的巴掌擦去了,再后來,他寫得流暢了,少年的字寫得很漂亮,使得我寫在一邊的字那么不合時宜——我擦去了,并建議大家給他鼓掌。在掌聲中,這位少年哭得更厲害了,最后竟伏在課桌上哭開了。
跺冰的孩子
學校邊的野塘都封凍了,天太冷了,從男生們的種種表現(xiàn)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天越冷,那些男生們在向陽的墻上擠暖和擠得越厲害,野塘里的冰也就越厚。后來野塘上面終于可以走人了。我在班上宣布過誰也不許到野塘上跑冰的紀律,但還是有男生悄悄地跑到冰上面溜冰。有一個少年居然還用腳來跺,據(jù)學生講,他一邊跺還一邊喊,嗨嗨嗨!像是練功,足足跺了二十多下,終于,連鞋帶著腳跺進了一個冰窟窿。我來到教室時,他正躲在后面的位置上瑟瑟發(fā)抖。我給他換上我的鞋,并把他的鞋帶到辦公室去烤。烘烤了一堂課才烤好,而當我來到教室里時,這個少年居然穿著我的大鞋在快速地跑呢,瞧他那種瘋狂的無所顧忌的樣子,真令我懷疑剛才掉下冰塘的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少年。
打擦片
鄉(xiāng)村學校的場地簡陋,體育器材少,因此我的學生們就發(fā)明了一個有意思的體育項目,撿一塊土坷到校東邊的河邊打擦片。一塊又一塊擦片在水面上彈跳著飛行,彈起一個又一個水圈。在我的學生們中,最擅長打擦片的是一位女生,她能夠用一塊擦片擦出十個水圈,而我,最多只能擦四個水圈。到了冬天,河面冰封了,這時候打擦片就更有意思了,擦片會在冰面上飛行,像一輛子彈車在冰面上高速行駛。有的“子彈車”直接能飛到河對岸。當上課鈴響的時候,冰面上布滿了土坷擦片,看上去,整個河面就像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黑暗中的聲音
晚自習經(jīng)常停電,在鄉(xiāng)下停電是常事。那天上晚自習就停電了,校園里一片黑暗,恰巧校園里老掉了牙的發(fā)電機也壞了,所以我就在黑暗中繼續(xù)上課,我的學生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我的學生,但是我覺得學生們明亮的眼睛像星星,我在面對著明亮的星座上課,我頓時感覺到我的聲音在黑暗中有了一種玉質(zhì)。后來,電來了,燈光炸開,學生們的頭發(fā)變得像墨一樣黑,像是春雨過后的植物,動人又動情。
一條黑狗叫小三
黑狗是班上的一個男生帶來的,上學的時候,它跟著跑過來,放學時,它又跟他走。這個少年還會打唿哨。唿哨長黑狗做一種姿勢,唿哨短黑狗做另一種姿勢。它還在上課前像值日老師一樣,用鼻子聞聞每一個來上學的同學的褲腿。有的學生煩他,踹了他一腳,它也不惱,退到一邊去,見到下一個同學,又是一番親熱。
這黑狗的名字叫小三,其他同學后來干脆也叫這個少年為小三。小三,小三,小三,真不知道,是喚人還是喚狗。
我有一次看到靜伏在地下的黑狗,就試著叫一聲,小三!沒想到在教室里寫作業(yè)的那個少年滿臉通紅地站起來,他還遲疑著走到我面前,弄得我拼命忍住笑。一直等到他走后,我才大聲地笑了出來
擠暖和
天再冷的時候,學生就朝太陽下鉆了。他們聚在一起,然后不約而同地分成兩派,開始“擠暖和”,他們真的像兩群初生的牛犢,頭對頭地抵著——聽著他們嗷嗷地叫,真是吃奶的力氣也擠出來了?;氐浇淌依铮麄兌枷褚恢恢挥鹈鑱y的鳥兒,興奮到半節(jié)課后才安靜下來。
由于縣里其他學校發(fā)生了好幾起意外事故,所以校長不允許學生“擠暖和”。在校長的高壓和我們大呼小叫下,學生們開始“化整為零”,一對一地擠——其實不是擠,而是兩個人作“完全彈性碰撞”,像兩條龍的角力。嘿。嘿。嘿嘿。一聲高似一聲,還是有節(jié)奏的。
如果好久也不見校長出來管,兩條龍后面就迅速跟上了很多人,孩子們鼓著腮幫,把力運向一側(cè),然后一撞——把力量一直傳遞到領(lǐng)頭的大個子男生肩上。擠的目的不是勝利,而在于取暖。我曾在班上講漢語中有意思的特例詞。我舉出了“吃食堂”、“打醬油”、“曬太陽”等詞,有個學生見機行事,說出了“擠暖和”。
擠暖和,多好的詞啊,牙膏的清香一樣,用力擠,“暖和”就擠出來了。
發(fā)稿編輯/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