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每逢春節(jié)前后,都是農(nóng)村青年結(jié)婚辦喜事的高峰。青年男女由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突然生活在一起,有許多生活習慣、性格差異,甚至待人處世的態(tài)度都需要磨合。怎樣縮短磨合期,由兩個陌生人變成兩個好朋友呢?下面介紹的兩條小技巧對你可能會有些幫助。
親密是一種狀態(tài),默契是一種境界?;橐鲎寖蓚€人親密相處,同吃同睡,同人同出……默契則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令對方心領(lǐng)神會。想盡快與愛人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嗎?以下妙計您不妨一試:
第一招:將幽默矛頭對準自己
當你越不怕在對方面前露出笨拙的一面時,說明你在對方面前越是放松,雙方的默契度也就越高、在鍛煉雙方承受玩笑的能力時,記得將幽默的矛頭對準自己。在新婚階段,不愉快的經(jīng)歷很可能是因為一個不經(jīng)意的玩笑引起。這是因為,一方面雙方還沒有熟稔到“視玩笑為親密”的程度;另一方面挑起玩笑的人沒有先將“矛頭”對準自己。專家認為,每一對夫妻間都有很強的幽默潛力,幽默能力稍強的一方應(yīng)該擔負起調(diào)動對方幽默能量的義務(wù),而這種“示范”應(yīng)當從自嘲開始。
第二招:找一個獨處空間閑話家常
不同成長經(jīng)歷、不同家庭背景的兩個人小活在一起,從思想觀點到生活習慣,許多地方都需要磨合,而找一個獨處的空間來閑話家常,不僅可以增進雙方了解,而且有利于交流感情、培養(yǎng)默契。有一對小夫妻,每到周末,當孩子和保姆都睡著了之后,兩個人就爬上家里的露臺上喝香檳酒,各自躺著,閑閑散散說些話。家里小小的露臺,最終成為這一對夫妻就很多瑣碎事情達成共識的地方。(上海 馮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