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薩迦寺次就拉康殿的壁畫病害主要為起甲和空鼓。針對兩種病害做了材料篩選試驗,對起甲壁畫采用了有機硅一丙烯酸乳液注射加固和泥封護脫落部位的方法進行了修復,對空鼓壁畫采用以灌漿回貼加固為主、小木錨釘錨固補強的方法進行修復,用于西藏薩迦寺次就拉康外間壁畫的修復獲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薩迦;壁畫;修復;有機硅—丙烯酸乳液
中圖分類號:K854.3;K87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07)05-00012-04
一、保存現(xiàn)狀
次就拉康殿位于薩迦寺門內走廊北側,殿內建有法王靈塔與佛塔。東壁、南壁繪有度母造像,西壁繪有蓮花生大師的本身與化身像,環(huán)繞主像繪有蓮花生大師進藏故事畫、功德業(yè)績故事畫,以及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畫。壁畫內容極盡豐富,色彩艷麗,每個故事畫都配有簡單明了的藏文說明。
次就拉康殿東壁、南壁壁畫是1948年所繪,西壁壁畫大約十二世紀末所繪,壁畫總面積為177.07m2。各類壁畫病害總面積為204.07m2,其中空鼓壁畫面積為107.85m2,起甲壁畫面積為77.17m2,污染壁畫面積為19.05m2。
東壁 整壁空鼓、起甲,局部顏料層或地仗脫落。顏料層起甲嚴重,多呈片狀起甲,起甲部位部分顏料層已脫落,露出灰白色地仗;靠近靈塔墻裙以下部分壁畫酥堿,局部空鼓,片狀脫落,有修補過的痕跡,現(xiàn)已開裂,顏色不一致。墻體為塊石墻。壁畫面積為50.92m2,病害累加面積為48.03m2,其中空鼓壁畫25.93m2,起甲16.08m2,污染壁畫6.02m2。
西壁 整壁空鼓、起甲、脫落嚴重,南側有雨水沖刷痕跡。窗右上側雨水沖刷,畫面模糊,有數(shù)條裂縫;墻裙以上壁畫空鼓、起甲嚴重。墻裙下方壁畫有零星脫落,且有修補過的痕跡;窗戶內側壁畫均有空鼓現(xiàn)象。壁畫面積85.14m2,病害累加總面積為105.27m2,其中空鼓壁畫59.95m2,起甲40.12m2,污染壁畫5.20m2。
南壁 整壁空鼓、起甲及顏料層脫落。東西兩側及中間至上而下雨水沖刷嚴重,在沖刷處,顏料層起甲脫落嚴重,壁畫表面有流痕狀白色污染物,在脫落的地方有修復痕跡。壁畫面積41.01m2(不含墻裙),病害累加總面積為50.77m2,其中空鼓壁畫21.97m2,起甲20.97m2,污染壁畫7.83m2。
二、氣象概況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
薩迦寺地處岡底斯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中間的薩迦盆地,屬高原氣候和高山氣候類型。年降雨量大約在150-300毫米左右,歷史最高紀錄400毫米,最低紀錄100毫米,雨量比較集中的季節(jié)在6、7、8三個月,屬半干旱地帶。年平均氣溫在5-6攝氏度。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干燥寒冷、風沙大,平均風力5級,最大9級;夏季風向多為東南和西南風,較溫暖。
采用日產HOBO探頭對薩迦寺次就拉康殿外間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采集探頭以水平和垂直方向布點,測量時間一年,單次數(shù)據(jù)采集時間間隔不長于30分鐘。
根據(jù)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一年時間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結果,次就拉康外間殿內最高溫度14.85℃,最低溫度3.31℃(圖1);殿內最高相對濕度56.6%,最低相對濕度19.5%(圖2);露點隨濕度的變化而變化,最高露點溫度5.09℃;最低露點溫度-16.82℃(圖3)。對圖表分析表明,殿內溫濕度變化較為穩(wěn)定。
三、修復加固材料篩選和工藝設計
1、起甲壁畫的修復加固
(1)加固材料
次就拉康殿壁畫病害特殊,特別是西壁起甲嚴重,有幾種不同的起甲狀況。根據(jù)不同的起甲病害,選用了不同的材料和配比,經(jīng)過多次試驗后選擇了四種加固材料和配比。
A、壁畫地仗非常光滑,顏料層較薄。選用黏結性能好的丙烯酸乳液,配制成2%濃度注射加固。
B、壁畫地仗粗糙,顏料層起甲較厚。選用2%丙烯酸乳液和滲透性較好的2%有機硅—丙烯酸乳液混合(1:2比例)。這樣即可對壁畫地仗起到滲透加固,又可對起甲壁畫補強加固。
C、壁畫地仗已有酥堿呈脫落狀。選用2%丙烯酸乳液和2%的有機硅—丙烯酸乳液混合(2:1比例)使用。加固后乳液能較好的滲透到地仗層,又可起到加固壁畫顏料層的作用。
D、壁畫地仗酥堿并脫落較多,顏料層帶起部分地仗起甲。選用2%有機硅—丙烯酸乳液滲透加固地仗,再用當?shù)禺a白土和2%丙烯酸調制成泥漿填補地仗,再將起甲壁畫壓回,可達到較好的修復效果。
總之,采用無眩光、無色、透明、滲透性能好的有機硅—丙烯酸乳液和粘接性好的丙烯酸乳液等高分子材料可達到較好的修復效果。實際操作中根據(jù)壁畫顏料層起甲的不同狀況,有時需兩種乳液單獨使用,有時則兩種乳液以不同配比混合使用。若壁畫顏料層起翹部位或地仗難以滲透,則采用有機硅—丙烯酸乳液,或混合乳液但需提高有機硅—丙烯酸乳液的比例。若壁畫顏料層起翹部位或地仗滲透性好,則采用丙烯酸乳液,或混合溶液但需提高丙烯酸乳液的比例。
(2)修復工藝
用注射黏結劑的辦法,增加顏料層和地仗層的黏結力。
a、修復前用軟毛小毛筆或吸耳球輕輕地將起甲壁畫背部及表面的塵土清除干凈;
b、用丙酮軟化覆蓋有機涂層的顏料層;
c、根據(jù)起甲情況,用注射器將配制好的有機硅—丙烯酸乳液、丙烯酸的混合乳液沿起甲部位的裂口注射到壁畫的背部和地仗間,使之完全滲透。每個部位視病害的程度注射3-4遍;
d、表面采用鏡頭紙防護,用木質修復刀將起甲部位輕輕回壓至地仗,用脫脂棉球對壁面進行滾壓,使顏料層和地仗層結合牢固;
e、用1%的有機硅—丙烯酸乳液,均勻地在起甲壁畫表面噴涂一遍,用脫脂棉球拍壓,增加壁畫表面的強度。
2、空鼓壁畫的修復加固
針對空鼓壁畫,主要采用灌漿為主、錨固補強的方法進行修復。
(1)灌漿
①灌漿材料
選用以PS為主劑,氟硅酸鈉為固化劑,粉煤灰和薩迦產的白土等為填充料的灌漿加固材料(表1)。其特點是容重小,透氣透水性好,收縮率小,流動性和可灌性好,強度適中并且可調,初凝和終凝速度適中和最大兼容性。
PS主劑:由山東青島生產,模數(shù)3.78;
粉煤灰:購自唐山火力發(fā)電廠,使用時過0.03mm篩;
澄板土:采自河床,粉碎后過0.03mm篩;
白土:采自薩迦當?shù)?,粉碎后過0.03mm篩。
在修復期間,每天要制作試塊,觀察其收縮性,以確保前后灌漿材料的一致性。
②灌漿加固工藝
a、配漿。采用天平準確稱取灌漿材料的各個組分,混合攪拌,時間不少于20分鐘。
b、開孔。在空鼓壁畫的適當位置開一直徑約為1-2.5cm的小孔。
c、埋設注漿管。根據(jù)壁畫空鼓的情況,利用壁畫開裂處,向不同的方向插入注漿管。
d、支頂。用鋪有2-3層吸水紙的壁板支頂空鼓壁畫表面。
e、灌漿。先注射適量(約20ml)10%PS溶液,滲透加固地仗層。注入漿液,隨時檢查漿液流向以及灌漿填充效果。每天更換兩次吸水紙,以加快壁畫地仗的干燥速度。
f、封孔。漿液凝固后,用3%丙烯酸溶液加固孔邊,選用當?shù)氐陌淄?,加入少量的澄板土,?:1混合,再用2%丙烯酸乳液調制成泥,進行封孔。
g、補色。待所補注漿孔的泥完全干透后,選用與原壁畫顏料成分相同的礦物顏料調和,進行補色。
(2)錨固
①材料
木質錨桿。
②工藝
a、選取已開的注漿孔,或在空鼓壁畫的適當位置開一個直徑為2cm,深15cm的圓孔。
b、用10ml左右的10%PS溶液滲透孔內墻體。
c、待洞內PS稍干后,將配好的泥漿(澄板土:白土=2:1)填入孔內。
d、置入錨桿,使錨桿頭部低于壁畫表面約5mm。
e、封孔。使用3%丙烯酸溶液對錨孔周邊進行加固,然后用泥(澄板土:白土=2:1)抹平,使其與壁畫在同一平面。
f、補色。待所補注漿孔的泥完全干透后,選用與原壁畫顏料成分相同的礦物顏料調和,進行補色。
3、開裂及破損壁畫的修復
(1)修復材料
選用當?shù)氐陌淄?,加入少量的澄板土,?:1混合,用2%丙烯酸乳液調制成泥。
(2)工藝
a、用洗耳球清除裂縫及損傷部位表面的塵土和污物。
b、使用注射器將濃度2%的丙烯酸溶液沿裂縫兩側進行滲透加固。
c、填泥。用修復刀將泥填入裂縫,輕輕刮去表面多余的泥漿,再壓平。待稍干后,用修復刀抹平表面。
d、補色(同本節(jié)2、(1)②中的g)。
4、污染壁畫的清理
a、用丙酮滴滲污物表面,軟化污物;
b、用修復刀仔細剔去壁面附著較厚的污物;
c、用脫脂棉球蘸取去污劑擦去壁面污物。
5、酥堿壁畫(曾經(jīng)修補)加固
a、鏟除曾經(jīng)修補地仗,并將已酥堿地仗鏟除,露出塊石墻體,讓墻體水分充分揮發(fā)。
b、采用與原地仗相同的材料做新地仗。
c、補色。待所補注漿孔的泥完全干透后,選用與原壁畫顏料成分相同的礦物顏料調和,進行補色。
6、椽頭鋸縫
因次就拉康系薩迦寺重要殿堂之一,上層有游人參觀,為減少振動對壁畫的損害,采取椽頭壁畫鋸縫處理。
a、用洗耳球、軟毛刷清除壁畫表面裂縫及損傷部位表面的塵土和污染物;
b、用3%丙烯酸乳液進行注射加固;
c、用鋼鋸條開縫,縫寬約1cm,深度至塊石墻體為準;
d、再用3%的丙烯酸乳液沿縫隙兩側進行滲透加固。
7、西壁窗戶內側空鼓壁畫的修復加固
西壁窗戶內側壁畫,支撐體為木質結構,繪于麻布之上(圖4),針對這一部分的空鼓壁畫,因丙烯酸乳液能使壁畫地仗層與木結構較好地結合,須對灌漿材料及配比進行調整。
(1)灌漿
①灌漿材料
選用以5%丙烯酸為主劑,澄板土和薩迦本地的白土為填充料的灌漿加固材料(表2)。
②灌漿加固工藝
操作步驟同本節(jié)2。(1)中的②,不同的是在“b開孔”后要從壁畫裂處小心掏取出已脫落的地仗殘塊。
四、次就拉康壁畫修復工程特點
對次就拉康殿東南兩壁所有的病害壁畫進行了修復,其工程特點為:
(1)次就拉康殿整體建筑有下沉現(xiàn)象,壁畫裂縫、空鼓是該殿的主要病害,經(jīng)灌漿支頂后,裂縫空鼓部位全部回貼平整,補縫、補色后已恢復至原狀。
(2)次就拉康殿起甲比較特殊,顏料層帶有部分地仗一同起甲,使顏料層脫落。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注射加固后,對脫落部位進行了補泥,這樣就使壁畫顏料層連為一體,不會再產生起甲,經(jīng)補泥、補色后,效果很好。
(3)西壁窗戶附近墻體中有木頭,壁畫地仗與支撐體之間脫離,空鼓較為嚴重并伴有起甲。經(jīng)灌漿加固后,解除了壁畫的脫落危險,起甲壁畫修復后已回貼平整,防止了顏料層的脫落。
(4)灌漿過程中,注漿管的埋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灌漿孔或裂隙,盡量在同一位置不同方向多插、深插(深度可達40cm),以保證灌漿質量。
(5)次就拉康殿建筑存在嚴重的漏雨問題,有多處較為嚴重的雨水沖刷造成壁畫污染,并伴有嚴重的空鼓、起甲,修復難度很大。我們采取了對病害壁畫首先進行清污處理與起甲修復,然后進行灌漿加固,并輔以錨固補強,使壁畫脫離危險,色澤恢復鮮艷,人物及各種線條清晰可見(圖版1、2)。
責任編輯:盛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