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輪椅,體驗無拘無束的零重力飄浮——2007年4月26日,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終于邁開了他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在飛行結(jié)束后,霍金用他標志性電子合成嗓音說:“感覺太奇妙了……我可以一直這樣飛下去。”當然,霍金的目標不會止于零重力飛行,他的目標是挺進太空?!盎艚鹨惨翁铡薄钊瞬豢伤甲h的新聞,引發(fā)了“太空旅游”這一話題的再度升溫。
新聞熱點:霍金也要游太空
霍金目前是劍橋大學教授。他21歲時被確診患上肌肉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當時醫(yī)生認為他最多只能活一兩年,但他頑強地活到了今天,并一直從事對黑洞、時空和“大爆炸”等理論的研究,撰寫出暢銷全球的著作《時間簡史》。
今天的霍金完全靠輪椅行動,而且要借助電腦和聲音合成器才能表述思想,但他卻對未來充滿樂觀。他表示:“兩年后我將從劍橋大學退休,但是我不會停止自己的工作。我計劃再寫兩本書,一本是兒童讀物《喬治打開宇宙的秘密鑰匙》,另一本是科學哲學讀物《偉大的設計》。”
霍金打算乘坐的飛船將首先從位于15.2公里高空的“母船”上發(fā)射,一路攀升,到達大約110公里的大氣層邊緣,飛行時間約2.5小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多公里。最后,飛船穿過大氣層返回地球,結(jié)束太空旅行。
雖然霍金自己雄心勃勃,對“太空游”充滿信心,但專業(yè)人士卻擔憂他對這次航程能否吃得消,他們認為全身癱瘓的霍金的“太空游”將面臨重重困難。首先,他要過“零重力飛行試驗關(guān)”。進行零重力試驗時,飛機要完成好幾次拋物線飛行,讓乘客在短時間內(nèi)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連一些經(jīng)過訓練的正常人對這種飛行狀態(tài)都難以忍受,身體極度虛弱的霍金能適應得了這樣的環(huán)境么?其次,即使在正常情況下,霍金也不得不終日坐在輪椅中,而且必須時刻由女護士照顧,因此他幾乎沒有接受必要的太空飛行訓練的機會。最后,就算他熬過了“零重力飛行試驗關(guān)”,正式上天后,狹小的飛船艙也不允許他把輪椅和隨身護士帶上飛船。
面對眾多難以克服的困難,霍金為什么仍然決定要去太空旅游?因為太空實在太誘人了。去太空旅游其實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夢想。
2007年4月26日,現(xiàn)年65歲的霍金終于跨出了他邁向太空的第一步——乘飛機體驗零重力。他乘坐經(jīng)過特別改裝的“重力一號”飛機前往大西洋上空,在那里,飛機從10公里的高空急速俯沖到距離地面2400米處,使他在25秒鐘內(nèi)像宇航員一樣在失重飛行狀態(tài)下體驗到了飄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