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患月經不調、經血過多已1年多了。對此她總是滿不在乎,認為經血多少是女性的自然現象,沒什么大不了的。直到一天暈倒在廚房,她才去了醫(yī)院。檢查發(fā)現,她患有嚴重的貧血,并被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劉女士夫婦倆好生奇怪,除了月經有些異常外,平時身體挺不錯的,怎么會患上多囊卵巢綜合征呢?醫(yī)生告訴劉女士,正是因為她對時日已久的月經紊亂掉以輕心,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最終導致了卵巢疾病。
月經紊亂指與月經有關的多種疾病,包括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的改變以及痛經、閉經、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等以伴隨月經周期前后出現的某些癥狀為特征的多種病癥的總稱。月經是婦女的一種生理現象,它是卵巢功能的外部表現,也是具有生育功能的標志之一。正常月經是全身功能正常的綜合表現,因此很多因素,例如疾病、情緒、生活條件、居住地變化,以及營養(yǎng)甚至體重的變化等都能影響月經。偶爾一兩次短期的月經紊亂一般不足為怪,但若長期(持續(xù)時間超過3個月)的月經紊亂則要引起重視,應及時就醫(yī),尋找病因。
月經紊亂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包括:①月經稀發(fā):月經周期超過35天;②月經頻發(fā):月經周期短于21天;③月經過多:月經量過多或經期延長;④月經過少:月經量減少,周期有規(guī)律;⑤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月經周期時長時短,沒有規(guī)律;⑥月經間期出血:在兩次正常量月經之間的少量出血;⑦痛經:在月經來潮之前幾天,或月經期,或月經已干凈后出現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疼痛的輕重程度不同,嚴重者可因劇痛而昏厥;⑧閉經:年齡超過18周歲而尚未來潮,或已行經而又月經中斷,不來潮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者;⑨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在經前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常見的癥狀有乳房脹痛、頭痛、腹瀉、口腔潰瘍、眩暈、皮膚風疹塊、發(fā)熱、鼻腔出血、情緒異常(如抑郁、煩躁、失眠)等,這些癥狀可單獨出現或幾個癥狀同時出現,月經來潮后消失。
育齡期婦女月經紊亂一般多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表現為有周期,但是周期縮短,或者月經出血比較多。有些人20天左右就來一次月經,就是因為黃體功能不好。同樣有些人可能30天來一次,但是出血時間比較長,這也是因為黃體功能不好引起的。雖然這些情況比較多,但是問題并不是很嚴重,因為相對來說,出血量還不是太大。
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中,月經紊亂更常見的是無排卵型功血。主要特點是沒有規(guī)律,有時候幾個月不來,有時一來經期就特長。門診上見到的一些少女和更年期婦女檢查血紅蛋白只有40克/升。正常人的血紅蛋白應該是130克/升左右。那么人又怎能不變得非常虛弱呢?
引起功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婦科內分泌門診中,多囊卵巢綜合征占總門診量的1/4~1/3。這種病主要表現為女性體內雄激素水平增高,繼而引起多毛、痤瘡和肥胖等問題。多毛癥是典型的雄激素增高的表現,除了四肢的毛發(fā)增多之外,對于亞洲人來說,比較有特性的是在乳暈或臍下有比汗毛長的毛發(fā),哪怕只有一根,就有診斷的意義。痤瘡也是由于雄激素活性增強,刺激毛囊皮脂腺分泌,引起細菌感染造成的。
多囊卵巢綜合征還可能誘發(fā)不育、子宮內膜癌,同時還會引起一系列的代謝疾病。因此,對月經紊亂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yī)并查清原因,不能采取“頭痛醫(yī)頭”的簡單對癥治療,如補血、單純調經等。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但是用藥一定要在婦科內分泌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防止發(fā)生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