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歷史已過去,已消逝,已停留……但就是有那么那么多的過往在腦中定格,讓人深思……
俯視時。
俯視時,一棵棵小草正一個勁地往上頂,生命的氣息正在彌漫,如酥的小雨滋潤著土地。多少年以前,在人們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老百姓們靠的是勞動力,天天與大地打交道……中國無聲無息。
眺望時。
眺望時,原來地球是這么大,它不但孕蘊著一個中國,還有更多可望而不可及的國家。連著大陸的是海,渡過海,我們可以到達彼岸,中國人沒有幻想。然而他們,并沒有放下勃勃野心,看著我們,盯著我們……中國淪陷了。
仰望時。
仰望時,天空是如此浩瀚,如此炫爛,如此迷人。我們也有能力一些分享陽光雨露的滋潤,我們也要讓自己回歸家園。中國是我們的家,中國的主人是我們自己,不需要皇權(quán),更不需要帝國……中國解放了。
追逐歷史的足跡,找尋歷史的身影,聆聽歷史的聲音——該俯視?眺望?還是仰望?
事實讓我們選擇仰望,仰望一座座山峰,仰望一顆顆星星,仰望一縷縷輝煌……
輝煌?!
我們是中華的兒女,我們就是創(chuàng)造輝煌的“女媧”,我們就是開辟輝煌的“盤古”,我們就是追求輝煌的“夸父”。
歷史雖已過去,但我們不能忘記!
它是一種借鑒!
它是一種激勵!
它更加值得我們深思!
(此文得分:29分)
【點評】
文章立意深刻,取材跳出了中,學生的生活范圍,文中的“小草”、“地球”、“天空”富有歷史的象征意義,它分別代表了中國由稚嫩成長到被侵略淪陷到自救解放的歷史行程,從歷史視角來審視我國歷史,國家興衰,值得借鑒,值得我們深思:文章立意新穎,這是本文顯著特點之一。結(jié)構(gòu)精妙,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相呼應,使全文渾然一體,一組鏡頭式的“俯視”、“眺望”、“仰望”,使文章層次井然,這是本文顯著特點之二.文章語言簡潔,含義深刻,幾處省略號的使用,意猶未盡,還有那一組組問句和破折號,充滿理性而富有活力,按滿分30分計,本文可給29分。
文章題為“歷史讓我深思”,文中歷史的展示體現(xiàn)得較為充分,但深思什么呢?這一部分內(nèi)容略顯欠缺,如能圍繞我國的歷史提出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則文章中心更突出,也更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