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11月13日,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開幕式。會議期間,福建省代表團成員蔡其矯三天晚上連續(xù)摔倒。
2
2006年11月24日,我給蔡老師北京的家打電話。我不知道他摔倒的事,我只是向他約稿,我想在2007年給蔡老師發(fā)表點東西。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我收到了蔡老師的信。是他的一組愛情詩《情詩一束》。手寫的。沒有照片。于是,我又給他打電話,要照片。這一次,我和蔡老師通話,他仍未告訴我他摔倒的事。
2006年12月6日中午,我收到蔡老師的信。內有一張照片,還有一頁紙的信,如下:
白連春:
作代會期間我在北京飯店車(應為連,系蔡老師筆誤)續(xù)三晚摔倒,造成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出門到醫(yī)院都坐輪椅,一支鐵制的四個腳的拐杖不離身,在家衛(wèi)生間大小便都需人扶持,不能自理。
最初做CT,發(fā)現(xiàn)右后腦有血栓,造成左腿麻木,冰冷,容易摔倒,協(xié)和急診左側坐骨有摔倒時的裂紋,需臥床長期休養(yǎng),不能回福建了!
經(jīng)協(xié)和各科診斷,各方醫(yī)務人員都說我已經(jīng)是中風、半身不遂,悲哀!想不到大家都說我健康,自己不當心,病發(fā)展如此,奈何!
其矯
2006,11,30,北京
來電話要照片,現(xiàn)寄去,希望有空來一趟。
讀完短信,我立刻騎上自行車往蔡老師家東堂子胡同趕去。大約20分鐘吧,我就到了。見面后,蔡老師給我說了他摔倒后的情況。還說他因為戶口和工作關系在福建,所以在北京的醫(yī)院看病治病不方便。他很著急,不愿意就這么癱瘓了。他想得到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幫助,打金炳華書記的電話怎么也打不通,于是只得給金書記寫了一封信。他說,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必須得到金書記的指示,才能行動。蔡老師把作代會期間金書記得到他摔倒的消息來看望他時給他的名片拿給我看,說,金書記說有事盡管找他,但是,金書記的兩個電話一個都打不通,我打過很多次,都打不通。
蔡老師又讓我看他給金書記寫的信。我看了。然后,我對蔡老師說,寄信,時間太慢了,而且,金書記肯定事很多,收到的信也很多,你的信寄去,混在一堆信里,他未必當時看到。隨即,我說,蔡老師,我送去吧。聽我說愿意為他去送信,蔡老師很高興。那天,在蔡老師家里,我還要蔡老師另外再給我?guī)讖堈掌?。我說您寄給我的那張不好,人太小了,還戴著帽子,都看不清楚臉。于是,蔡老師拿出幾本相冊。我從蔡老師的相冊里選了兩張我喜歡的。大家看到的這期《北京文學》的封面漫畫,就是著名漫畫家武建軍老師根據(jù)這兩張照片畫的。
3
我認識蔡老師在1992年。那年,我到北京植物園參加《詩刊》第十屆青春詩會。與會詩人有北京的阿堅和洪燭,福建的湯養(yǎng)宗、河南的藍藍,浙江的榮榮,以及江西的凌非。開會第二天,蔡老師來了。他是來和湯養(yǎng)宗相會的。在這個會上,蔡老師沒有注意到我。這個會上的詩人,他只記得藍藍。藍藍人美,詩也美。蔡老師能記住藍藍是應當?shù)?。蔡老師真正和我認識是1998年。那年秋天,我離開四川來到了北京。在一個詩會上,蔡老師走到我身邊,問我:你就是白連春吧?我愛你的詩。聽蔡老師這么說,我受寵若驚,完全不知所措,呆住了。蔡老師抱住我,像抱住失散多年的兄弟。我真的愛你的詩啊。蔡老師說。你這么瘦。蔡老師說。來,來,我們照個相。蔡老師說。廣東詩人老刀給我們照了一張我和蔡老師抱在一起的相片。這張相片,我一直珍藏著,后來在2004年第9期《詩刊》下半月42頁刊登了。那一頁上有三張照片。一張我的。一張我和谷禾的。我和谷禾年齡差不多,我們坐在沙發(fā)上,中間隔著一段距離。還有一張就是我和蔡老師的。我們兩個臉貼著臉摟在一起,蔡老師的左手在我的左肩上,我的右手在蔡老師的右肩上??雌饋?,我們是親親的爺爺和孫子。在我的記憶里,我從未被人愛過,更未被人抱過,而且,這個愛我抱我的人竟然是著名詩人蔡其矯。蔡老師被稱為少女詩人,大海詩人,又被稱為老紅軍詩人。他竟然能夠這樣對待我,一個未成名的男性農(nóng)民詩人。
蔡老師知道我在北京漂著。多次聯(lián)系給我找不要錢的房子住。因為他是福建人,一年里大多時候在福建,只是妻子兒子和孫子在北京,他本人對北京并不太熟。所以,能力有限,沒有幫我找到不要錢的房子。他多次請我吃飯。吃吳橋的燒餅,還有德國的什么熊,我沒有記住。一次飯后,我把我用過的那一小張飯館的一次性餐巾帶走了。蔡老師看見了。我說拿回家可以洗碗,這個非常好用。后來,再吃完飯,蔡老師就把他的那一張也給我。拿回家洗碗吧。蔡老師說。每次吃飯,蔡老師都點很多菜,幾乎都是肉類,以便我打包回家能夠多吃幾天。2006年春節(jié),蔡老師還請我吃了飯。我還帶了一個朋友。以前有兩次,我也帶了朋友,蔡老師仍然請。還有一次,我?guī)Я艘粋€朋友,蔡老師對我說:牛漢的妻子去世了,你愿不愿意陪我去看望牛漢?我當然愿意,我們就去了。當然,又是蔡老師請客。蔡老師還給過我錢。那時候,我在北京實在是漂不下去了,去了河北的農(nóng)村。蔡老師給我錢,200塊,我不要,蔡老師執(zhí)意給,在街上,我們爭了起來。蔡老師說算我借你的,等你發(fā)財了再還我。
每年,蔡老師從福建回到北京都要給我打電話。我接到電話后,蔡老師都要問我:你還在《北京文學》嗎?《北京文學》對你還好嗎?他的樣子,生怕我離開了《北京文學》。聽到我回答好之后,他問,你什么時候來我家呀?今天吧,吃午飯前來。于是,蔡老師又請我吃飯。
4
蔡其矯,1918年12月生于福建晉江園坂。1926年,軍閥混戰(zhàn)中,全家遷居印尼泗水。1929年,獨自回國求學。1938年5月到延安,8月考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941年,反掃蕩,帶領文藝學院的病號隊在井陘的山溝流轉,寫了《過年》《鄉(xiāng)土》《哀葬》。冬天,邊區(qū)文協(xié)征集寫民族氣節(jié)的作品,《鄉(xiāng)土》和《哀葬》分別獲魯迅獎的詩歌第一名和第二名。1943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傳到邊區(qū),進行整風,思想抵觸,默不發(fā)言,被下放到淶源縣當通訊干事。秋季的反掃蕩中幾瀕死亡。1946至1947年,三次參加土改,第一次在懷來與丁玲同隊,第二次在蔚縣與賀敬之同組,第三次在獲鹿與陳企霞同區(qū)。1949年隨中央進入北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歸到情報總署任東南亞科長,為出國大使編寫東南亞各國概況。1950年到香港建立外國書報購轉運站。1952年到中央文學研究所當教員,主持外國文學講座。1957年,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召集下放作家20余人,包括周立波、嚴辰和蔡其矯等人,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關于社會主義要發(fā)展生產(chǎn)壯大無產(chǎn)階級的數(shù)量才可達到的問題。1958年,公木被錯定為右派,蔡其矯是公木庇護下的漏網(wǎng)右派,并作決議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直到1978年才糾正)。年底,回到福建,在省文聯(lián)當專業(yè)作家(直到去世)。1975年,寫出被稱作傷痕文學的第一首詩《祈求》。
在福建省文聯(lián)當專業(yè)作家期間,十多次獨自遠行考察祖國各地。公木稱之為“中國詩史上空前的壯游”。比如1986年春節(jié)到廣州看花市。4月到湄州島參加媽祖討論會。5月7日至9日,在福州召開“蔡其矯詩歌創(chuàng)作討論會”,7月從馬尾坐船到上海,再轉船在長江航行7天到重慶,由成都飛拉薩,在西藏兩個多月,走遍前藏、后藏、東藏、藏南、藏北,并從拉薩獨自搭公共汽車來回5天到尼泊爾邊境看珠穆朗瑪峰。冬天,又在閩東閩北考察歷史名人的行蹤。
蔡其矯說:“我為自己找到一條道路,走遍全中國,追尋歷史文化痕跡,反照現(xiàn)實?!?/p>
5
2007年1月9日,早上,我剛到辦公室,主編就告訴我蔡老師去世的消息。我不信。我說怎么可能呢?我一臉不相信的表情。主編說你上網(wǎng)看看吧,追悼會都開了。我上網(wǎng)一看,果然,蔡老師已經(jīng)去世了!
2007年1月3日凌晨2時30分,在北京東堂子胡同的家里。蔡老師的遺體告別儀式是在家對面的協(xié)和醫(yī)院的殯儀館舉行的。7日上午10點,就是說,我和蔡老師,已經(jīng)永遠錯過了。這個錯,成了我心中終生的痛、終生的遺憾!
6
這一期《北京文學》發(fā)表的蔡老師的情詩,是蔡老師接到我的約稿電話后,從一生幾十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特意挑選出來的愛情詩:《松花江上》創(chuàng)作于1955年,《女文工團員》創(chuàng)作于1956年,《玉蘭花樹》和《水仙花辭》都創(chuàng)作于1961年,《荒涼的海灘》創(chuàng)作于1975年,《迎風》創(chuàng)作于1976年。這些情詩幾乎涵蓋了蔡老師一生的愛情,都寫得樸實真摯,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題材,也沒有講什么了不得的大道理,甚至連海誓山盟也沒有,但是卻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我們年輕的一代詩人有極大的啟示。
公木在為《蔡其矯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寫的序中最后寫道:“人類萬歲!友誼萬歲!詩萬歲!”
蔡老師,您一路走好。凡是讀過您的詩的人,都會在心里活著一個您。
您和您的詩,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