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優(yōu)40號是新疆烏魯木齊市農墾局種子公司西甜瓜研究所選育的優(yōu)質、抗病、坐果性優(yōu)良的雜交一代中熟無籽西瓜新品種。該品種全生育期87d,果實發(fā)育期32d;果實圓形,果皮墨綠覆隱條帶,瓤色紅,瓤質細脆多汁,無籽性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單果重4kg左右,667m2產量3500kg。2007年3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關鍵詞:無籽西瓜;新品種;新優(yōu)40號;中熟;優(yōu)質;高產
1、育種目標
黑蜜2號是國內無籽西瓜的主栽品種,隨著西瓜產銷形勢的發(fā)展,人們對無籽西瓜的綜合性狀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出能代替黑蜜2號的優(yōu)質、抗病、易坐瓜等綜合性狀好的無籽西瓜新品種。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生產和消費需求,成為科研人員主要的育種目標。
2、選育過程
2.1 親本來源及特性
2.1.1 母本94-08是利用引種材料經過多代分離提純獲得的性狀穩(wěn)定的優(yōu)良四倍體。該材料植株生長勢健壯,易坐果;果實圓球形,黑皮,瓤紅質脆。汁多爽甜,風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O%左右:抗病性強。
2.1.2 父本97-28是利用從美國引進的二倍體材料(MB-1)經多代自交分離而獲得的穩(wěn)定自交系。中熟;果實圓球形。黑皮覆隱條帶,紅瓤,多汁爽口,質優(yōu):抗病性強,耐貯運。
2.2 育成過程
2000年根據(jù)育種目標,共選配雜交組合6個,94-08×97-28組合在2000年海南田間鑒定中表現(xiàn)良好而中選:2001-2002年在新疆建設兵團農12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試驗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該組合綜合性狀優(yōu)于對照品種黑蜜2號;2002年在河南、湖北、江西等地布點進行試驗示范,反映很好,商品名為特黑2。2003-2004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2006年參加自治區(qū)西瓜品種生產試驗;2007年3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新優(yōu)40號,品種審定編號為新審優(yōu)2007年19號。
3、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01-2002連續(xù)2年以黑蜜2號為對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30m2,每小區(qū)20株,株行距為0.4 mx4.0m。三蔓整枝?;ㄆ谶M行人工輔助授粉,施肥水平中上,其他同常規(guī)管理。試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看出:新優(yōu)40號西瓜果實發(fā)育期32d。比對照早熟2d。坐果指數(shù)比對照略高,2年平均單果重4.11-4.25kg,與對照相比2001年增產4.7%,2002年增產5.4%。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01年比對照高出0,34個百分點,2002年高出0.3個百分點;瓤質細脆,剖面均勻無空心,白色秕籽小而少,無著色秕籽,與對照品種黑蜜2號相當。
3.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無籽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
新優(yōu)40號無籽西瓜2003-2004年參加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均以黑蜜2號為對照。2003年。新優(yōu)40號在全疆7個點中有3個點增產,平均667m2產量2983.8kg,比對照減產2.3%;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3%,比對照高出0.3個百分點。全生育期比對照減少4d。果實剖面均勻、無空心,白色秕籽小而少,無著色秕籽,口感細脆多汁,與對照品種相當(表2)。2004年,新優(yōu)40號在全疆6個點中有3個點增產,3個點
減產,平均667m2,產量3302.7kg,與對照產量相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0%,邊部8.6%,與對照相當。全生育期比對照少1d。果實剖面均勻、無空心,白色秕籽小而少,無著色秕籽,口感細脆多汁,與對照品種相當。結果見表2。
2年區(qū)域試驗表明:新優(yōu)40號對白粉病的抗性優(yōu)于對照品種,田間表現(xiàn)綜合抗性強,對枯萎病抗性強。結果見表3。
3.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無籽西瓜品種生產試驗
2006年新優(yōu)40號參加自治區(qū)中熟西瓜品種生產試驗,對照品種為黑蜜2號。生產試驗結論:新優(yōu)40號全生育期87d,比對照少2d,植株生長勢強,抗病性強,坐果整齊,耐貯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比對照提高0.1個百分點,邊部8.4%,比對照高0.4個百分點。平均單果重4.01kg,667m2產量3148.7kg,比對照平均增產4.20%。綜合來看,新優(yōu)40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產量比對照均有提高。結果見表4。
4、抗病性鑒定結果
200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植檢專家對新優(yōu)40號進行田間抗病性鑒定,鑒定結果特黑2(新優(yōu)40號)枯萎病田間發(fā)病率為0,白粉病發(fā)病率為4.2%:對照黑蜜2號枯萎病田間發(fā)病率為0,白粉病發(fā)病率為9%。新優(yōu)40號對枯萎病和白粉病有較好的抗性。
5、品種特征特性
新優(yōu)40號屬中熟無籽西瓜雜交一代品種。全生育期87d,果實發(fā)育期32d。植株生長勢強。主蔓第9~1l節(jié)出現(xiàn)第1雌花,以后每隔4-5節(jié)再現(xiàn)1朵雌花,以主蔓第2、3雌花結瓜為好。平均坐果節(jié)位15~20節(jié),坐果性強且整齊度好。田間表現(xiàn)綜合抗性強,對枯萎病抗性強。果實圓球形,果皮墨綠覆隱條帶,紅瓤,質脆而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無籽性好。果皮堅韌,極耐貯運。單果重4.0kg左右,667m2產量3500kg左右。
6、品種適應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適應性廣,在全國各地無籽西瓜主要產區(qū)均可栽培。在南方可采用育苗移栽,北方一般采用破殼、控溫催芽、地膜覆蓋育苗栽培或破殼直播,行株距2.0m×0.4m為宜,每667m2保苗750-800株。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留主蔓第2、3雌花或側蔓第2雌花坐果較好,留瓜節(jié)位雌花需人工輔助授粉,以保證坐果整齊。坐果期適當控制肥水,以免徒長,膨果期加大肥水供應,以發(fā)揮本品種高產抗病之優(yōu)勢。適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