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墻外談詩

        2007-01-01 00:00:00黃劍平
        駿馬 2007年3期

        “詩言志”。人生當(dāng)中,有些時候,有些情感,最好的表達(dá)方式是詩。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詩人,更不是每一個詩人都能留下絕唱。乾隆皇帝一生寫下兩萬四千多首詩,沒有人承認(rèn)他是詩人。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詩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詩人輩出,詩篇浩瀚,真正讓人景仰的詩人、過目不忘的絕唱屈指可數(shù)。雖然如此,此后一千一百多年,基本沒有哪個時代、哪位詩人出乎其右,達(dá)到李白、杜甫、自居易的高度,捧出像《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長恨歌》《琵琶行》那樣彪炳千古、廣為傳誦的杰作。拋開其他一切因素,單純從文學(xué)藝術(shù)的角度去認(rèn)識,在所有的文學(xué)藝術(shù)樣式中,詩“最先、最豐富、也最全面地保留了時代和現(xiàn)實(shí)生活的情感的投影?!?謝冕《朦朧詩選·歷史將證明價值》,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二次印刷)情感成為“投影”,或者要有天助的吧!

        詩,作為一種文學(xué)藝術(shù)樣式,存在不同的流派。一個詩人,他的追求與成就與他一開始接觸的詩和他崇拜的詩人不無關(guān)系。李白雖然也接受了《詩經(jīng)》現(xiàn)實(shí)主義的影響,但對他影響最深的卻是《楚辭》中屈原的作品。李白和屈原有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同樣有著不滿現(xiàn)實(shí)的反抗精神,也有著可以媲美的高貴品質(zhì)和藝術(shù)天才。這些,顯然構(gòu)成了他們“志同道合”,“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屈原《離騷》),“以余心之所善兮”(屈原《離騷》),“仰天大笑出門去”(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大道如青天”(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二)》)的基礎(chǔ)?!盀橛性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李白成為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應(yīng)當(dāng)?shù)角抢锼菰?。而李白之后再沒有詩仙,顯然不是因?yàn)槿鄙佟霸搭^”。

        我不是詩人,卻是喜歡詩的人。我最先讀的詩是唐詩,不是書本上的《唐詩三百首》,是父親手抄給我的有限幾首。那時,“文革”如火如荼,很多家庭的書或者被抄,或者付之一炬,普通人哪里還敢藏書。后來,讀得多一點(diǎn)的是當(dāng)時在詩壇有一席之地,甚至主要一席之地的毛澤東、賀敬之、李學(xué)鰲、徐剛、李瑛、郭小川、公劉、白樺(按閱讀先后排序)等浪漫主義詩人的詩。所以,我的東施效顰的作品,多的是直白,缺少的是朦朧。再后來,讀了徐志摩、北島、舒婷、顧城的詩,對詩有了新的認(rèn)識,感到直白是一種美,有些(不是全部)朦朧也是一種美;直白和朦朧要有意境,但意境絕不是單純的直白和朦朧。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

        那種重返母校,與母校短暫相聚又“招手”而去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母校的愛,以及由愛而生的孤單、憂傷的感情,通過“輕輕”的情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是怎樣的一種意境呵!詩人的孤單和憂傷,不正是他已經(jīng)開始的奮發(fā)么!有什么能夠阻擋母校又一次給她的學(xué)子的無形的力量呢!“凡詩必須使人讀得、懂得,方能傳得”(錢鍾書《錢鍾書集·石語》)?!对賱e康橋》,儼然成為徐志摩的“別號”,和徐志摩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那些基本沒人讀懂甚至作者自己也一頭霧水的詩,我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那樣隱秘。那些只注重浮表,用語華麗而缺少內(nèi)容的詩,我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那樣虛榮。曹植《七步詩》無疑是一首好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姀念^到尾一氣呵成,猶如推心置腹地和人交心,讓人頓生感悟,深受啟發(fā)?!镀卟皆姟穬?nèi)容如此,蘊(yùn)藏哲理于樸素自然之中的風(fēng)格,又何嘗不讓人頓生感悟,深受啟發(fā)呢!

        如果說意境深藏于內(nèi),是作者對外觀事物感受(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所達(dá)成的一種情懷,那么,風(fēng)格就是它的表現(xiàn)形式。越是容易被讀者接受的風(fēng)格,越是有利于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從這個意義上認(rèn)識詩,真正的好詩,多半都很豪放(詞有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分,詩亦然)。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何等的豪放呵!如果不是一身傲骨,渾身通透,無論如何都寫不出這氣勢磅礴的詩句。即便現(xiàn)代,給人留下記憶、讓人過目不忘、被人廣為傳誦的也是那些充滿豪放之氣的詩,如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jì)世窮。十年面壁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比珀愐恪睹穾X三章》(其一):“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倍己婪诺米屓苏鸷?。我對朦朧詩沒有全面的了解。我特別想要知道的是,在中國,在浩如煙海的詩中,哪一位朦朧詩人的朦朧詩能同這兩首詩媲美,比這兩首詩更知名?

        或曰,為什么不談婉約派的作品?我如此言,并不是回避婉約派的作品。作為一種流派,婉約派也有很多名家、名作,如李商隱及其作品。不同的是,豪放派詩人更多一些,名氣更大一些,作品更多一些,傳誦更廣一些。比如李白,甭說后人,即使同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也對他格外青睞,僅留傳下來的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就有《贈李白》《春日懷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春日憶李白》等。杜甫在《春日憶李白》中對李白大加推崇:“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辈①澴u(yù)李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夢李白二首》)。而對婉約派詩人及作品,自古至今還沒有人給予如此之高的評價。蓋婉約派作品以低沉細(xì)膩見長,偏“小女人氣”,缺少豪放派作品的高遠(yuǎn)博大,難以像《將進(jìn)酒》(李白)那樣讓人渾身都充滿大丈夫氣。

        比較地看,婉約和朦朧,正如豪放和浪漫,概念相近,意義不同。賈島《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可以說非常豪放,不好說非常浪漫。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笨梢哉f寫得浪漫,不能說寫得豪放。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笨梢哉f寫得婉約,不好說寫得朦朧。顧城《遠(yuǎn)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yuǎn)/你看云時很近”。可以說寫得朦朧,不好說寫得婉約。婉約和朦朧,豪放和浪漫,都是詩的不同的風(fēng)格,不能混為一談。豪放表現(xiàn)氣勢,浪漫表現(xiàn)想象;婉約意在含蓄,朦朧意在模糊。它們之間也不是沒有聯(lián)系,豪放氣勢借助浪漫手法,浪漫手法凸顯豪放氣勢;婉約再進(jìn)一步就是朦朧,朦朧再退一步就是婉約。這方面的比較,本身就是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詩論,權(quán)且擱筆。

        詩,作為文學(xué)作品,最終的評判是讀者,是歷史。有些好詩,就像梵高的畫,當(dāng)時不被認(rèn)可,是因?yàn)樗搅四莻€時代,或作者處于社會底層,社會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審美能力、關(guān)注范圍還沒有上升到應(yīng)有的高度和廣度。杜甫遺留給我們一千四百多首詩,此外更多的詩還是失散了(杜甫在安史之亂以前就說過,他寫了一千首左右的詩??墒窃谒娜铮捌诘脑娭槐A袅艘话俣嗍?。杜甫生前沒有編訂自己的詩集,死后他的詩也沒有像王維的詩那樣由皇帝詔令編輯,他的詩集是到了北宋時才由杜詩愛好者廣事搜羅,精心審定,逐漸編輯起來的。有“詩史”之譽(yù)的杜詩的這種缺失,是詩壇的遺憾。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詩的認(rèn)識,關(guān)系到文化傳承。

        詩,可以敘事,主要是抒情。無論敘事還是抒情,面對的都是廣大的讀者。敘事,朦朧;抒情,朦朧,朦朧得讀者暈頭轉(zhuǎn)向,不是下里巴人,但也未必就是陽春白雪。白居易《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同時也是一首感傷詩,即“有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nèi),隨感遇而形于嘆詠者”的對遭遇的感受之作。它藉事抒情,優(yōu)美生動。全詩從開頭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钡健耙拼嘟嘁?,添酒回?zé)糁亻_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痹俚健拔衣勁靡褔@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全篇一氣呵成,渾然一體,名句迭出,情至曲盡,讀者像聽故事一樣欲罷不能。遠(yuǎn)不像現(xiàn)在的有些朦朧詩,讀了一遍又一遍,還不知道敘的是什么事,抒的是什么情。自以為“深奧”的詩,本身就是阻隔在作者和讀者中間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墻。

        寫詩,切忌說白話?,F(xiàn)在,網(wǎng)上點(diǎn)擊率很高(已經(jīng)一百多萬次)的“廢話詩人”趙麗華的詩,無疑是白話詩,或曰“口語詩”。比如《傻瓜燈——我堅決不能容忍》:“我堅決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場所/的衛(wèi)生間/大便后/不沖刷/便池/的人”。再如《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不知道詩壇是不是承認(rèn)這是否是詩。有人在談到“無一句是詩,無一首不是詩”的“口語詩”寫作時說:“至于‘口語詩’的爭論,恐也難以一概而論,新詩的開創(chuàng)本來就是由‘文言’到口語的巨大轉(zhuǎn)變,文學(xué)作為‘言語學(xué)’,口語、方言,更為鮮活,把握得好,會寫出生動、迷人的作品來?!?韓作榮《二○○六年中國詩歌精品選·一唱三嘆》,長江文藝出版社,二○○七年一月第一版)作者沒有舉“口語詩”的例,我當(dāng)然不能把趙麗華這兩首詩作為“口語詩”的悖論。但我還是贊同另一種觀點(diǎn):“但用白話寫詩,幾十年來,迄無成功”(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毛澤東致陳毅的信)。詩是語言的最高工藝,是用最凝煉的語言和最優(yōu)美的語言組合形式,表達(dá)和抒發(fā)對生活的感受?!半[含于詩句背后,在詞與詞的間隙中滲透出來”(韓作榮,同上),用“最凝煉的語言和最優(yōu)美的語言組合形式”在“詩句背后”“滲透出來”的詩性意義不是比“口語、方言的語言組合形式”在“詩句背后”“滲透出來”的詩性意義更能增強(qiáng)詩的親和力和色彩嗎!

        這樣講,和詩可以直白是兩個概念,就像淡薄和淺薄雖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一樣。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后半期出現(xiàn)的詩的變革運(yùn)動,無疑是對這一觀點(diǎn)的反叛。在此,我也湊熱鬧,多說幾句。王蒙說:“要知道許多名詩都非常直白,杜甫很多詩直白,李白很多詩也很直白。”直白不是病,重要的在于詩總體所含蘊(yùn)的詩性意義如何。我想到兒時熟讀的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倍嗝粗卑缀?,古今中外思鄉(xiāng)詩不可勝數(shù),惟這一首最能表現(xiàn)“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游子之心。“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雖然直白,可是給人的啟迪作用很少有什么名句敢與之相比。這兩句詩,讓多少曾經(jīng)想要告別這個世界或者走向頹廢的人從懸崖邊或滑梯上回過身來呀。至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則用看似直白實(shí)際卻寓意深刻的語言,講出了認(rèn)識上的一個哲理。已經(jīng)成為警句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北島《回答》),同樣直白,可對人格的歌頌與諷刺,有更甚于此的嗎!比興、夸張、對比、象征、詰問、假想等修辭方法,歷來為詩家所用,區(qū)別在于有人用得一般,無以為傳,而有人用得傳神,成為經(jīng)典。如,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詩經(jīng)·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睢》“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李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其四)》);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黃巢“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題菊花》)……都是過目不忘、口耳相傳的佳句。一首詩,無論長短,如果沒有一兩個佳句,就難以稱得上好詩,傳唱下去。于是,我不禁要問:自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至今,朦朧詩一發(fā)而不可收,有哪一句(不是“首”)朦朧詩夠得上佳句呢?讓人朦朧的詩句,大概不會成為佳句吧!這樣講,絕無直白就好之意。郭沫若《咒麻雀》(《北京晚報》,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從頭到尾都很直白,且不說荒謬得如何不顧常識,單說讀后的第一感覺,就是一杯無滋無味的涼開水。且看:

        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

        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風(fēng)刮。

        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

        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麻雀麻雀氣太嬌,雖有翅膀飛不高。

        你真是混蛋鳥,五氣俱全到處跳。

        犯下罪惡幾千年,今天和你總清算。

        毒打轟掏齊進(jìn)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連同武器齊燒空,四害俱無天下同。

        和其他文學(xué)體裁一樣,詩是流自肺腑的藝術(shù),不是殿堂御用的藝術(shù)。寫詩,需要靈感。沒有認(rèn)知,缺乏正義的力量,靈感就會帶著邪氣,產(chǎn)生的詩也沒有筋骨,立不住腳。論藝術(shù)水準(zhǔn),郭沫若在現(xiàn)代詩人中堪稱一流,一部《女神》,足以奠定他的地位?!吨渎槿浮芬娦τ谌耍耙槐瓱o滋無味的涼開水”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既沒有“冷眼向洋看世界”(毛澤東《七律·登廬山》)的政治豪氣,也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的藝術(shù)追求,有的只是“肯定秦皇百代功”(郭沫若《七律·春雷》)的放聲頌歌。在當(dāng)代詩人中,郭沫若最能明哲保身、看風(fēng)使舵。僅舉兩例。一九六五年六月下旬,剛剛“重上井岡山”的毛澤東建議郭沫若從粵北進(jìn)入江西,訪問井岡山。郭沫若自然心領(lǐng)神會。靈感相當(dāng)之好,“任務(wù)”完成得相當(dāng)之好:“爾來無數(shù)接班者,高舉紅旗毛澤東”(《葉坪》),“全球共仰,萬歲歡呼主席”(《在茨坪迎“七一”》),“解衣推食話當(dāng)年,主席恩情涌淚泉”(《訪茅坪毛主席舊居》),“領(lǐng)袖親征三度來,前驅(qū)人物費(fèi)栽培”(《宿永新》),歌頌毛澤東的句子在組詩《井岡山巡禮》中比比皆是。一位學(xué)人談到這里時,大發(fā)感慨:“最堪玩味的是,郭沫若在《黃洋界》一詩中吟出了這樣的句子:‘雄關(guān)如鐵旌旗壯,小徑挑糧領(lǐng)袖忙?!癁轭A(yù)防讀者誤解,詩人特加這樣的注釋:‘黃洋界舊有小路,曰五里橫排。路旁有槲樹一株,當(dāng)年主席與其他同志由寧岡挑糧上山時,曾在此樹下歇肩?!斓碌谋鈸?dān)’這個故事婦孺皆知,到了郭沫若筆下,主角便成了毛澤東。”(《隨筆》二○○七年第一期,馮錫剛《憤怒出詩人》)一九六七年五月下旬,為紀(jì)念毛澤東延安文藝的講話發(fā)表二十五周年,重新發(fā)表的毛澤東一九四四年一月致楊紹萱和齊燕銘的信,刪去了“郭沫若在歷史話劇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一句。郭沫若焉能不知這意味著什么,焉能不想這是誰人所為。六月五日,在毛澤東延安文藝講話發(fā)表二十五周年亞非作家學(xué)習(xí)討論紀(jì)念會上,郭沫若頓生靈感,當(dāng)場朗誦一首即興詩:《獻(xiàn)給在座的江青同志》:“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你善于活學(xué)活用戰(zhàn)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你奮不顧身地在文藝戰(zhàn)線上陷陣沖鋒/使中國舞臺充滿工農(nóng)兵的英雄形象?!比绱遂`感當(dāng)中萌生的詩,不知當(dāng)時在座的亞非作家是否肉麻,今人讀了,肯定肉麻。讀一九五○年以后郭沫若的詩,這樣讓人肉麻的作品尤多。李白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自然有他天才和靈感的因素,但我以為,那只是先決條件,更主要的還是他有真性情,不去偽裝自己?!皠e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試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姓名和沒有留下姓名的詩人,有幾位能像李白這樣放言無忌?

        我的案頭,一本賀敬之《放歌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一九七三年版),已經(jīng)跟隨我三十四年。書中《偉大的祖國》《放聲歌唱》《東風(fēng)萬里》等詩,都對我的詩的寫作產(chǎn)生過影響,并曾抱恨自己寫不出來那樣唱到極致的詩章。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到那是一部政治色彩很濃的缺少生命力的時過境遷的難再被人喜歡的詩。我無法估計中國有多少詩人的詩同賀敬之《放歌集》一樣青春不再,我更無法估計中國有多少詩人把自己的天賦扼殺在了高唱贊歌的滔滔聲浪之中。他們,一定熟讀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卻沒有能夠從三位偉大的詩人的詩中悟出真諦。在此,我借用錢鍾書《詩可以怨》一文中的一段話:“樂府古辭《悲歌行》:‘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從此‘長歌當(dāng)哭’是常用的詞句;但是相應(yīng)的‘長歌當(dāng)笑’那類說法卻不經(jīng)見,盡管有人冒李白的大牌子,作了《笑歌行》。”我不能不說——這是他們不能超越時代的短視。

        那個時代的“特例”,錢鍾書是其中之一。錢鍾書的詩,沒有李白詞氣豪放,沒有杜甫思力深刻,沒有白居易議論暢快,但是,也沒有《放聲歌唱》那樣放聲歌唱。在大家都異口同聲地放聲歌唱的時代,一個知識分子,要保持學(xué)者的冷靜、作家的良知,只有把學(xué)術(shù)視為第一生命、對真理孜孜以求、政治上頭腦清醒,才能卓而不群。所以,錢鍾書《槐聚詩存》和賀敬之《放歌集》,盡管是同一時代的人的作品,但生命力大相徑庭?!痘本墼姶妗肺疑形促彽?,卻讓我感到離我越來越近;《放歌集》在我身邊,卻讓我感到離我越來越遠(yuǎn)。即使賀敬之本人,今天,面對長詩《東風(fēng)萬里——歌八大第二次會議》(作于一九五八年六月四日),回首一九五八年“大躍進(jìn)”的歷史,還能那樣放聲歌唱么:

        “鼓足干勁,

        力爭上游,

        多快好省地

        建設(shè)社會主義”。

        好呵!

        我們偉大史詩的

        更新的一章!

        其實(shí),無情地嘲弄任何時候都高唱贊歌的作者并摒除他們的作品的,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黨派,哪一個階層,而是歷史。沒有歷史的鐵掃帚,真不知道五千年的漫漫長途,會給后人留下多少缺乏頭腦的放聲歌唱的詩行?;蛘撸且?yàn)楣湃松钌疃眠@一點(diǎn),或者,是因?yàn)楣湃瞬幌窠袢诉@樣吮癰舐痔。大唐,乃中國歷史上少有、當(dāng)時在世界上舉世無雙的盛世,可是,無論古人視為佳作、收集而成的《全唐詩》;還是后人優(yōu)中選優(yōu)、耳熟能詳?shù)摹短圃娙偈住?,有幾首是媚悅流俗之?沈儉期、宋之問,宮廷御用詩人,文學(xué)史上稱為“沈宋”,是唐代五言律詩的奠基人,為人巧于逢承,善看風(fēng)色,作品多為陪幸奉侍之作?!短圃娙偈仔伦ⅰ?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九月第一版)選他們各一首詩,且不是頌詩?!度圃婅b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二○○二年九月北京第二版)選他們十首詩,只有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yīng)制》一首是“應(yīng)制詩”?!度圃婅b賞詞辭典》(名曰“全唐詩”,其實(shí)遠(yuǎn)遠(yuǎn)不是。此種情況,乃當(dāng)今出版界一病)編者的取舍標(biāo)準(zhǔn),在開篇第一首《蟬》中即見端倪。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作者虞世南是唐初宮廷文人的領(lǐng)袖,這首詩大約是他由隋入唐后,受唐太宗李世民知遇之恩而作。他借蟬言志,似乎忘記了提攜自己的圣上:一個人的聲譽(yù)和影響取決于品格高下,正如蟬鳴于高樹,因“居高”而聲自遠(yuǎn),并非借助“秋風(fēng)”。聯(lián)想到一九五○年代至十年“文革”期間充斥報刊之上、書籍當(dāng)中的那些歌頌領(lǐng)袖的詩,真不知道有幾首能像“不知好歹”的《蟬》這樣成為千古名詩。

        詩發(fā)源于歌。但作為一種文體的“詩”什么時候同它的老祖宗“歌”組合在一起,成為“詩歌”,我沒有最后考證。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詩歌”的注釋是“泛指各種體裁的詩?!倍殚啞掇o源》(一九八七年八月版),沒有“詩歌”這個詞條。古人寫詩抒發(fā)情感,并未自銬枷鎖,局限在歌(唱)的范圍。即使《詩經(jīng)》當(dāng)中的“頌”,也是祭祀宗廟之歌,而不是像今人這樣,閉著眼睛面對活人放歌。憤怒出詩人,出杰作。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有“古代詩冠”之稱,“可與日月爭光”的《離騷》,即為作者人生不得志之后的激憤之作,根本就不是歌(唱)?!墩撜Z·陽貨》講:“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辨R嶸《詩品·序》講:“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或負(fù)戈外戍,殺氣雄邊,寒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揚(yáng)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垢F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此中“長歌”,絕不就是歡歌、贊歌,主要還是悲歌、哀歌吧!盡管《漢書·藝文志》兩面兼顧:“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fā)。”但自古至今,“心之憂矣,我歌且謠”(《詩經(jīng)·園有桃》)的認(rèn)識論始終在詩壇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錢鍾書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司馬遷歷數(shù)古來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寫的,有的是貶了官寫的,有的是落了難寫的,有的是身體殘廢后寫的;一句話,都是遭貧困、疾病以至刑罰折磨的倒霉人的產(chǎn)物?!薄澳蔷褪瞧查_了‘樂’,只強(qiáng)調(diào)《詩》的‘哀’了;作《詩》者都是‘有所郁結(jié)’的傷心人或不得志之士,詩歌大抵是‘發(fā)憤’的嘆息或呼喊了。”(《詩可以怨》)進(jìn)而又說:“嘉會”和“入寵”屬于愉快或歡樂的范圍。但“揚(yáng)蛾入寵”很可能有苦惱或“怨”的一面?!肮侨庵劣H,永長辭兮!”因而“欷歔涕流”。對于“嘉會”,錢鍾書沒有像寫“入寵”那樣舉例,卻借用了先人的觀點(diǎn):“司馬遷、鐘嶸只說窮愁使人作詩、作好詩,王微只說文詞不怨就不會好。韓愈把反面的話添上去了,說快樂雖也使人作詩,但作出的不會是很好或最好的詩。”并補(bǔ)充說:“雖然在質(zhì)量上‘窮苦之言’的詩未必就比‘歡愉之詞’的詩來得好,但是在數(shù)量上‘窮苦之言’的好詩的確比‘歡愉之詞’的好詩來得多?!?《詩可以怨》)同時列舉十九世紀(jì)西洋幾位浪漫詩人的名句為這種在推理上有點(diǎn)兒邏輯錯誤的觀點(diǎn)尋找“同犯”:“最甜美的詩就是那些訴說最憂傷的思想的”(Our sweetest songs are those that tell of saddest thoughts)?!罢嬲脑娭怀鲇谏钋锌鄲浪鶡肴贾娜诵摹?und es kommt das echte Lied/Einzig ausdem Menschenherzen,/Das ein tiefes Leid durchgluht)。“最美麗的詩就是最絕望的,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Les plus désépérés sont les chants les plus beaux./Etj’en sais d’immortels qui sont de puts sanglots)。

        其實(shí),辯證地看“嘉會”,何嘗沒有“怨”的一面。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乃典型的“嘉會寄詩以親”的代表作。當(dāng)時,安史之亂已經(jīng)八年之久,剛剛結(jié)束。在那樣一個亂世,詩作一向沉郁悲壯的杜甫,聽到官軍收復(fù)薊北的消息,淚水中怎么可能只有喜沒有“怨”呢,那是“怨”到極點(diǎn)猝然欣喜的淚水呵!“怨”,從來都是喜的背景。沒有“怨”的襯托,喜就缺少內(nèi)容,缺少個性,缺少色彩,注定黯然無光。從這個意義上再認(rèn)識賀敬之《放歌集》,我很難看到“怨”在哪里。我想,《放歌集》當(dāng)中的每一首詩,大概都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輿論一律”的“詩歌”吧!用詩來配合社會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行動,于是,便有了“詩歌”。一九五八年“大躍進(jìn)”當(dāng)中成為時尚的全民賽詩會,就是這么炮制出來的。物極必反。后來被詩人童懷周稱為“進(jìn)攻的身軀、冒煙的炸彈”(《詩刊》一九七九年一月號,《心弦歌》)的一九七六年的天安門詩歌,無疑是一個悖論。無論這種探源是不是合理,我,也堅持我的悖論:即使歌唱,也去歌唱悲壯。像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悼女共產(chǎn)黨員張志新烈士》(《詩刊》一九七九年八月號)歌唱張志新那樣。這才是有血有肉有脊骨有靈魂的詩歌!

        既如此,詩人為什么要丟掉“怨”而歌呢?他們真的沒有“怨”嗎?在此,我引用錢鍾書《中國詩與中國畫》一文中的一段話:

        圣佩偉也說:盡管一個人要推開自己所處的時代,但仍要和它接觸,而且接觸得很著實(shí)(on touche encore àson temps,et très fort,mētme qund on le repousse)。所以,風(fēng)氣是創(chuàng)作里的潛力,是作品的背景,而從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們閱讀當(dāng)時人所信奉的理論,看他們對具體作品的褒貶好惡,樹立什么標(biāo)準(zhǔn),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風(fēng)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從飛沙、麥浪、波紋里看出了風(fēng)的姿態(tài)。

        這段話每每讓我想起一九五○年以來的中國文學(xué)作品及其命運(yùn)。限于篇幅,我僅談《天安門詩抄》(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北京第一版)?!对姵肥杖氲囊痪牌吡甏喊l(fā)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四五”運(yùn)動(當(dāng)時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當(dāng)中全國各界人士冒著極大的政治和生命危險創(chuàng)作的六百零六首詩、詞、曲,四十幅挽聯(lián),四十一篇悼詞、祭詞、誓詞、散文,沒有一首詩(幅、篇)留下作者的姓名,連筆名也沒留下。無論詩壇還是文壇,這種集體性的隱姓埋名都“當(dāng)驚世界殊”(許多沒有收入《詩抄》的詩,包括遺失的詩,同樣沒有留下作者的姓名)。行文至此,即使陳子昂的絕唱《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薄膊蛔阋员磉_(dá)一切有良知的人們的大“怨”。

        近六十年當(dāng)中,“風(fēng)的姿態(tài)”柔美,“詩人興會更無前”的詩創(chuàng)作黃金期是一九七○年代末到一九八○年代“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之前。其間,最明顯的標(biāo)志,就是可以“怨”了。北島《回答》是那個時期詩“可以‘怨’”的代表作之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睉讶绱舜蟆霸埂?,定是心中有什么大恨沒有消除。恨在哪里呢?“冰川紀(jì)過去了,/為什么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fā)現(xiàn)了,/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爭?”群魔亂舞,人妖顛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回答——有什么用?那就去做一個人應(yīng)該做的事吧?!拔襾淼竭@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之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蹦鞘鞘裁绰曇裟?聽:“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zhàn)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比绱擞率?,不相信什么呢?“我不相信天是藍(lán)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yīng)?!笔裁炊疾幌嘈?,就只有美好的向往了:“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讓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注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蹦鞘鞘裁礃拥姆屙斈?“新的轉(zhuǎn)機(jī)和閃閃的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痹娙吮睄u太天真了。斗轉(zhuǎn)星移,三十年過去了,海洋不會決堤呵,因?yàn)榄h(huán)境日益惡化!陸地不會上升呵,因?yàn)橘Y源日趨枯竭!“總為浮云能蔽日”,天空怎么可能“沒有遮攔”?五千年的象形文字壘成了多少“文字獄”,何曾成為“凝視的眼睛”?如果說詩人北島昨天的“怨”是因?yàn)樽韵鄽垰?,那么,國人今天的“怨”是因?yàn)樽晕覛纭1茸韵鄽垰⑦€無可挽救。面對哭泣的大地,和哭泣的大地上的“鶯歌燕舞”,我——究竟聽到了多少比北島《回答》更怨憤、更冷峻的詩的聲音呢?哪怕像雷抒雁那樣真誠地懺悔的詩的聲音——也好——

        我恨我自己,

        竟睡得那樣死,

        像喝過魔鬼的迷魂湯,

        讓轔轔囚車,

        碾過我僵死的心臟!

        我是軍人,

        卻不能挺身而出,

        像黃繼光,

        用胸脯筑起一道銅墻!

        而讓這顆罪惡的子彈,

        射穿祖國的希望,

        打進(jìn)人民的胸膛!

        我慚愧我自己,

        我是共產(chǎn)黨員,

        卻不如小草,

        讓她的血液流進(jìn)脈管,

        日里夜里,不停歌唱……(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悼女共產(chǎn)黨員張志新烈士》)

        我——哪里還敢奢侈,妄想傾聽比北島更加直白而不需要朦朧的像雷抒雁那樣大膽地譴責(zé)的詩的聲音呢——

        我們有八億人民,

        我們有三千萬黨員,

        七尺漢子,

        偉岸得像松林一樣,

        可是,當(dāng)風(fēng)暴襲來的時候,

        卻是她,沖在前邊,

        挺起柔嫩的肩膀,

        肩起民族大廈的棟梁!(同上)

        靖康二年(1127),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擊下瓦解。家破人亡、文物喪失、圖書丟棄、顛沛流離、嘗盡艱辛的李清照,一文弱女子,難以控制“汝為誤國賊,我作破家人”(呂本中《兵亂后雜詩》)的滿腔怒火,面對棄天下百姓于不顧,只顧逃命茍生、偏安一隅的南宋君臣,深為楚漢相爭兵敗垓下,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的楚霸王的豪壯氣概動容,揮毫寫下“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的《夏日絕句》。即使西周,也有很多像尹吉甫、家父、孟子(周厲王時寺人)那樣敢于諷刺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像《大雅·桑柔》《大雅·抑》《小雅·十月之交》《小雅·正月》那樣敢于批判的現(xiàn)實(shí)主義作品,更不要說性格軟弱的宋玉(戰(zhàn)國)也敢于發(fā)出“事綿綿而多私兮,竅悼后之危敗”,“諒城郭之不足恃兮,雖重介之何益”(《九辯》)的忿忿之聲,對社會政治提出中肯批評了。歷史的一頁已經(jīng)翻過去,半個多世紀(jì)以來,無論須眉還是巾幗,面對時局,多少詩人不問是非,拋棄自我,仰視而歌?!胺从摇睍r唱“反右”的贊歌,“大躍進(jìn)”時唱“大躍進(jìn)”的贊歌,“人民公社”時唱“人民公社”的贊歌,“文革”時唱“文革”的贊歌,“天安門事件”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遭到鎮(zhèn)壓時唱鎮(zhèn)壓者的贊歌,“天安門事件”得到平反成為“‘四五’運(yùn)動”時唱平反者的贊歌,打倒鄧小平時唱打倒鄧小平的贊歌,鄧小平復(fù)出時唱歌頌鄧小平的贊歌,“按既定方針辦”時唱“按既定方針辦”的贊歌,“實(shí)踐是檢驗(yàn)真理的惟一標(biāo)準(zhǔn)”時唱“實(shí)踐是檢驗(yàn)真理的惟一標(biāo)準(zhǔn)”的贊歌,“人定勝天”時唱“人定勝天”的贊歌,“尊重科學(xué)”時唱“尊重科學(xué)”的贊歌……他們,真是一群深諳社會政治,踩準(zhǔn)時代音節(jié),永遠(yuǎn)樂觀向上的人,比那位瘋癲落脫、麻屣鶉衣,口內(nèi)念著《好了歌》的跛足道人看開得多呵。他們的筆,與其說是寫詩的工具,毋寧說是奏樂的器具。他們的作品,月兒光,花兒芳,脂正濃,粉正香,金滿箱,銀滿箱,紅燈帳底臥鴛鴦,此生兩鬢不成霜。讓人聽得高興,聽得專一,聽得陶醉,聽得瘋狂。

        詩,始于周,興于唐,沿于今,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名家迭出,名篇閃爍,有愛有恨,有歌有責(zé),什么時候這般風(fēng)花雪月,這般似水柔情?我不禁要問:這樣的詩壇,還會出現(xiàn)屈原那樣“雖九死其猶未悔”、“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么?還會產(chǎn)生《離騷》那樣高山流水、蕩氣回腸的偉大詩篇么?

        王蒙有一篇文章,叫做《門外談詩詞——在安徽師大的一次演講》(載《書屋》二○○六年第六期)。我不敢和王蒙相比。我,詩的門外都沒有走近;寫了一些詩一樣的東西,學(xué)生的習(xí)作而已,根本夠不上詩人;而距離詞,就更加遙遠(yuǎn)了,讀得少,作得更少。所以,這篇拙文,權(quán)且題為《墻外談詩》吧,而且是沒有演講的《墻外談詩》。

        成年女人vr免费视频| 男男互吃大丁视频网站|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熟妇按摩3p高潮大叫| 激情婷婷六月| av永远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秘书边打电话边被躁bd视频|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香港三级日本三韩级人妇久久|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最新永久无码AV网址亚洲| 一区二区高清免费日本|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色婷婷七月| 日本中出熟女一区二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国语|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青青草在线公开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精品亚洲成a人7777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潮av有码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av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91精品福利观看| 精品少妇白浆一二三区| 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巨大巨粗黑人性aaaaaa| 亚洲欧洲综合有码无码| 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精品|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国产久视频国内精品999|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