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讀書這么枯燥,不如棄文從商,去學校門口擺個沒執(zhí)照的攤兒,沒準一個月也掙它個千把塊,行行出狀元嘛。正當我美滋滋地在朋友范圍內尋覓合作伙伴時,老談從門口緩緩踱進。我一下子像從夢中驚醒:我也是讀圣賢書之輩啊,豈能如此喪志?遂取消了進貨、包裝等更進一步的策劃,拿起日記本,胡亂涂了起來。
看到過很多我們長輩的文字,記載那些連遭災荒食不果腹啃草皮樹根的日子。再想想自己,真的有一種幸福生活得來不易的感覺。于是,我決定了,穿過校門口那條小吃小巷的時候,絕不吝惜袋里的人民幣,想吃就吃——這樣才不會愧對我們尊敬的祖輩們!
燒烤的味道一走上人行道就可以聞到,燒餅、粥、小炒土豆的鮮香隨之一起襲來,哦,對!還有菠蘿!怎么樣?“唇唇”欲動了吧?我才說說就讓你“飛流直下三千尺”啦?你想想,我每天從那條道兒回家,一天就是6次,難怪最近又胖了……
如果要像政治老師說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那么,我在那些琳瑯的小吃背后,看到的是一種幸福恬然的生活。
高二剛開學的時候,死黨向我強力推薦了一種我以前一直認為很土氣的小吃——泡菜。那天跑去,沒想到人還好多。很多透明的壇罐,泡著白蘿卜、白菜、萵苣等蔬菜。叫麻利的老板來上一袋,只見他手上那只瓢不停轉動,拌著各種調料,送到手里時,已是色香味俱全。我小心翼翼地放進嘴里,味道甜中帶酸咸,挺可口的,于是常買,但真正喜愛的是和死黨分享時的明朗心情。
后來真正地遇見了我的心愛——爆米花。甜津津的,香噴噴的,脆嘣嘣的,熱騰騰的,還加上黃澄澄的外表,剛用高壓鍋送出來時,再擱那么一小會兒,味道最合我意。爆米花入口即化,香味頓時彌漫了整張嘴,一直延伸到心底。冬天挺冷,心頭卻滿是暖意和甜蜜。老媽一直費解我為什么在回家的路上即使下大雨也雷打不動地買一袋,其實我僅僅是喜歡那種甜絲絲的溫暖。
再后來一種袖珍蛋糕進入我的世界。用雞蛋和面粉作原料,在一個上面嵌著大小相同圓孔的平底鍋煎幾分鐘就好了。在那些攤攤里面,這應該算是最清潔衛(wèi)生的了。小蛋糕又方便又營養(yǎng),一下子征服了好多小女生的心,當然也包括我??蛇@也麻煩,吃的人多了,一個平底鍋忙不過來,我們就只好等。在等的過程中垂涎欲滴,在等的過程中遺忘焦急。等冒著香氣的蛋糕入口,滿心歡喜,可是不到一分鐘就吃光。但是余味無窮,下次還會去等。正如小蛋糕本身的酥軟,教會了我一種平和不慍的態(tài)度。
對于粥攤的記憶特別深刻,是因為有一段特殊的經歷。那時我正式加入了“牙套一族”,整天疼得哼哼唧唧,什么也吃不了,吃不下,而終日不離不棄的是粥。所以現(xiàn)在可以吃很多東西的時候,仍然迷戀粥的恬淡、美味。每當那對老板夫婦把一杯清爽的粥送到手中時,心中總會想起那些疼痛難耐的日子,同時堅定不移地相信著——一切都會過去,面包總會有的,情況沒有那么糟糕。
以上都是小女子的唧唧歪歪,不經之談。希望小攤主兒們能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把小攤兒搞得更衛(wèi)生,更有誘惑力。也相信,我們可以在這個時代想吃就吃,一直一直一直幸福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