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切塊直播栽培,較傳統(tǒng)栽種提前種植20-30天,由于生長期延長,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增產(chǎn)鮮薯1000公斤左右,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省工省時的綜合性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1、及早整地。在冬季或早春開溝深翻30厘米,可提高地溫和含水量,利用冬春低溫殺滅地下越冬病蟲害。按南北行或根據(jù)地勢進行起壟,壟距60厘米,壟高20厘米,要求壟形高寬,壟溝深窄。這樣既有利于排水防旱,又有利于根塊膨大。起壟時要保持壟土疏松、壟面拉耙平實。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4000-6000公斤、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2、精選薯種。選適合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良品種,薯塊大小要均勻,以重100-150克的薯塊較好。剔除凍害、病蟲危害的薯塊。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種薯50公斤。
3、切塊浸種。選晴暖無風(fēng)天氣,于上午切塊。根據(jù)薯塊上端芽密下端芽疏的特點。薯塊上部宜切小些,下部大些,一般每塊保留2-3個芽。將切好的母薯及時放入500-600倍多菌靈溶液里浸種10-20分鐘。溶液溫度應(yīng)高于當時氣溫5℃,撈出晾干后立即栽種。
4、播種覆膜。種薯出窖后應(yīng)及時處理盡快播種,以免受凍害。一般上午切塊浸種,下午播種。播前在壟背上開一條寬15厘米、深5-6厘米的溝,順溝澆透水。待水全部下滲后,將母薯塊芽眼面南朝上置于溝內(nèi),株距25-30厘米,薯種人土深1厘米,覆土2厘米。栽后立即覆膜。并在四周用土壓嚴,防止透光或地膜被風(fēng)刮起,以利保濕提溫,促使發(fā)芽。
5、破膜放苗。播種后25天左右母薯上的芽開始陸續(xù)出土,35天左右全苗。苗高3厘米左右時,在出苗處人工破膜放苗。使小苗暴露于空氣中,以免灼傷幼苗。破膜處用土封嚴。避免透風(fēng)、降溫、跑墑。
6、科學(xué)補苗。引苗后應(yīng)及時查看出苗率,井對缺苗處進行補栽。補栽時應(yīng)從直播地塊的邊行將生長健壯的薯苗種帶土用鐵锨挖出,移到缺苗處補栽。移栽后留下的空地可以整壟栽種。這樣既可防止強苗欺小苗,也便于后期管理。
7、及時清棵。為防止母薯自身膨大,使塊根扎根結(jié)薯,促其形成瓜塊,必須在出苗后把母薯周圍的土去掉一部分,讓母薯露出1/3左右。使其根系得以在淺土層中生長。這一措施叫清棵。清棵最適宜的時間是在甘薯根系已完全形成時。上部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第二次清棵。薯種四周的土要清除掉大部分,使薯種露出2/3以上,同時注意保護主要根系。清棵時每棵要選2株壯苗留下,其余除掉,疏下來的薯苗可以用作春薯苗。
8、田間管理。當平均氣溫升至26℃以上時,白天氣溫經(jīng)常在30℃以上,膜下溫度可超過40℃,同時甘薯已進行薯蔓同長期,對土壤的通透性要求增強,所以需及時揭除地膜。揭膜后直至收獲期間的管理與傳統(tǒng)栽秧栽培甘薯相同。主要是保護莖葉,不翻秧蔓,但對于生長過旺、雜草較多的地塊要及時提秧拔除雜草。追肥不宜過多,可進行根外追肥,每677平方米葉面噴施1%尿素或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同時注意防蟲防澇。(湖北省遠安縣農(nóng)技中心鳴風(fēng)鎮(zhèn)三吉巷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