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具有明顯的生理休眠期,在收獲后便進入深度休眠狀態(tài)。其休眠期一般為1.5~2.5個月,休眠期過后,遇到高溫高濕條件,養(yǎng)分轉(zhuǎn)移到生長點,鱗莖發(fā)軟中空,洋蔥便會萌芽生長,品質(zhì)下降,乃至不堪食用。所以,延長洋蔥的休眠狀態(tài),阻止其萌芽,是洋蔥貯藏的關鍵。洋蔥的種類很多,含水多、辣味淡的品種耐貯性較差,不適于長期貯藏; 扁圓形洋蔥和中熟或晚熟的黃皮種類品質(zhì)較好,耐貯藏。
一、藥劑貯藏。通常采用馬來酰肼(簡稱MH ,又稱抑芽丹,學名順丁烯二酸酰肼。)抑制發(fā)芽。具體方法是:在收獲前1~3星期,噴灑藥劑。應注意在噴灑前后3~5天不要灌水。噴灑濃度依劑量而定,噴灑后8小時內(nèi)若遇雨需重噴。
二、氣調(diào)貯藏。采用快速降氧和自然降氧貯藏??焖俳笛踬A藏氣體控制在:氧氣1%~3%,二氧化碳10%~15%;自然降氧貯藏則將晾干的蔥頭裝筐,在蔭棚內(nèi)碼垛,每垛500~1000千克,用塑料帳封閉,自然降氧,以維持氧氣在3%~6%,二氧化碳8%~12%。氣調(diào)貯藏過程中,一般每隔2~3天通入氯丙球膽300毫升,以抑制霉菌繁殖,并用無水氯化鈣吸濕。
三、鮮洋蔥的貯藏。在高燥向陽處,將采后的洋蔥莖葉朝上,蔥頭向下排列,每排莖葉正好蓋在前排蔥頭上,可防曬頭。2~3天翻1次,一般曬4~6天至葉片發(fā)黃、發(fā)軟能編辮時即可。在晾曬過程中要防雨淋及晾曬過度,避免葉片發(fā)脆折斷,之后編辮,以長80厘米、重約5千克左右1辮為宜,編后再把辮攤在地上晾曬5~6天,至蔥葉全部退色,蔥頭充分干燥為止。曬辮后的洋蔥即可長期貯藏,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處,先鋪一層秸稈隔潮,然后將蔥頭一掛一掛堆至高1.5米左右。最后,在頂部蓋3~4層草簾,四周也要用二層草簾圍好,并用繩子扎緊。(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商業(yè)園區(qū)119號 沈 瑞 郵編:27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