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銘:體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類動物滅絕時間:1882年在中國境內(nèi)滅絕
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在分類學上隸屬于猴科、白臀葉猴屬,因為頭骨的差異較大,所以與我國廣西等地分布的黑葉猴、白頭葉猴等不同屬。它的雄獸體形略大于雌獸,體長大約為61-76厘米,尾長約為56-76厘米,體重7-10千克,是體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目動物之一。長長的尾巴為白色,尾巴外圍呈三角形的臀盤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獸的臀盤上端還有兩個白色的圓點,但雌獸沒有。
白臀葉猴在國外分布于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等地,共有2個亞種。我國僅有指名亞種,唯一的產(chǎn)地據(jù)說是海南島。
白臀葉猴棲息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熱帶森林中,晝行性,為完全樹棲的物種,主要在森林的上層活動,幾乎從不下到地面上,善于在樹叢間跳躍,一躍可達6米多遠,動作優(yōu)雅。食物也是以各種鮮葉嫩芽為主,兼食各種野果、花朵,舔吃樹葉上的露珠,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邊去喝水,這可能是它從樹木的嫩葉和幼芽中以及露珠上已經(jīng)能吸取所需水分。白臀葉猴平常喜歡群居,既有小群,也有大群。小群一般是4~5只或8~10只,包括1-2只成年雄獸、幾只成年雌獸和若干幼仔。但有時也能見到50-60只以上的大群在一起活動,這似乎是若干個家族的臨時聚合。它們的合作精神十分令人羨慕。在群體中常可見到雌性為雄性理毛,這種行為對聯(lián)絡個體間的感情,維系群體成員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雌獸的發(fā)情周期大約為28~30天,發(fā)情中時大腿的內(nèi)側(cè)由白變紅,甚至持續(xù)于整個懷孕期。懷孕期為165天左右,大多在2~6月間產(chǎn)仔,即使在懷孕期間,仍然允許雄獸交配,甚至在產(chǎn)仔的當天也曾見到有交配行為。白臀葉猴每胎僅產(chǎn)1仔。幼仔受到群體中所有雌獸的關注,爭相摟抱并為之理毛。白臀葉猴成熟年齡較晚,雄性性成熟的年齡為5歲,雌性性成熟的年齡為4歲。
海南島雖地域狹小,但白臀葉猴行蹤詭秘,而且數(shù)量一直不是很多。因此,很長時間以來,白臀葉猴一直不為人們所知。直到1893年12月20日,德國德累斯頓自然博物館的梅那在給倫敦動物學會寫的一封信中,才第一次記述了海南島有白臀葉猴的存在。他在信中說:他們收到了一只白臀葉猴的標本,是1882年在中國海南島捕獲的。這只唯一的標本在德國德累斯頓自然博物館存放了11年后才被公布出來。這一次的記述也成了最后一次,因為從那以后至今已逾100年,還未見到過第二只。近幾十年,我國動物學家們也在海南島進行過多次資源普查,可惜的是,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過白臀葉猴的蹤影。所以人們都認為它們早已滅絕了,并且德國德累斯頓自然博物館的那一只可能是最后一只。
在國外,白臀葉猴的處境也很不妙。在越南戰(zhàn)爭中,不僅有飛機、大炮和地雷的狂轟濫炸,而且還使用了落葉劑,使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毀滅,白臀葉猴的棲息地已經(jīng)所剩無幾,數(shù)量更趨稀少。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