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興趣小組組長小明宣布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穿越海峽”.他接著說:“廈門港至高雄港約300千米,假定該航線上均勻地分布著A、B、C、D四個小島,各個小島之間相距60千米.名為‘小島’,實際上只是一些礁石而已,不過,各個小島上都有個可供歇腳的古堡.有一個旅行家想乘坐小船沿該航線穿越海峽,小船只能承載這個旅行家和他隨身攜帶的三天口糧,而且小船每天最多只能走60千米.請大家想一想,這個旅行家需要多少天才能穿越海峽,到達高雄港?當(dāng)然假定在這段時間內(nèi),沒有風(fēng)浪等意外事件發(fā)生.”
小明話音剛落,心直口快的小芳便搶著說:“我覺得旅行家的旅行有風(fēng)險,若沒有制訂一個完善的計劃,可能就會斷糧,更甭想到達彼岸!”
小剛也搶著說:“我們不妨用倒推法來試試看:我覺得在D島應(yīng)儲存一天的口糧,以確保最后一天到達高雄港;同樣,在C島應(yīng)儲存兩天的口糧.”
未等小剛說完,性急的小婷便急忙說道:“在B島應(yīng)儲存三天的口糧,而在A島應(yīng)儲存四天的口糧.”
小婷話音剛落,小明便提醒她:“旅行家若攜帶四天的口糧,小船就要沉沒,因而從A島到B島不可能攜帶四天的口糧,即不可能是單程的旅行,所以在A島儲存四天的口糧是不夠的.”
小嚴也加入了討論:“我看在B島要儲存三天的口糧,在A島就非得要儲存六天的口糧不可!為什么呢?你想想,第一天從A島到B島,旅行家?guī)ё吡巳炜诩Z,途中消耗一天口糧,留一天口糧儲存在B島,從B島返回A島,消耗一天口糧;第二次從A島到B島,又帶走三天口糧,途中消耗一天口糧,剩余的兩天口糧儲存在B島,這樣B島就儲存了三天口糧.”
這時,心直口快的小芳又搶著說:“按小嚴的計劃,從A島到B島花三天的時間,而從B島到C島,從C島到D島,從D島到高雄港各要花一天的時間,這樣從A島到高雄港就要花六天的時間.”
一聲不響的小娜突然搶著說:“在A島要儲存六天的口糧,那么在廈門港與A島之間要往返幾次呢?”
小亮是本班的“數(shù)學(xué)通”,說話帶有權(quán)威性.他說:“我們可以這樣來想:第一天到第八天,這個旅行家在廈門港與A島之間作了四次來回旅行,每次出發(fā)時,他都帶走了三天口糧,四次帶走十二天口糧,除去途中消耗八天的口糧,他在A島儲存了四天口糧.”
未等小亮說完,性急的小婷興奮地喊道:“第九天旅行家又帶走了三天口糧從廈門港至A島,除去途中消耗一天的口糧,又在A島儲存了兩天的口糧,使A島的存糧有六天之多.”
小嚴也興奮地說:“現(xiàn)在問題已有答案:從廈門港到A島要花九天的時間,而從A島到高雄港要花六天的時間,所以這個旅行家要花十五天的時間才能穿越海峽到達高雄港.”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組長小明在小結(jié)時以此與大家共勉.
責(zé)任編輯,沈紅艷bbshy@e17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