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建立社區(qū)黨組織“民情日記”制度
程序管理記民情。社區(qū)黨組織每天將收集到的群眾的需求和愿望以及社區(qū)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進行歸納整理,記錄在統(tǒng)一設置的“民情日記”本上,并根據“民情日記”研究制定解決方案,明確責任人和辦理時限。
抓好落實解民憂。社區(qū)黨組織針對具體問題,協(xié)調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爭取居民的支持和配合,抓好問題的解決。為讓社區(qū)群眾了解反映問題的辦理情況,社區(qū)黨組織還建立“民情日記”評議制度,定期召開評議會,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北碚區(qū)委組織部)
云陽:“推進村”干部培訓突出“三性”
培訓對象突出針對性。組織20個縣級新農村建設“推進村”的黨組織書記到蘇州培訓10天,各鄉(xiāng)鎮(zhèn)確定的108個“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在縣委黨校參加培訓。
培訓內容突出實用性。培訓內容集黨建、適用技術等為一體,促使他們在帶領群眾致富中體現先進性。
培訓方法突出靈活性。邀請林業(yè)、農業(yè)、畜牧等部門的技術骨干,就楊樹、蔬菜、柑橘栽植、家禽飼養(yǎng)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邀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談自己當村干部的體會。
(云陽縣委組織部)
銅梁:打造“黨員愛心超市”
實施人性化幫困救助。社區(qū)黨組織書記作為“黨員愛心超市”第一責任人,有針對性地募集物資。
拓寬“黨員愛心超市”服務功能。在“愛心超市”設立衣被鞋帽、家電家具、書籍文具、油鹽米酒四個柜(區(qū)),建立捐贈、領取物品資金檔案。2005年以來,有780名困難群眾到各個愛心超市領取衣物730件、學習用品1700套、家用電器72件。
為下崗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服務。動員企業(yè)向“愛心超市”捐獻用工崗位,已捐獻用工崗位230余個。
(銅梁縣委組織部謝顯蘭)
永川:探索農村黨組織設置新路
黨支部(小組)建在產業(yè)上。去年以來,成立產業(yè)黨支部256個。
黨支部(小組)建在工地上。目前,已建立流動黨支部7個。
黨支部(小組)建在服務組織上。在生產技術服務、移風易俗服務、文化體育服務等組織中建立黨的組織。目前,已設置特色黨小組523個。
黨支部(小組)建在重大工程上。在實施農村道路交通建設、改水、土地整治、房屋改造、居民新村建設等工程中,組建特色黨支部(小組),加快新農村重點設施建設步伐。
(永川市委組織部)
渝中:探索建立干部退出機制
能力不濟者退。對新提拔副處級領導干部一律實行1年的試用期。已有3名領導干部被取消任職資格或延長試用期。
相形見絀者退。要求現任科級領導干部均先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再與符合競崗條件的其他干部一起參加競爭。目前,有67名科級領導干部“下崗”。
年事已高者退。凡達到規(guī)定年齡的處級領導干部均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改任非領導職務。已有86名處級干部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
難以勝任者退。結合年度目標考核,對群眾意見較大、工作狀態(tài)不好的領導干部進行適時調整。2000年以來,全區(qū)有12名處級領導干部被降職或免職。
(渝中區(qū)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