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市香洲區(qū)一個外地務工人員聚居的小巷子里,一個瘦弱男孩的怪異舉動吸引了許多路人的目光。這個男孩叫濤濤,今年16歲。只見他目光呆滯,時不時將身體扭曲成各種奇怪的姿勢,臉上還帶著傷。街上的行人和住戶見到他,是既覺得可憐,又感到揪心。
然而,比起白天的“怪異”,到了晚上,濤濤在自己家里的表現(xiàn)則只能用聳人聽聞來形容:坐在床上的濤濤雙手被反綁在身后,不停地用頭磕自己的膝蓋,口中發(fā)出呼哧呼哧的喘氣聲,牙齒和骨骼碰撞的聲音讓人不寒而栗。發(fā)病最厲害的時候,濤濤會拼命打自己的頭、臉,把臉全打破,連一塊好的皮肉都沒有,臉上淌黃水,頭皮也被撓開,甚至把頭往墻上撞……
揭開怪病的謎底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何以會自殘到如此地步?躲避傷害是任何動物的本能,濤濤為何會不停地打自己?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隱藏了十幾年!
1991年的春天,濤濤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的一個小山村。對于已經(jīng)有個3歲女兒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喜事。然而,隨著濤濤一天天長大,父母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智力明顯低于同齡小孩。父親開始帶著濤濤四處求醫(yī)。但是,在老家跑遍了臨近的大小醫(yī)院后,卻沒有一個醫(yī)生能說出究竟。一次又一次的無功而返,讓家人也失去了信心。
兩年前,在珠海打工的父親將濤濤接到身邊。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從小弱智的濤濤經(jīng)常被一個人鎖在家中。有一天他突然開始拼命地拍打自己的腦袋,將額頭拼命往膝蓋上磕……也就是本文開頭我們看到的那一幕。
濤濤的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有老人說這是“鬼上身”。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濤濤一定是得了某種怪病。
經(jīng)過醫(yī)生的一系列檢查和縝密分析,最終確認,濤濤得了一種非??膳碌募膊 狿KU,即苯丙酮尿癥。
認識“PKU”
在大米、面粉、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有一種氨基酸叫苯丙氨酸。對于健康人來說,它是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成分,然而對于PKU兒童來說,它卻像砒霜一樣可怕。
正常人的肝臟里有一種特殊的酶,它能把食物里的苯丙氨酸轉化為身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然而,對于PKU孩子來說,他們肝臟里偏偏就缺少這樣的一種酶。此時,原本應該被轉化成營養(yǎng)成分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謝,卻轉化成了一種有害物質——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隨著血液游走于全身各個部位,并慢慢損傷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腦組織細胞萎縮、死亡,而這種損傷是永遠都不可修復的?;颊咄ǔ1憩F(xiàn)為動作不能協(xié)調、脾氣暴躁、語言發(fā)育遲緩,甚至發(fā)生癲癇等。
因此,從PKU兒童吃下第一口飯起,毒害智力的苯丙酮酸就開始積累,并且無時無刻都在損傷著他們的智力,一旦耽誤了治療時機,一切都無可挽回。而濤濤種種怪異的發(fā)病表現(xiàn),正是病魔肆虐的痕跡。
及時篩查,別讓悲劇重演
苯丙酮尿癥是一種隱性遺傳病,早期并無任何表現(xiàn),而一旦出現(xiàn)癥狀,就已經(jīng)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因此,盡早做出診斷顯得特別重要。
現(xiàn)在,本病的診斷只需在產(chǎn)后3天(此時已經(jīng)開始吃奶),在孩子的腳底刺出一滴血做檢查便可診斷。只要診斷正確,此后終生食用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食品,孩子就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有位日本電器工程師,出生后便被查出是得了這個病,他從小堅持吃低苯丙氨酸的食物,不僅智力發(fā)育正常而且事業(yè)有成。
因此,濤濤的教訓讓我們再一次認清了新生兒篩查的重要性。一個很簡單的檢查,就可以避免孩子今后一生的悲劇。
編輯/張宇 zhangyu@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