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成功滋生安逸,安逸滋生失敗。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引用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前主席安迪格勞夫的這句話來形容王勵勤應(yīng)該不會錯。王是個比較特別的球員,以前媒體把他和劉翔,姚明排在一起,贊賞他代表了上海的。強度。
和光鮮的形容詞相對的是,王勵勤的性格不是很明顯,他內(nèi)向少語。有時會陷入自己的心理陰影中,在另外的文章中,我讀到的卻是。乒乓球隊大牌球員里沒有買車的唯一一個人就是他,在和電影明星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時,他沒有去辯解什么,在全隊放松的間隙只有他還在默默地加練,王勵勤的淡定與豁達其實是最好的性格體現(xiàn)。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說他沒有性格呢?只不過他和我們想當然的行為準則不一樣而已。菲爾蕾斯圣誕節(jié)的時候還在努力訓(xùn)練游泳呢。有時候,像他們這樣的天才還真說不好是天賦以秉的因素多一些,還是因為偏執(zhí)占得的先機更多。
封面和女人一樣
一本雜志的封面,都想把自己最有分量的內(nèi)容亮出來,以期在第一時間吸引視線。這就好比一個穿戴整齊的女人,最后點綴上若干首飾,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既然是點睛,自然不能四處開花,否則,焦點就虛了。
每次拿到《新體育》雜志,總有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一長串的文章標題密密麻麻地擠在封面上,實在看不出重頭戲在哪兒。女人的首飾戴多了,難免有堆砌之嫌:文章封面的重點標題多了,也就失去了重點所在。其實,封面所賺取的無非是第一感覺,也就是閱讀欲望,至于雜志的內(nèi)容,那是目錄頁的任務(wù)。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判斷,第一眼收獲的無非是容貌、氣質(zhì)這類感覺上的東西;印象好了,坐下來慢慢聊,慢慢體會。雜志也是這樣,通常在第一時間,人們根本不可能把那么多的標題一覽無遺,而過多的內(nèi)容會使封面失于零亂,破壞了人們對雜志的審美認同,同時也起不到突出重點的作用。
看火箭比賽是很俗的事
火箭隊郁悶地離開季后賽之后,一位朋友說他再也沒有看過任何電視節(jié)目;同樣“虛偽”的事件還有,丁俊暉輸球后再也不關(guān)心斯諾克了,劉翔離開后,估計也難有人再關(guān)心110米欄,鄭智和查爾頓分道揚鑣后,還有誰會關(guān)心這支球隊的死活呢?有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甚于喜歡一項運動,我們“較勁”一個事件并非真的關(guān)心或憎惡它,而是想在它的方向上寄托更多的主觀意愿。
于是,看火箭看斯諾克就變成很俗的事情,某些人總希望在這幾項中國人倍兒有面子的體育事業(yè)上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一旦事與愿違,便六親不認地和此事件絕緣。子曾經(jīng)說過,生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由此可見,我們有理由對那些“偽”球迷抱以鄙視的態(tài)度。
通過跑步進入上流社會
周春秀在倫敦馬拉松上以2小時20分38秒奪冠,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馬拉松的世界紀錄是由拉德克利夫創(chuàng)造的2小時15分,紀錄盡管未被打破,但女子運動員能接近2小時20分大關(guān)已經(jīng)是萬里挑一了??上У氖牵斕焖械膱蠹堉豢l(fā)了郵票大小的消息,其實我很想知道周春秀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
在中國,馬拉松被看成是“累死人”的運動,每年的國際比賽我們只看到冠軍的名字能上報紙,卻忽略了那些熱愛長跑的基層人群。在Getty圖片網(wǎng)站上,我看到參加倫敦馬拉松的人群里,有穿著婚紗的新娘開始她的愛情“長跑”,有一絲不掛的勇士用裸奔來刺激觀眾的神經(jīng),當然,更多的是虔誠的跑步者,他們看上去很認真。42.195公里對于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一種意志品質(zhì)的挑戰(zhàn),因此他們要嚴肅一點,但這并不妨礙參與者群情進發(fā)的創(chuàng)意之心。于是我們看到《阿甘正傳》里那個要跑到天荒地老的“傻子”,也看到倫敦馬拉松上五顏六色的組成部分。
在中國海南,一個叫張健民的父親每天讓他8歲的女兒以超過一個馬拉松的魔鬼方式進行訓(xùn)練。由于經(jīng)濟拮據(jù),在被關(guān)注之前,他們甚至住在沒有水沒有電的豬圈里。2007年??隈R拉松賽上,張惠敏跑出3小時28分45秒成績,張健民很清楚,女兒的馬拉松天賦只有通過比賽成績才能體現(xiàn)出來。于是,他們?nèi)諒?fù)一日地進行著那個終極夢想,通過跑步進入上流社會,最起碼也要像肯尼亞或者埃塞俄比亞人一樣用跑步改變生活。
好雜志的標準
我不太在意那些很專業(yè)的好壞標準評判,比如標題用幾號字,圖片要放幾時才算匹配。我理想的文章是那種看完讓人若有所思急于表達或傾訴的文字,另一種是如醍醐灌頂般的凌厲箴言。可惜的是,《新體育》在執(zhí)行上顯得很厚實,創(chuàng)造性方面還差點火候。每次端著雜志我都得做一番思想斗爭后才能深入下去,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標題比較刻板,而且沒有統(tǒng)一的風(fēng)格和規(guī)格,比如《劉翔……奔向鳥巢》的稿子讓人很難明白其中的內(nèi)容,還有“中國人的斯諾克之路”的標題太過陳舊。《新體育》的標題要么沉悶要么輕飄飄,如果想要堅持自己的方向,與市場上那些騙廣告的無聊雜志有所區(qū)別的話,最好是從一些很容易看得見的細節(jié)入手,用笨辦法去雕琢。
我非常非常想看到你們在標題制作和文字上透露出越來越多的狡黠,哪怕是“小聰明”也可以。永遠不要低估讀者的心,你們的些許努力和用心,我們都會念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