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是一部立志感動全世界的韓國電影。在統(tǒng)領了亞洲市場之后,韓國人再一次把眼光放到全球,誓要把已成定勢,甚至部分走向偏途的韓國電影,引上世界一流電影的軌道上來。于是,他們動用了處于韓流風暴中心的演員和煽情編劇,邀請了具有大將之風的香港編導團體,再整體移師歐洲,讓阿姆斯特丹的明媚陽光與一流制作班底添抹顏色,共同孕育出雛菊花的清新芬芳。無可否認,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但是電影觀念的差異、水平的參差,以及戰(zhàn)線的擴展,也讓《雛菊》的嘗試顯現(xiàn)出青澀的面容。
如雛菊花心的黃色字幕,在銀幕上漸次流轉。它們的閃現(xiàn)與隱沒,似乎預示著人世間的分分合合,于是,韓國電影的愛情故事又一次在等待中開始。25歲的惠英奔跑到屋檐下避雨,獨白講述著自己的生活狀況與隱隱期待。在雨中幻想著25歲的初戀,總讓人覺得膩味和有裝嫩的嫌疑。幸好選擇了全智賢,她的清新自然,可以讓觀眾勉強咽下這一塊如哽在喉的骨刺。等到骨刺消化在了胃液中,獨自等待的惠英終于開始了她的初戀。這一場平和的愛情角逐,由惠英的眼睛引出,孵演成了三個主人公各自的愛情講述。于是我們看到,人生的等待與聚合分離,都在冥冥之中徘徊上演著。編導的限知設置,調足了觀眾的胃口,并在不斷的劇情揭示中,讓觀眾深信,愛情和生命一樣,都是擦肩而過和不停流轉的。這就讓《雛菊》像慣有的韓國愛情電影一樣,穿上了浪漫和神秘的外衣。
鄭宇四點十五分的神秘出現(xiàn),古董店收到的匿名雛菊花,鄉(xiāng)間小橋的兀然??浚伎梢宰屓烁械綈矍橹械慕z絲難測的甜蜜。但可惜的是,這份甜蜜的似曾相識,總讓人有種遭人咀嚼過的感覺,老練的觀眾甚至可以在這些蛛絲馬跡中臆測到情節(jié)的大致走向。程式化的劇情設置,不能不說是編導的悲哀。
韓國愛情電影的耐人尋味處,恰在于細節(jié)的設置?;貞浛催^的韓國電影,首先憶起的大概都是一些經(jīng)久不衰的愛情小段子。一部溫情而綿綿的韓國電影,就是一張層層疊疊、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細節(jié)不斷累積起來的巨大網(wǎng)絡。這種由小處著眼的愛情故事,是令人信服,也是深植人心的。郭在容,便是一個典型的、擅于運用小道具和環(huán)境氛圍,來營造愛情感覺的韓流編劇?!段业囊靶U女友》中,象征愛情的繁茂的大樹,以及深埋樹下的愛情誓言,已成為被引用的經(jīng)典?!峨r菊》的一開始,梯級鏡式逐漸鎖定了一棵繁茂的大樹,讓人以為又會是一段樹陰下的愛情。但劉偉強的鏡頭一轉,緩慢推進間,獨木小橋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出現(xiàn),于是片中一個典型的愛情場所被固定下來。郭在容總是不慌不忙地,以從容的姿態(tài)娓娓道來又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隨著故事的展開,細節(jié)之美的堆砌也有序地進行著。我們聽到了屋檐下的獨白,看到了雛菊綻放的輕盈,追隨到了人物的相遇,也體味到主人公在獨自等待與窺視中的美麗哀愁。殺手樸義在廣場房間內(nèi)的愛情等待,雖然老套,卻也有種愛情敘述中難得的平心靜氣的溫和。郭在容的愛情故事需要一個很大的空間,這樣才能承載他對愛情一貫的繁復遐想。
可惜的是,身為編導的劉偉強是一個崇尚速度與劇烈撞擊的人,他的人物情感是速度與激情下的瞬現(xiàn),充滿著力量與果斷的態(tài)度。于是,溫和消融在了速度中,而張力撞擊又被委婉地拖入了湯湯水水的泥沼。鄭宇的愛情敘述夾在惠英和樸義中間,成了風格迥異的自說自話,它們沒有一氣呵成的連貫,而到處印著劉偉強與郭在容意趣分裂的痕跡。最終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是敘述的匆匆忙忙,致使緊接著的槍戰(zhàn)場面顯得操之過急。
力量的爆發(fā)與溫婉的敘事,本來可以成為一種成功的互補形式,使得整部電影做到張弛有度?!峨r菊》中也不乏這樣的成功例子。比如,惠英與樸義第一次在餐廳中吃飯,樸義的中途離開勾起了惠英的思緒。略帶感傷的獨白之后,音樂與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使故事迅速地轉入了樸義的殺手行為中。力量與速度的對比,使其成為一段精彩的插曲。但創(chuàng)作群體意趣的差異,也僅能讓它成為絕唱。在影片的大部分篇幅中,郭在容與劉偉強的風格是涇渭分明的,這就使人物在展現(xiàn)多面性的同時卻難以融合為一體,也使劇情成為生硬的拼湊而流于一般。影片的結尾處,樸義獨自來到曹老板處為惠英報仇。鏡頭語言,畫面風格,背景音樂,以及剪輯處理,無一不是劉氏《無間道》的翻版,單就獨立段落的精彩程度來說,是無庸質疑的。但是,它就像一個生硬的蛇足一樣,硬插進郭在容的悲情故事中,讓好端端的愛情結尾也無情地斷裂開去。劉偉強的大家閨秀風,與郭在容的小家碧玉情,在努力融合了一小時五十五分鐘之后,也只能遺憾地畫上了終止符。
韓國愛情電影的主人公在等待中開始艱難旅程,也始終難逃生命逝去的結局。在韓國人的觀念中,似乎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潸然落淚。可是對照思考《雛菊》編導在片中恭然致敬的王家衛(wèi)和金基德,《雛菊》要洗去青澀,真正成為世界級的一流電影,也許還要稍待時日。
[責編/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