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愛照相,她不僅自己愛照相,而且還把小時候的我們“捆綁”捎帶上。因此,與小鎮(zhèn)同齡人相比,我就多了幾幀童年時期的照片,留下了帶有那個時代特色的影像。
留下來的影子都是彌足珍貴的,所以我還真的要感謝母親這一愛好?,F(xiàn)在來慢慢回憶幾個小時候的鏡頭:
鏡頭一:第一次照相。雙胞胎姐妹誰大誰小分不出來。
我和我姐姐是雙胞胎,站在一起誰大誰小連親媽也難區(qū)分。那是1951年,母親要去外地教書,我奶奶分別找了兩個奶媽寄養(yǎng)我們。9 個月大時,母親通知兩個奶媽家把我們抱到鎮(zhèn)里照“首相”。奶媽們一見面一個喊:“嫂子,你怎么來了? ”一個道:“小囡,你怎么也來了?”原來,兩個奶媽是嫡親姑嫂倆。只因交通不便,竟渾然不知幫同一家人家做事!眾人都視為稀奇事一樁,在這樣開心的氛圍里小姐倆攝下了來到這世界上的第一張照片,我還搔首弄姿了一番。 因為難以分辨誰是誰,兩人的圍兜上還繡上了各自的名字。
鏡頭二:電話機旁趕一把“時髦”
在兩歲時的照片里,我們可以看清照片里的道具是電話和鮮花,紅裙紅鞋長統(tǒng)襪。其實那時根本沒有彩色照片,上面的色彩都是照相館里的師傅給涂抹上去的。電話是那個年代尋常百姓家的遙遠夢想,而鮮花則是大眾永遠的喜愛,必擺無疑。
鏡頭三:擺進小鎮(zhèn)照相館的櫥窗。
7歲那年冬,街上時興玻璃和陶瓷圓扣子,大人小孩的罩衫(罩在棉衣外面的)都用這樣的扣子??圩踊y精美,頂上綴有金屬,有點像景泰藍。為了區(qū)分誰是誰的衣服,我和姐姐擁有了不同花樣的扣子,我姐的扣子是透明的,我的是不透明的。這張穿花衣服的照片因為布景好,還在那小鎮(zhèn)照相館櫥窗里擺放了好長一段時間呢!
鏡頭四:國慶十周年,不情愿地穿著背帶褲被母親趕著去照相。
國慶十周年紀念,我8歲。那年街上時興天藍色的背帶褲子,母親給我們倆一人做了一條,配上紫紅毛衣,挺好看不是?但我不滿意,因為覺得不洋氣,和平時小男孩穿的背帶褲沒什么兩樣,相當不滿意。但母命難違,只好不情不愿地穿上,還套上了底子硬硬的新鞋去照相。
久遠的事隨相片記錄下了我的童年,好像早忘記了,現(xiàn)在又想起來,這老照片里的故事回憶一個有趣一個,就連那生氣和不滿意現(xiàn)在想想也能品出一種別樣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