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7、8月學校開學前,新華書店都在為保證學生課前到書忙碌,新書供應前,上期賬未結清,7月份催收教材款成了不少新華書店忙于供書之余頭疼犯愁的事。據悉,中小學校拖欠、挪用教材款的現象已極為普遍,甚至在個別地區(qū)呈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日前,福建省新華書店的一位業(yè)內人士為此開出了一劑良方,現刊登以供參考。
有關資料顯示,福建全省新華書店系統(tǒng)被欠金額逐年遞增,2000年~2002年年末金額分別為:168.75萬元,329.34萬元,4178.33萬元;截止到2005年11月30日,福建新華發(fā)行(集團)公司調查統(tǒng)計,全省被挪用教材款飆升到19131.12萬元,比2002年同期調查統(tǒng)計數驟增12230.82萬元,增幅高達142.16%,財務風險凸顯。造成新華書店應收教材款被拖欠、挪用的主要原因有三條:⑴制度約束機制缺失,學校“誠信”滑坡,不遵守教育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頒布的相關規(guī)定。⑵一些媒體在缺乏對客觀事實深入了解的情況下片面宣傳報道,把新華書店發(fā)行教材的社會分工說成是“行政壟斷”,“是新華書店的‘利潤奶牛’”,由此產生社會偏見。⑶在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新華書店的支持力度有所弱化的情況下,加之新華書店風險意識不強,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內部管理上的脫節(jié)和失控。
上述三方面因素引發(fā)學校欠款發(fā)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令新華書店積重難返。如何遏制教材欠款蔓延之風,杜絕財務危機,筆者提供下列措施以供參考:
一、健全有效機制 防范壞賬風險
首當其沖的,是有效機制的建立。這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⑴建立責任鮮明的催欠責任機構。借鑒成功企業(yè)把催收貨款責任機構設在發(fā)貨部門的經驗,基層新華書店也宜將教材銷售部門確定為催收教材款的責任機構,以提高催收貨款的效率。
⑵加強合同管理,要求每個學校都必須簽訂《教材購銷合同》(合同中一定要載明教材款??顚S?、還款期限及違約責任),并按學校信用等級分級管理,對信用等級較低的學校,應當對其履約情況進行跟蹤分析,以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⑶建立應收教材款臺賬管理制度,配足財務人員,對應收教材款及時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異常情況迅速反饋責任機構采取應對措施。
⑷加強會計監(jiān)督,每學期初財務部門應督促教材銷售部門及時上報教材進、銷、存報表,嚴密監(jiān)控回款情況,嚴防舞弊發(fā)生,提高回款速度。
⑸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辦法,將教材款的回收與有關責任人員的獎懲掛鉤。
二、加大清欠力度確保欠款回籠
按目前的情況看,新華書店能否在2008年國家全面推行教材發(fā)行招投標中中標還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善待手中的權利,讓其在防欠、清欠過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杜絕壞賬產生?;诖?,我們必須下狠力來解決:
⑴對于僅在本學期偶發(fā)欠款且確實還款有困難的學校,要求其校長簽署還款承諾書,承諾具體還欠時間。
⑵對欠款逾期1年以上接近2年的學校,要求校長簽署具體還欠時間表的承諾書(承諾書要注明先還舊欠,以利保證債權的時效性,為必要時走司法程序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對此類學校要果斷改變教材信用發(fā)貨方式,采取一手交錢一手提貨的“貨、款”兩清的購銷辦法。
⑶對逾期2年以上,惡意挪用教材款的個別學校,我們必須在要求其現款提貨的同時,及時收集有效證據,向法院起訴催討債務。
三、呼吁相關部門 加強監(jiān)督管理
教育是國家的未來,教材是教育的生命,“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是學校順利教學的前提條件。學校長期拖欠教材款,必將導致新華書店無力支付出版社進貨款,引發(fā)教材編、印、發(fā)的生產鏈斷裂,其后果不難想象。因此我們呼吁政府有關部門應大力支持新華書店清欠工作,對拖欠教材款的“頑癥”,綜合運用審計、紀檢、人事的手段狠下“猛藥”嚴加治理,還教材發(fā)行一個和諧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