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過去的2006年在我看來如同白駒過隙,轉(zhuǎn)瞬即逝。在這短短的一年中,我卻體驗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自然也是收獲多多,感悟多多。對于我來說,這是有故事的一年。
保研的路
當我寫下這篇文章時,正值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開考的日子。當我發(fā)短信給自己即將步入考場的朋友們加油時,也暗自在思量:缺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對于自己整個人生而言不知是幸運還是遺憾。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保研了。
其實,當所有塵埃落定后回頭看,那一段歲月過得還真是驚心動魄。
2006年9月上旬,大四上學期一開學,我就向系里遞交了推薦免試研究生的申請書,申請的學校是北京大學。那時,系里的保研指標還沒有下來,今年全系能保送幾個,保誰,保到哪兒,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但作為總分連續(xù)六個學期都是第一的我來說,只要我們系的指標數(shù)不是零,我就能拿到這個指標。因此系里上下對我的申請非常重視。院長幾次三番與我聊天,為我分析面臨的形勢:申請北大,可以,但是一旦申請失敗,傳媒大學也不再接受我的保送申請。也就是說,全班第一名的我很有可能落得無處可去。相比之下,如果選擇本校(特別是本系)的保送,那么以我的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風險指數(shù)幾乎為零,保研可以說是鐵板上釘釘?shù)氖隆?/p>
所有人都問我:你要不要再考慮一下?我?guī)缀跏遣患偎妓鞯鼗卮鹫f:不用。
那一刻,破釜沉舟的我已經(jīng)自絕退路,面對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的北大保研考試,我告訴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我同時申請了兩個專業(yè)——北大的傳播學和現(xiàn)當代文學。2006年9月20日,我到北大校本部遞交了所有申請手續(xù);23日,我接到了新聞傳播學院和中文系的電話,通知我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參加復試。
2006年9月27日,我參加了北大新聞傳播學院的保送生考試。
這次考試的對手無疑是我參加過的所有考試和比賽中最強的——要知道能夠獲得保送名額的可都是各所大學的頂尖學生??!坐在新聞傳播學院的大教室里候考時,我環(huán)顧了一下身邊的對手們:一半是北大本校的學生,其次是清華的、人大的、北師大的、同濟的、武漢大學的、復旦大學的、吉林大學的……真是強手如林。
在一群正抓緊最后時間翻專業(yè)書尋找知識漏洞的強手中,除了推薦材料之外身無長物,未帶一本書的我顯得特別扎眼。
說實話,我在眾多的考生中可能是專業(yè)基礎比較薄弱的。因為我的本科四年學習的是與傳播學關系不大的播音主持,不像大多考生都來自于傳播學、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等專業(yè)。對于傳播學的知識儲備我也很有限——僅僅是在大三下學期聽過一學期全校范圍的公共課《傳播學概論》。盡管如此,我卻固執(zhí)地相信:北大作為一所提倡“兼容并包”的名校,更看重的是考生的潛能而不是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因此,我對自己的考試還是充滿希望的。
北大的傳播學考試只安排了一場面試。按照規(guī)定,我上午9點就抵達了候考室,可真正輪到我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了。
午飯過后,我第一個開始接受面試。面試的內(nèi)容分三部分:專業(yè)知識測試、綜合素質(zhì)測試和外語能力測試。專業(yè)測試的題目是讓我談談“受眾究竟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我就談了幾種主要的受眾理論,以及傳播效果研究的幾個階段,并且簡要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接著老師問我讀過哪些傳播學著作,有哪些印象比較深的章節(jié)。我便列舉了一些自己看過的傳播學著作,還特地談到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學報《現(xiàn)代傳播》,并重點談了其中提到的一些較為前沿的觀點。外語能力測試比較郁悶,我抽到的一張小紙條上竟然用英語寫著:“什么是‘stereotype’?舉例說明?!边@哪里是在考察外語能力,分明是考察專業(yè)知識嘛!這道題對別人來說可能不難,可我本科所學不是傳播學專業(yè),一個“stereotype”成了攔路虎,我只得硬著頭皮回答:“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o not know the exact meaning of this word. But I think I can try to guess……(實話告訴你,我雖然不知道這個單詞的準確意思,但是我會盡量推測)”
所幸面試的老師極為和氣,有位慈眉善目的男老師(后來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龔文庠教授)對我說:“如果我告訴你‘stereotype’是‘刻板印象’的意思,你能舉出幾個例子來嗎?”我望著和顏悅色的龔老師,心里那叫一個感激啊,因為我知道這是他在額外給我一次機會。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侃侃而談:“《夜宴》(那兩天這部大片正在熱播)里葛優(yōu)的臺詞、表演被無數(shù)觀眾嘲笑,難道他真有那么差嗎?不,這主要是‘刻板印象’在作怪。人們對葛優(yōu)有種刻板印象,覺得他只能演搞笑的角色,把他鎖定在了條條框框里……”這個題目我答得很多,舉了古今中外的許多例子,從考官們不時點頭的動作和和認真聆聽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一次的回答應該是比較滿意了。
9月28日又參加完中文系的兩場筆試后,我就開始了心理上漫長的等待。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為不了解對手的情況,誰心里也沒有底。隨之而來的“十一”長假,我留在北京一個人等待最后的結(jié)果。那段日子有焦慮,有擔憂,有期盼,可就是沒有后悔。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如果最終錄取的結(jié)果沒有我,我是否會后悔?后悔不該放棄到手的本校保送,選擇難度如此之高的北大?內(nèi)心深處的回答是否定的。我想,無論結(jié)果如何,我都無悔于自己能抓住這次與北大“親密接觸”的機會。當有一天我已是白發(fā)蒼蒼的時候,我都無悔于自己曾經(jīng)那樣的果敢和執(zhí)著。
也許是我的這份果敢和執(zhí)著感動了上天,10月中旬,我終于接到了北大的保研錄取通知。當拆開EMS,看到加蓋著公章的《北京大學2007年推薦免試研究生接收函》時,我感到一種充實的快樂。這一路經(jīng)歷的辛苦,承受的壓力,面對的艱難讓這份快樂變得更加真切可貴。我想,我終于用汗水和勇氣為自己的青春歲月交上了又一份令自己滿意的答卷。
在央視實習
在兩年之前,我就去電視臺做過女主播,是一檔時尚資訊類節(jié)目。錄制地用的是《影視同期聲》的棚,設備很精良,有先進的提詞器和高靈敏的話筒。其實錄制任務很簡單,一檔關于時尚電子產(chǎn)品的節(jié)目,我的串詞都是編導事先寫好的,只需要對著提詞器表情豐富語氣夸張地讀一讀而已。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關于做造型還挺復雜的,我的造型師據(jù)說是北京光線電視的王牌造型師,沈星的御用造型師。她先是對著我的清瘦大發(fā)了一通感慨,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像我這么好的臉型上鏡簡直太好看啦;第二,像我這么瘦的手臂上鏡簡直太恐怖啦。于是她動用了一切可以想到和可能實現(xiàn)的技巧來揚我所長,避我所短。先是在我臉上搽了極厚的粉底,又撲了N層粉,接著針對我熬夜復習滋生的黑眼圈進行全力補救——形形色色的干粉濕粉一齊撲將過來。然后是腮紅,唇彩,眼妝……最后到了最龐大的發(fā)型工程上。造型師看看我一頭呆板單調(diào)的長直發(fā),搖搖頭說,不如搞成一次性的錫紙燙。誰都知道一次性燙發(fā)最傷頭發(fā),這下我的一頭秀發(fā)可廢掉了。我心中暗暗叫苦。然而敬業(yè)精神還是要有的,我只能面無表情地任由造型師擺弄。眼睜睜看著她舉著碩大的螺旋狀燙板在我頭頂“風馳電掣”。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再朝鏡子中的自己一看——天哪!一頭嫵媚至極的不規(guī)則波浪無比招搖,讓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一切就緒,就要進演播間的時候,編導突然又叫住我,說我身上的淑女屋無袖吊帶連衣裙過于可愛,壓不住場,而且使我那“沒有人樣”的雙臂越發(fā)突出??墒乾F(xiàn)場又沒有別的女裝,萬般無奈,比我大不了幾歲的編導姐姐情急生智,脫下身上的中袖上衣和我作了交換。我也只能將就著以這一身怪誕的裝扮進了演播間。還好正式錄制的時候一切進行的比較順利,基本上每條我都是一次過。如此錄制了不到20分鐘,我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再抬頭朝演播間外一望,早已是夜色彌漫了。
央視二套《第一時間》節(jié)目主持人馬斌是我大二時的專業(yè)課老師,就在這時候,馬老師問我愿不愿意到《第一時間》節(jié)目組實習,我很高興地答應了。
《第一時間》分為兩個工作組:讀報組和新聞組。因為這個節(jié)目下設一個小欄目叫《馬斌讀報》,而表現(xiàn)手段相對單一的讀報類節(jié)目對編輯的要求較高,所以《馬斌讀報》有一個專門的編導組。正是他們的工作保證了高質(zhì)量的稿件。實習的第一天,《第一時間》的總制片人哈學勝老師就告訴我:他們這個節(jié)目組是央視十個“精神文明節(jié)目組”之一?!爸醒肱_的節(jié)目有300多個,可精神文明節(jié)目一共才10個。所以咱們節(jié)目組的氣氛是比較好的,大家平時也都說笑打鬧的,就跟一家人一樣!來到這兒不要緊張,咱沒那么多輩份規(guī)矩,有意見就提,有想法就講。但有一點:工作一定要做好!《第一時間》最強調(diào)執(zhí)行力!”這是哈老師在第一次見面時告訴我的,他的這番話為我勾勒出了一個朝氣活潑又不失嚴謹敬業(yè)的團隊形象。我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個團隊里努力工作,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一時間》的同事們常拿這樣一句話來調(diào)侃自己:“睡得比鬼還晚,起得比雞還早?!边@話一點不假。由于我們這個節(jié)目是在清晨7點播出,欄目的定位和宗旨又是“第一時間”,也就是說要及時地把最新近發(fā)生的東西傳達給觀眾,因此大家需要夜以繼日地工作,才能保證講新鮮出爐的資訊及時傳達出來。于是,“天天熬夜”,成了我對節(jié)目組工作狀態(tài)最初的印象。
按照帶班老師的叮囑,第一天上班我是帶著被子去的,可這被子卻幾乎沒派上什么用場。晚上8點,我準時來到梅地亞上班(我可沒寫錯,確實是“上班”而不是“下班”?。┻M樓之前,抬頭看看高高佇立的梅地亞大樓,偌大的樓上只有零零星星的幾間房間還亮著燈,其中有一間正是我們節(jié)目組的房間。那種感覺真的很悲涼啊……
在電腦前一坐下,我就開始了無休止地搜索。不僅要隨時關注有哪些報社剛剛發(fā)來的版式和稿件,要在各大網(wǎng)站上搜索實時更新的最新消息以上報選題,同時還要隨時留心我們《馬斌讀報》節(jié)目組專用的新浪郵箱,那里面會隨時地出現(xiàn)帶班主編派發(fā)給我們的已經(jīng)敲定的選題……還好本人的筆頭子算快的,讀完新聞原稿往往能馬上寫成具有讀報風格的稿件。就這樣,報選題,讀原稿,寫稿子,上交成稿……如此循環(huán)往復,第一天上班我竟獨自寫了七條稿件,占所有稿件量的三分之一!
不過,這只是量的達標。質(zhì)的方面,我的稿子卻時有被打回的情況。帶班的楊春老師幾乎對我的每條稿件都提出了或多或少的建議:“這篇應該再寫得生動一些,注意細節(jié)!”“這篇的結(jié)尾應該有句馬斌特色的點評,既要說到點子上,又不能太‘正’,搞成板起臉來說教!”“這個還不錯,字數(shù)上再壓縮一點?!薄褪窃谶@種被打回稿件,再反復琢磨的過程中,我漸漸體會到了《馬斌讀報》節(jié)目應有的語言風格,那就是導向鮮明又不失幽默,簡練鮮明且詼諧調(diào)侃。在其中,自己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鍛煉。
紅樓海選
在2006年里,我的生活中另外一個經(jīng)歷是:竟然報名參加了“紅樓夢中人”的海選。
消息一出,大家反應不一。有人全力支持,有人覺得可笑,有人大惑不解:麻寧的學不是上得好好的嗎?怎么又要進軍演藝圈了?
其實,參加這個比賽只是為了了卻自己心中多年的一段“紅樓情結(jié)”。
我從小就喜歡讀《紅樓夢》,十幾年來除了原著,紅學研究的書不知看了多少??梢哉f,對《紅樓夢》,我心底是有一份特殊的情結(jié)的。如今,正值新版電視劇《紅樓夢》重拍,要在全國范圍內(nèi)海選演員。我正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與我最心愛的名著再貼近一點。當然,也是想在比賽的過程中進一步地鍛煉自己,多一種經(jīng)歷,為自己多積累一些經(jīng)驗。
抱著這種心態(tài)我參加了鄭州賽區(qū)的比賽,參選的角色是惜春。經(jīng)過兩輪激烈的競爭,我終于進入了鄭州賽區(qū)的48強,主辦方還把我的角色調(diào)整為了林黛玉。
2006年12月24日,在別人都歡度平安夜的時候,我們林黛玉組的9名選手卻按照主辦方河南電視臺的安排,入住鄭州市龍門大酒店,開始了五天的封閉培訓。
培訓的日子是艱苦的,那些天里我們每天早上8點半集合,排練開場舞,學習表演技巧,錄制宣傳片,練習各自的才藝表演……中午往往只吃一頓盒飯,而每天忙完一切的時候往往已是深夜十一二點了。累,還在其次,最痛苦的是排練的艱難。
因為這場比賽的執(zhí)行導演FB比較擅長歌舞類的節(jié)目,因此他把比賽的重點定位在了唱歌和跳舞上。第一天見面,問過我們每個人的愛好特長之后,他大手一揮:“我建議還是唱歌跳舞!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眼球!”他還要求我們必須學會一個集體的中場舞,理由同樣是“這樣節(jié)目才好看”。
于是,我們的苦日子算是開始了。FB找來兩個專業(yè)舞蹈老師給我們排舞,說實在的,那兩個老師舞跳得不錯,思維卻有點混亂,一會兒讓我們這樣,一會兒又讓我們那樣,剛剛教完的動作突然又說不用了,很明顯是沒有事先編好動作,一邊教一邊臨時考慮的。搞得大家叫苦連天,好不容易學會的動作往往三秒鐘內(nèi)就棄之不用。尤其是我這種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更是手足無措,只能在一片混亂中茫然地學著一個很可能馬上要被斃掉的動作……
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把舞蹈學會了,我們開始學習表演。我們幾個都沒有什么表演經(jīng)驗,選好各自的本子后都挺沒底的。好在教我們表演的河南省話劇團的袁老師非常耐心,不厭其煩地為我們做示范,分析人物心理,甚至親自為我們配戲……我選擇的回目是第20回《林黛玉俏語謔嬌音》,有一段寶黛慪氣又互訴衷腸的戲,戲劇沖突比較集中,臺詞也比較多。袁老師在輔導時指出了我的缺陷,認為我的眼神“太現(xiàn)代化了”,顯得英氣有余,含蓄不足。她還為我反復示范黛玉那種滿目含情,悠悠抬眼的神態(tài),并親自扮成“寶哥哥”為我配戲……我和大家一樣,在袁老師的指導下,進步很明顯。
幾天的培訓下來,雖然很辛苦,但大家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12月29日的晚上,鄭州下起了小雪。我們決賽的時刻終于到來了。雖然已經(jīng)提前知道了比賽的結(jié)果,可當鎂光燈亮起來的時候,站在舞臺上的我還是格外激動。我的確是為了比賽付出了并且盡力做好比賽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收獲了雷鳴般的掌聲。我告訴自己,我已經(jīng)成功了。
當我站在PK臺上時,竟然有很多的觀眾為我投票,還有許多現(xiàn)場觀眾說我是他們心目中的林黛玉。那一刻我笑了,有這么多真誠而熱情的觀眾對我如此肯定和支持,雖被淘汰,我也沒有遺憾。當主持人采訪我的感受時,我真誠地說:“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很優(yōu)秀了。今晚的比賽我只把它當成一場盛宴,這場盛宴自己已經(jīng)做得很出色了,沒有絲毫的遺憾!”
比賽結(jié)束后,一位現(xiàn)場的觀眾特地跑過來對我說:“華麗的轉(zhuǎn)身非常優(yōu)雅!你沒有失??!”
我的紅樓選秀經(jīng)歷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結(jié)識了許多朋友,學習到了自己以前從未涉足的表演領域的一些技巧,充實了自己的經(jīng)歷,我感謝這次經(jīng)歷帶給自己的歷練。我想,這是一種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2006年的故事說到這里就該停筆了。面對剛剛到來的2007,我相信又會有很多精彩的日子在等著我。也許會有得意與失意,快樂與憂傷,還會有順利與坎坷,成長與感動……那個時候,又會有許多好故事等著我向你訴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