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養(yǎng)軒
欄目主持
王宜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資深營養(yǎng)師,食品營養(yǎng)學專家,中國烹飪協(xié)會營養(yǎng)美食委員會理事,西餐委員會營養(yǎng)顧問。曾擔任中國國家乒乓球隊出征雅典營養(yǎng)指導,法國博古斯世界金獎烹飪大賽中國國家代表隊首席營養(yǎng)專家,中央電視臺烹飪擂臺賽首席營養(yǎng)評委,曾多次作為營養(yǎng)專家代表中國赴歐洲進行營養(yǎng)學術交流和指導。
春風起野菜香
主持人的話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飲食養(yǎng)生調攝也是如此。而春天食養(yǎng)少不了田間那鮮嫩的野菜。
◇ 苦菜
苦菜又稱苦苣、敗醬等。有紅莖、白莖兩種。苦菜莖中空而脆,折斷后可見白汁。
苦菜味苦,性寒,無毒,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膿之功效,新鮮或曬干的都可食用。
春季食用苦菜,可清熱解毒,祛一冬之內熱,所以,老百姓常用其為孩子們清內熱,增強體質。
苦菜又能主治五臟邪氣、厭食胃痛。經(jīng)常服用能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增強體力。
因苦菜性寒,可清熱解毒,故可治腹瀉及惡瘡等疾病。據(jù)報道,苦菜除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咽炎、闌尾炎外,還有抗腫瘤作用。
◇ 苜蓿
苜蓿結圓扁形的小莢,莢內有像米粒的籽,可以做飯,也可以釀酒。
苜蓿味苦、澀,性平,無毒。有清熱利濕,利大小腸,安中調脾胃的作用,能祛脾胃間的邪熱氣,祛小腸各種熱毒??梢蚤L期食用,還能輕身健體。春天,苜蓿嫩苗還可作為蔬菜直接食用,鮮嫩可口。
◇ 馬齒莧
又叫長命菜。在田園野外都有生長。葉子很小,呈對稱性。它的苗可煮熟曬干食用,也可洗凈過水涼拌。
馬齒莧味酸,性寒,無毒,有黏性。研究發(fā)現(xiàn),它含有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多量鉀鹽以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粗纖維等。民間常用其做菜食用。
飲用馬齒莧汁,可以治反胃和各種淋證,還可以治口唇面部瘡皰。馬齒莧煮粥,可治痢疾及腹部疼痛,常作為細菌性痢疾的輔助治療。此外,馬齒莧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脾胃虛寒而致慢性泄瀉者忌食。
◇ 莧菜
又叫紫莧菜、青香菜。
莧菜味甘,性涼,清熱明目,止痢解毒。有青、紅兩種,青者清熱止痢,紅者清熱涼血而散淤。
據(jù)研究,莧菜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C、煙酸、甜菜堿等,此外,還含有鉀、鈣、鎂、鐵、鈉等。其鈣、鐵的含量是蔬菜中較高的,故適用于缺鈣及貧血者。由于莧菜性寒而滑,故脾胃虛寒、慢性腹瀉者不宜食用。
◇ 刺兒菜
刺兒菜又叫小薊、薊薊菜。刺兒菜生長在路旁、溝岸、田間。洗凈后,可蘸醬生食。
刺兒菜味甘、苦,性微寒,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刺兒菜干燥后入藥,主要功效為涼血止血,適用于急性傳染性肝炎、高血壓及出血患者。據(jù)報道,刺兒菜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結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但體虛胃弱者慎用。
◇ 甘草
甘草在春秋季采挖,其味甘,性平,無毒,能補脾、益氣,適宜脾胃氣虛證、臟躁證;還能潤肺止咳,適宜氣喘證;也能清熱解毒,適宜癰疽瘡毒、咽喉腫痛等,以及食物、藥物、農藥中毒。其緩和的藥性能調和百藥。
烹調竅門炒苜蓿嫩苗時,要用旺火,且加酒,才能炒出鮮美味香。馬齒莧吃時加蒜調和較好。
選購竅門馬齒莧節(jié)葉間呈白灰色、株小質嫩、葉多色青綠色者為佳品。
嚼得野菜香,治病也有方
◇ 馬齒莧粥
原料及方法:馬齒莧30克(鮮品5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
功效:清熱,止痢。
適用人群:細菌性痢疾和腸炎患者。
◇ 莧菜粥
原料及方法:新鮮的莧菜150克,粳米100克,鹽少許。煮成粥。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
適用人群: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及咽喉炎患者。
◇ 素炒莧菜
原料及方法:莧菜250克,洗凈炒熟。
功效:清熱明目,利咽喉。
適用人群: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患者。
◇ 薺菜茶
原料及方法:鮮薺菜100克,洗凈,水煎,代茶飲。
功效:利小便。
適用人群:小便不通患者。
◇ 苦菜大棗湯
原料及方法:苦菜250克,大棗15個,水煎,飲湯。
功效:清熱化痰。
適用人群: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 刺兒菜藕
原料及方法:刺兒菜50克,煮湯,加蜂蜜和生藕汁。
功效:涼血止血。
適用人群:口干患者。
◇ 芍藥甘草湯
原料及方法:甘草5克,芍藥50克,煮湯飲。
功效:調理氣血。
適用人群:脾虛體弱貧血患者。
◇ 甘草銀花野菊花湯
原料及方法:甘草5克,金銀花50克,野菊花50克,三者煮湯,飲湯汁。
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人群:癰腫瘡毒患者。
薺菜豆腐羹
原料:薺菜150克,嫩豆腐250克,胡蘿卜25克,青筍25克,香菇25克,熟竹筍25克,水面筋50克。
調料:鹽、麻油、濕淀粉、花生油、鮮湯、姜末、蔥末。
制作方法:(1)將上述食材洗凈分別切丁,薺菜洗凈,切細末。(2)炒鍋加油至七成熱,加入切好的菜丁和菜末,再添鮮湯,炒片刻后加入調料,用濕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降壓止血。
點評:
薺菜又名地菜、清明菜。因其莖能避蚊子和飛蛾,故又叫護生菜。
薺菜味甘,性溫,無毒,能利肝和中,補虛健脾,益五臟,有清熱解毒、止血明目的作用,故對有內熱者甚宜。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薺菜具有止血、降低血壓的作用,可治療乳糜尿、腎炎水腫、胃炎、腸炎,也可治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等眼科疾病。
薺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鉀、鈉、鈣、磷、鐵、錳、胡蘿卜素及多種維生素,葉綠素和纖維素的含量也很豐富。由于薺菜含有10多種氨基酸,故其味鮮美,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故薺菜豆腐羹具有清熱利水、降壓止血的功效。特別適用于內熱口苦、高血壓、冠心病及便血、尿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