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后,家住重慶黔江區(qū)的李學英多次放棄再婚的機會,僅靠開一家不足5平方米的雜貨店,獨自一個人培養(yǎng)出了令人羨慕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王圖展獲得了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博士學位,小兒子王圖錦正在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念研究生三年級。
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單身母親,是怎樣養(yǎng)育出兩個高材生兒子的呢?
糾正兒子偏食,好習慣才能出好成績
李學英18歲那年,與重慶黔江綜合廠的王經(jīng)林結(jié)為伉儷,并先后生下了大兒子王圖展和小兒子王圖錦,一家四口過著讓人十分羨慕的生活。
然而,1988年底,一場疾病襲來,王金林突然丟下妻兒撒手人寰,這給了李學英前所未有的打擊。她不但要忍受失去親人的切膚之痛,還得面對兩個正需要她撫養(yǎng)長大的兒子。那時,大兒子11歲,正上小學五年級,小兒子7歲,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學習。
雖然與兩個兒子約定好勇敢地面對一切,但丈夫去世后的經(jīng)濟困難,很快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決定自謀出路的她趕緊從娘家借了300元錢,在自家樓下擺起了一個小雜貨店。雖然只向鄰里賣點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到500來元錢,就是這些錢維持著母子三人的溫飽。
在李學英看來,粗茶淡飯沒準兒能讓兩個兒子更懂得珍惜生活,從而加倍努力地學習。然而事情并非她想的那么簡單。大兒子王圖展進入小學六年級時,長久以來的粗茶淡飯讓他對豐盛的食物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但懂事的他卻不好跟媽媽提出吃一次肉。一天,李學英把飯菜擺上桌子,是與往常一樣的炒青菜。圖展坐在那里,眼神空洞,望著桌上的素食連筷子都沒有動一下。一見如此,李學英坐下來,往圖展碗里夾了幾筷子炒青菜,鼓勵他要多吃點,圖展沒有拒絕,勉強地吃了幾口青菜,沒想到卻一下子全都吐了出來。
兒子反常的樣子把李學英嚇壞了,她破天荒地關(guān)了小店的門,趕緊帶著圖展去附近的醫(yī)院檢查。就在她要掏錢掛號時,圖展卻拉了拉她的衣角,支支吾吾地說:“媽媽,別掛號了,我沒病,只是想吃肉?!?/p>
恍然大悟的李學英二話沒說就把兒子拉出了醫(yī)院。路過菜市場時,她決定買點肉回去給兒子吃??蓜傋吡藥撞剑知q豫了:兒子今天可以不吃青菜,明天說不定吃肉也會膩的,僅靠雜貨店那點收入如何應(yīng)付啊……想到這里,李學英又拉著圖展空手走出了菜市,回家繼續(xù)做青菜吃。可沒過幾天,圖錦也學哥哥的樣,不吃媽媽做的青菜了。那天晚飯時,李學英仍舊炒了兩個青菜,兩個孩子卻都愣在那里不動筷子。實在沒辦法,李學英自己夾了一大筷子青菜放進嘴里邊嚼邊說:“媽也想吃肉,可是這青菜是綠色食品,吃了對身體非常好,很多城里人想吃還吃不到呢!”就這一句話,把哥倆給逗樂了,他們也理解了媽媽的苦心和生活的艱辛,跟著媽媽一起夾著盤里的青菜,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來。
單親媽媽的教子經(jīng):鼓勵大兒子,激將小兒子
獨自一人扛著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兒子每一次的考試成績,都成了李學英疲憊身心的安慰和動力。圖展進入初二時,由于頻繁的考試,曾一度神經(jīng)衰弱,這一來,學習成績波動非常大。一次期中考試,圖展的考試成績一落千丈,試卷發(fā)下來時,有一科的成績竟只得了33分。面對這樣的成績,圖展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當班主任把這個消息告訴李學英時,她差點急暈過去。
晚上吃飯時,圖展擔心媽媽會大發(fā)雷霆,躲在屋里不敢出來。身為單身母親,李學英雖然很想知道兒子成績考差的原因,但她還是決定不去問,以免增加孩子的壓力。為了不讓圖展擔心自己罵他,李學英借口下樓去店里取點東西,讓圖錦去叫哥哥出來先吃飯。等哥倆吃了一陣子后,李學英才回來,和顏悅色地坐下來陪兩個兒子一起吃。見媽媽并沒責備自己,圖展的心里更難過了:“媽媽,我可能不是讀書的料,還是回來幫你做點事,一起供弟弟讀下去吧?!?/p>
李學英流著眼淚告訴他說:“媽媽知道你可以做好的,不要說什么退學的話,好好吃飯吧?!?/p>
為了讓圖展走出這段陰影,李學英此后每當發(fā)現(xiàn)他在學習上有一點進步,就要表揚一番。她告訴圖展,如果期末考試能上80分,就獎勵你5毛錢,上了90分就獎勵1塊錢。當圖展考出96分的好成績,拿到那1塊錢的獎金時,心里樂開了花。李學英趁機告訴兒子:“你好好學習,也就等于幫媽媽掙錢了?!?/p>
然而對圖展的教育方法用在圖錦身上就完全沒有作用。無論制定了多少獎勵方案,圖錦仍舊成績平平,升學的時候也只是考了個普通中學,這讓李學英對他的升學問題憂心忡忡。
到底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對圖錦有激勵作用呢?一天,老師給圖錦布置了幾道幾何題,要求他當天必須完全做正確交上去,不然就要罰掃地。不甘心被懲罰的圖錦卻怎么也做不出最后一道題。一心想要求教哥哥卻碰了個大釘子,因為當時圖展正在趕作業(yè),根本沒心思給弟弟講解:“你平時學習都干什么去了?遇到難題,自己就不會去動腦筋?”
在哥哥那吃了閉門羹后,圖錦跑到媽媽那里大倒委屈的苦水,李學英決定趁此機會刺激一下平時對學習不怎么發(fā)奮的圖錦:“是啊,誰叫你學習沒哥哥好呢?如果你學習好了,他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來問你,你也可以高興就給他講,不高興就批評他,讓他自己動腦筋去啊!”
這一激將果然奏效,自尊受到極大傷害的圖錦當即丟下一句話:“王圖展,等著瞧,我一定要超過你!”
雜貨店里飛出兩個高才生,大兒子博士、小兒子碩士
1996年8月,大兒子王圖展順利考進了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高興之余,學費卻讓李學英費盡了心。她拿出家里所有的積蓄,卻不夠圖展的一小半學費,盡管自己愁得一夜間又白了好多頭發(fā),但她卻從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半點的愁苦。她鼓勵孩子堅強地走下去的同時,也鼓勵自己要堅強地支撐下去。就這樣,那家小雜貨店承載了更多的希望和夢想。每年開學的時候,雖然東拼西湊籌措學費,但日子在她的心里卻是越過越開心了。
2000年7月,圖展大學畢業(yè),分回重慶黔江農(nóng)業(yè)局工作。同年9月,圖錦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南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制藥專業(yè),李學英在當?shù)匾幌伦映闪藷狳c人物,很多人都說她現(xiàn)在可以等著好好享福了。
然而,李學英卻仍開著那個小雜貨店,為了圖錦的學費而兢兢業(yè)業(yè)。同時,在她的鼓勵下,一年之后,圖展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全公費研究生。2003年,又繼續(xù)考了該校的博士。在哥哥的帶動下,2004年圖錦大學畢業(yè)后直接考上了該校本專業(yè)的研究生。這樣,李學英才總算松了口氣,決定去醫(yī)院治療她的子宮肌瘤。原來,一年前她就檢查出來了,只是為了兒子的學費而一直拖著忍著,舍不得上醫(yī)院,連止痛藥也是省了又省。醫(yī)生從李學英的子宮里取出一個拳頭大小的腫瘤時,十分吃驚:“太危險了,這病居然拖了一年!”圖展和圖錦站在那里,看著蒼白憔悴的媽媽,百感交集地流出了熱淚。
然而,出院后的李學英不顧兩個兒子的勸阻,決定繼續(xù)經(jīng)營雜貨店,她只想要兩個兒子明白,努力生活是媽媽一輩子的信念。2007年1月8日,是李學英55歲的生日,獲得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博士學位,如今在西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任教的大兒子圖展,把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給媽媽寄了回去,字字祝福中流淌著幸福的氣息。同時,為了彌補媽媽這么多年來為教育孩子而忍受的艱辛與苦楚,兄弟倆打算為母親公開征婚,尋求心心相印的有緣人共度余生。
聽說兒子要為自己公開征婚,李學英幸福的感覺像花兒盛開。她告訴記者,有付出就有所收獲,要是自己不把兩個兒子培養(yǎng)得有文化有修養(yǎng),別說要讓他們哥倆親自為自己征婚找老伴,就是自己找到滿意的,他們恐怕也未必能接受啊。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