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守忠
如果你留意,你會發(fā)現(xiàn)動物喜歡玩耍??墒?,動物玩耍不僅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還常常充滿危險,甚至可能致命。既然如此,動物為什么還要冒險去玩耍呢?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玩耍對于動物生存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食物和睡眠。
在科教片《動物世界》中你或許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年輕的野山羊一邊跳,一邊扭動著身軀,似乎有意要展現(xiàn)它優(yōu)美的軀體;在白茫茫的北極地區(qū),狼在雪地里歡快地相互追逐;在北美山區(qū),一只美洲虎幼崽緊跟在母親后面蹦蹦跳跳地走出洞穴,不時跑到母虎前面,用爪子輕輕拍擊著母親的鼻子;一群獼猴吃飽后,興高采烈地做著后空翻動作;一只黃鶯站在樹枝上,將石子丟進樹下的一個玻璃缸里,石子撞擊玻璃發(fā)出的叮當聲似乎讓它感到很開心……
看到這些場景,你會毫不猶豫地作出判斷:動物們在玩耍。沒錯,動物們的確在玩耍!然而,動物為什么要玩耍?它們?yōu)槭裁匆ㄙM大量時間和能量做這種毫無目的的無聊的事情呢?科學家們對此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在他們看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從出生起就開始為生存而苦苦掙扎,它們的一切活動都應圍繞著吃、生長和生育這些目的展開。那么,它們?yōu)槭裁催€要耗費寶貴的能量做這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活動呢?
玩耍不僅消耗能量,而且還常常是危險的。動物們玩耍時經(jīng)常會摔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的,有時還會折斷骨頭,拉傷肌肉。在對一群西伯利亞野山羊進行的跟蹤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超過1/3的個體在玩耍時受到嚴重傷害,從而導致跛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致命傷,因為受傷后很容易被食肉動物追上。動物們玩耍時常常神情專注,以至于完全忘記了危險。一項研究表明,海豹死亡原因的80%是由于幼海豹玩耍時沒有看見食肉動物正在逼近它們。
既然如此,動物為什么還要冒險玩耍呢?許多科學家認為,玩耍是動物的一項重要活動,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食物和睡眠。
[為成年做好準備]
科學家相信,動物玩耍是在學習它們以后生活所必需的生存技能。不同的動物種類有不同的玩耍方式。狼、獅子和熊之類的食肉動物玩耍時經(jīng)常練習潛近、突襲、撕咬和觀察等動作。它們長大后,在追逐、捕捉和殺死獵物過程中,這些技能將會不斷得到提高。我們經(jīng)??匆妱游飯@中的狼崽追逐自己的尾巴,并時不時地咬一下,狼崽實際上是在練習它日后作為一個殺手的本領。
麋鹿、鹿和羚羊等食草動物則是另一種玩法。它們毫無規(guī)律地沖跑,野性十足地跳向空中,同時做著扭曲、轉(zhuǎn)向和旋轉(zhuǎn)等動作。它們實際上是在練習逃生技巧,以免日后成為食肉動物的口中餐。
在許多動物種類中,雄性與雌性的玩耍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它們成年后所起的作用不同。一般來說,雄性動物比雌性動物更具侵略性。雄野山羊羔要比雌野山羊羔玩得更粗野一些,前者經(jīng)常玩相互攻擊和用頭抵撞的游戲,為它們成年后爭奪配偶進行演練。
雌性短尾猿幼猴在大部分時間里玩整理皮毛的游戲,這些都是做媽媽必須掌握的技能。而雄性幼猴則更喜歡格斗、摔跤、從高枝上向下跳和相互追逐等游戲,為將來抵御侵略和保護整個族群做好準備。
斑鬣狗是一種性角色反轉(zhuǎn)的哺乳動物。一般來說,成年雌狗比雄狗長得更大,更強壯,更具攻擊性。成年雌狗的任務是保護整個幫群不受侵略,因此雌性幼狗玩的就是打斗游戲。
[危險游戲]
動物除了要為成年后擔任的角色做好準備外,它們還要進行一些特殊訓練以應對今后可能發(fā)生的“不可預知事件”。動物在玩耍中不僅要了解周圍的世界,而且還要了解自身的生理極限。它們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極限進行測試,體驗突發(fā)事件,這就是動物為什么喜歡玩危險游戲的原因。
對西伯利亞野山羊的研究表明,雖然它們棲息的地方地勢平坦,長滿青草,既愜意又安全,是可供嬉戲的場所,但山羊羔還是喜歡在那些地勢陡峭、巖石密布的地方玩耍,盡管在這里嬉鬧極易讓自己受傷。那么,它們?yōu)槭裁聪矚g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呢?
科學家認為,這種玩耍行為有助于培養(yǎng)野山羊的靈活性和機動能力,以應對不可預知或無法控制的突發(fā)事件。比如,在遭到食肉動物的突然攻擊時,毫無準備的羊群往往會秩序大亂,有的山羊可能會被擠倒、絆倒,或沖進別的羊群中。但是,如果曾經(jīng)玩過這樣的游戲,它們很快就能重新站穩(wěn)腳跟,不會因一時失足而釀成大錯。
[融洽關系]
動物們還通過玩耍來學習如何與同伴們進行聯(lián)絡,如何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融洽相處,這實在是關系到它們生死的大問題。草原狼幼崽雖然只用一到兩成時間來玩耍,但如果它們不玩耍了,不再與其他伙伴交往了,它們一般就會離開群體,而一旦離開群體,它們大多無法生存,死亡率超過60%。
動物用什么辦法尋找玩伴呢?盡管它們不會說話,但它們?nèi)阅苎埖酵姘椤O窭?、狐、草原狼、豺這樣的犬科動物,它們在邀請玩伴時常常會做一種屈體游戲:將前肢蜷縮起來,屁股撅得老高,不停地搖動尾巴,發(fā)出一連串吠叫聲。
貓、狗和熊邀請伙伴的方法是玩虛張聲勢的掌擊游戲。它們以一種松弛方式拍擊伙伴。在拍擊時,貓的腳爪會縮進去,熊會調(diào)整爪子的擊打角度,以免傷到對方。
快速逼近,然后迅速撤退,這是邀請伙伴玩追逐游戲。此時動物會忽左忽右地做各種機動動作,而且為了讓伙伴對它感興趣,它會放松四肢,嬉戲著靠近對方,此時它的身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可伸縮的橡皮帶。這種動作實際上是一種動物語言,相當于在說,“來,與我一起玩!”
耍鬧期間,動物們會不斷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使游戲能繼續(xù)下去。如果一只動物玩得過于粗野,游戲就會立刻終止。動物們?yōu)榱送娴酶吲d,常常會反轉(zhuǎn)角色,比如一只身強力壯或處于統(tǒng)治地位的動物四爪朝天地躺在地上,假扮下屬,而一只體弱的、處于從屬地位的動物則扮作它的“上司”。
[蒂瓜克和埃迪]
剛出生的北極熊幼崽不足1千克,而且又聾又瞎,在出生后的頭一個月里,它們除了吃奶,就是睡覺,什么都不能干。但是,當它們長到稍大一點后,母親就開始教它們怎樣玩耍了。蒂瓜克是芝加哥伯利克費爾德動物園的一頭雌性小北極熊,出生沒幾天就被母親拋棄了。動物管理員知道,蒂瓜克如果不能學會玩耍和如何與其他同伴交往,它將來就不會擁有自己的家庭。但是,怎樣才能教會一只年齡僅一歲的北極熊玩耍呢?管理員決定給它找一個年齡相仿、體重大致相同的小朋友。
埃迪是一只來自加拿大加町動物園的雄性小北極熊,喜歡玩耍,看上去非常適合作蒂瓜克的玩伴。埃迪是由母親撫養(yǎng)大的,知道怎樣玩耍。于是,管理員將它們兩個撮合到了一起。
起初,蒂瓜克和埃迪分別居住在兩個相鄰的洞穴里。管理員每周給它們調(diào)換一次生活區(qū)域,以便讓它們熟悉對方的氣味。兩個月后,當它們最終臉對臉相遇時,埃迪想邀請蒂瓜克玩耍,但蒂瓜克卻不予理睬。埃迪為了討好蒂瓜克,送給它很多玩具,從圓球、飛盤到提桶、套圈,不下十幾樣,但蒂瓜克對這些東西絲毫不感興趣。
管理員非常擔心,但埃迪并沒有放棄。它邀請蒂瓜克與它一起玩弓身游戲,但蒂瓜克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最后,蒂瓜克跑向埃迪,與它一起玩起了追逐游戲。它跟在埃迪后面疾跑,它們忘情地玩耍著。到埃迪該回家的時候了,蒂瓜克仍戀戀不舍地跟在它的后面。最后,蒂瓜克與埃迪一起回到了埃迪的洞穴中。
動物相互之間經(jīng)常玩咬、擊打和拍屁股等游戲,但動作并不粗野。雖然它們玩格斗游戲,但目的并不是為了受傷或傷害玩伴,它們只是為了玩而玩,并不在乎誰贏誰輸。
[“大腦的食物”]
研究表明,動物的智商越高,它們玩的時間就越長。大象的玩耍時間大于馬,黑猩猩的玩耍時間大于短尾猿,狼比兔子玩得多,鸚鵡的玩耍時間更是超過了鴨子和麻雀。聰明動物不僅玩耍的時間長,玩耍方式也更加復雜,更具創(chuàng)造性。當然,最會玩的動物當屬黑猩猩和我們?nèi)祟悺?/p>
這是否意味著玩耍有助于大腦發(fā)育呢?科學家發(fā)現(xiàn),情況的確如此。玩耍對大腦的鍛煉就像舉重鍛煉肌肉一樣??茖W家甚至將玩耍稱為“大腦的食物”。
有科學家研究過袋鼠、樹袋熊和袋熊等有袋動物的腦容量與玩耍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喜歡玩耍的有袋動物的腦容量要高于不喜歡玩耍的動物??茖W家在澳大利亞觀察袋熊的頭抵游戲、袋鼠的拳擊游戲和袋獾的摔跤游戲,最后得出結論,喜歡玩耍的動物不僅顯得更為活潑、有趣,而且它們的大腦也更加發(fā)達。
玩耍是如何促進大腦發(fā)育的呢?科學家認為,剛出生的動物,其大腦中的神經(jīng)細胞之間的連接常常會過剩,如果這些“多余”的連接不被使用,它們就會消失。動物玩耍時會使用更多的連接通路,久而久之,其大腦中就會建立起新的神經(jīng)連接路徑。在玩耍刺激下,大腦會隨著動物身體的生長得到改善。
有袋動物的腦容量會隨著睡眠的增加而減少,“如果你老打瞌睡,你就會變傻?!睒浯芤惶煲?0個小時,它們玩得很少,因此腦容量也很小。
即使是動物,所有的玩耍活動都要以相互信任和充分合作作為基礎,而欺騙在玩耍中是不會被原諒的。如果一只動物老是在欺騙別人,其他動物就不會與它玩了。動物玩耍有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如果一只動物邀請另一只動物玩耍,對方表示同意,它們就會制定一個君子協(xié)定,相當于說:“如果你愿意與我玩,我就愿意與你玩。我不會傷害你。我不會咬你的眼睛。我不會打你太重。我不會試圖控制你?!眲游锏耐嫠P盘柗浅G逦?。如果一只動物違反了協(xié)定,它就很難再找到玩伴了。玩耍對于動物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可以說不會玩的動物將來很可能短命。
過去,大部分行為學家認為,只有人類才有判斷正確與錯誤的能力?,F(xiàn)在,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動物實際上也有公平感和正義感。遵守規(guī)則的玩耍活動使它們更能適應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公平玩耍有助于非人類動物活得更長、更成功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