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宰豬的屠夫叫張宗保,家里很富裕,可就是媳婦宏霞不生孩子,兩口子為此一直愁眉不展,苦悶得很。一晃悠,張宗保已經快到五十歲了,眼看宏霞生子無望。就過繼了一個本家的侄子做兒子。侄兒叫張長富,長得眉清目秀,機靈可愛,兩口子喜歡得不得了。長富進門以后,張宗保叫他也跟著學宰豬營生,父子倆每天出去,都掙不少錢。由于家境好,過了幾年張宗保就順順當當地給長富娶上了媳婦。兒媳婦娟娟溫良賢惠,長得很漂亮。過門后小兩口和和美美,孝順父母。一家人過得稱心如意。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好日,子沒過多久,張宗保和老伴宏霞接連得了暴病不治身亡,長富小夫妻倆哭得像淚人兒一樣。
從此。張長富小夫妻倆總是愁眉不展。一來二去,張長富不知怎么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拉扯上了。他每天宰完豬就跟這些人聚在一起賭起錢來,一天掙的錢常常不夠他一個晚上輸的。今兒輸明兒輸,輸來輸去把張宗保留下的家產全輸光了。這年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燒魚燉肉,吃吃喝喝。唯有他家冷鍋冷灶,死氣沉沉。別說吃什么好菜,就連三十晚上的年飯也沒米下鍋,氣得媳婦娟娟坐在鍋炕旁不停地落淚。長富看娟娟像個淚人兒挺委屈,心里也很不好受。一跺腳說:“哭什么?人家過年。我們自然也要過年!你等著,誤不了你晚上吃年飯!”說完,找了一條破口袋,往胳膊窩一夾就走了。
長富上哪兒弄肉弄米去呢?莫非是找親戚朋友借去?不是的,他窮到了這個份上,人家借東西給他就好比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根本不會借給他的。莫非是到集鎮(zhèn)上買去?更不是,他口袋里沒有一分錢,即使有幾個錢,大年三十也沒有人賣了呀!那他干什么去了?原來長富窮極生法兒,想做一回賊,去偷!一路上,長富一邊走一邊琢磨著怎么個偷法。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進了一個小村莊,一看天已經擦黑了,就趁人不備。像耗子似的溜進了一家姓王的院子里。
王家有三口人,一個老太太,長得白白凈凈、富富態(tài)態(tài)的。七十多歲了還耳不聾眼不花。一個兒子和一個兒媳婦,都很守本分。通情達理的。一家人趁天還沒黑就;已經做好了年飯,專等時問一到再燒兩個菜就吃年夜飯了。長富溜進王家院子的時候,王家兒媳婦正在灶屋燒水呢。工夫不大,兒媳婦把水燒開了,剛進里屋去端肉,長富就躡手躡腳地溜進了外屋,吱溜鉆到那張供財神爺的高桌底下去了。這時,王家兒媳婦端著肉出來了,掀開鍋盞,把肉放到鍋里。轉眼工夫就煮熟了。王家兒媳婦把肉盛出來,端進里屋,給婆婆拿了一個空碗,倒了點兒肉湯,用筷子夾了些肉,說:“媽,您趁熱吃吧!”
王家老太太坐在凳子上。沒理會兒媳婦。兒子見老娘沒吱聲,以為沒有聽見,又說:“媽,您快吃吧,別涼嘍!”
這時,王家老太太才接過碗,往桌子上一撂,大聲對兒媳婦說:“給你表弟也拿一個碗來,讓他也跟我們一塊兒吃!”
王家老太太剛說完,兒子和兒媳婦都大吃一驚。心想:表弟什么時候來了?我們怎么沒看見呢!
他們哪里知道,這是老太太使的計策。剛才,兒媳婦燒肉的時候,一撩門,老太太恍忽看見有個人鉆到高桌底下去了。本來想告訴兒子進來賊了,讓兒子去抓,一琢磨,不行!大年三十做賊,準是窮得過不了年了。想到這兒,老太太不由得產生了憐憫之心。
玉家兒媳婦聽婆婆說表弟來了。雖然吃了一驚,但馬上回過神來問:“媽。我表弟什么時候來的?”
王家老太太趕忙沖兒媳婦使眼色。然后高聲說:“剛來的!”
兒子仍然挺納悶,對老娘說:“我怎么沒看到呢?”
王家老太太又沖外屋努努嘴。說:“唉,都怪我那娘家侄兒不爭氣,不會過日子,混得連年飯都沒有著落??彀涯惚淼軟_進屋來!”
王家兒媳婦挺機靈,見婆婆又使眼色又努嘴。立馬心領神會,轉身就撩起門簾子。
剛才屋里說的話,張長富在高桌底下聽得一清二楚。嚇得他渾身直冒汗。心想溜走算了。省得招寒磣??墒撬麆偼庖汇@。王家兒媳婦正撩起了門簾子。真是逃又逃不了,藏也沒法藏。轉念一想,既然老太太認我做侄兒。我何不順水推舟呢!于是,長富這才鉆出高桌,闖進屋里,撲通一聲就給王家老太太跪下了,連聲叫道:“姑母呀,都怪侄兒不學好,給您老人家丟人現服了!”
王家老太太一看,趕忙站了起來,攙起長富。說:“快起來。快快起來!馬還有失蹄的時候呢,知道錯了就好。俗話說,圣人還有錯呢,何況咱們平民百姓呢!以后改了,好好過日子就行啦!”一邊說,一邊把長富拉到桌旁坐下。
此時,王家兒媳婦才琢磨出婆婆唱的是什么戲來了。忙遞給“表弟”一個碗和一雙筷子。老太太的兒子也猛地清醒了過來,用筷子夾著肉,忙向“表弟”遞了過去。
吃完一碗肉。王家老太太張羅著給“侄兒”帶點年貨。兒子和兒媳婦一聽,忙把魚呀、肉呀、糖果呀給“表弟”裝了大半個口袋。臨走的時候,王家老太太還給了幾百元錢,讓長富用這些錢做本兒做個小買賣什么的。
打這以后,長富改邪歸正,重操舊業(yè),又干起了宰豬的營生。正趕上豬肉價格不斷上漲。不到一年工夫就混得不愁吃不愁穿了。長富是個有良心的人,總也不忘“姑母”的好處。時常帶著媳婦看望王家老太太。張王兩家還真的結成了一門好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