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我獨自離開了生我養(yǎng)我的小山村,流浪遠方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在異地他鄉(xiāng),一個個從陌生到熟悉的城市,慢慢成為我尋夢過程中美好的一串記憶:珠海、臺山、開平、廣州、東莞、肇慶、河源、深圳……
在輾轉尋覓中,我是多么渴望有人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一起分擔漂泊的辛酸,更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可是,多年來,我依然一個人提著旅行包,經(jīng)常站在城市的工業(yè)區(qū)的招聘信息前瀏覽。工廠成了我的落腳點,流水線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時間,打工的酸甜苦辣成了我寫作的源泉。每當看到工廠里成雙成對的情侶出入時,我羨慕不已。在開平市長沙區(qū)沖澄工業(yè)區(qū),我在最孤單的時候認識了《江門文藝》,是她成為了我心靈的園地,讓我在里面隨故事中的主人公喜怒哀樂,釋放自己的心情。
后來,不管在哪里漂泊,《江門文藝》一直是我孤單失意時的精神支柱。當一篇篇短文在《江門文藝》等一些刊物發(fā)表后,工廠門衛(wèi)室的玻璃窗上嵌著我的信件時,許多工友會為我祝賀,甚至還有一些女孩對我有了愛慕之意。為此,我的內心有了許多安慰與激勵。
由于不停地寫些與漂泊有關的文字,廠里的幾個女孩有空的時候會跑來向我借雜志看,我就把《江門文藝》借給她們,并得意洋洋地告訴她們哪一頁哪一篇文章是我寫的。因有了《江門文藝》,枯燥的打工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我堅信,《江門文藝》不但會帶給我精神安慰,而且還會帶給我一生的幸福。
2002年11月,我漂泊到了深圳,行李箱里除了幾件衣服,就是各種學習資料和一些《江門文藝》。
2005年4月的一天,當一位做主管的老鄉(xiāng)向我借書看時,我再次向她推薦了《江門文藝》。老鄉(xiāng)看了我的文章后,稱贊我是一個有上進心、有前途的年輕人,并笑說要給我介紹女朋友。我當然是求之不得,有事沒事總喜歡跟老鄉(xiāng)套近乎。終于,有一天傍晚下班后,老鄉(xiāng)說帶我去見一個女孩。我把自己打扮得煥然一新,特意配上一副眼鏡,臨走時還帶了一本剛出版的2005年5月上期的《江門文藝》,這是編輯部剛寄給我的樣刊,以顯示自己文質彬彬。
見了那個女孩,我害羞地躲在一旁。并未做過媒的老鄉(xiāng)擺出一副職業(yè)媒人的姿態(tài),不停地吹捧我:“……現(xiàn)在雖然在工廠流水線上打工,但很有理想,有上進心,還能寫一手好文章,還在《江門文藝》發(fā)表過呢。知道嗎?《江門文藝》是打工雜志中最有名氣的。你跟著他,肯定會享福的。說不定他以后還會成為一名大作家呢……”
我在一旁偷偷地觀看,那個女孩身材嬌小,長得很秀氣,有點林妹妹的古典美麗,很文靜,她正略帶甜美地微笑著認真傾聽老鄉(xiāng)對我的稱贊。當我們的目光不經(jīng)意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一種期待已久的特別感覺悄悄爬上我渴望的心頭,我知道,那叫一見鐘情。接著,我知道了她的名字:玲兒。
談了一會兒,老鄉(xiāng)見時機成熟,便借故離開。我就和玲兒簡單地交談起來,剛開始我們談論各自的家鄉(xiāng),玲兒和我一樣,來自遙遠的小山村,來南方漂泊是為了尋找自己心中的夢想。后來,我們談到目前各自的工作情況,玲兒一直在工廠流水線打工,積累了很多工作經(jīng)驗。如今,她跳槽到一家待遇很好的外資企業(yè)。對照自己仍在一家私營企業(yè)做普工,我有點自卑,惟有對文學的愛好是我的驕傲。
玲兒看到我手上的《江門文藝》,很驚訝地說:“你喜歡看《江門文藝》吧?”
我自豪地說:“我不但喜歡看,而且還喜歡寫一些關于打工的文章投到《江門文藝》去呢!”
“我也喜歡看《江門文藝》,特別是沒事或者無聊的時候,我最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一頁一頁地翻看,那種感覺很好,時間也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玲兒說到最后有點陶醉地笑了,那種微笑很純真。
我不失時機地把手中的《江門文藝》畢恭畢敬地遞了過去,說:“這是編輯部前幾天給我寄過來的樣刊,在警鐘欄目,有一篇《買來的教訓》,那是我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p>
玲兒翻看了一下就會心地笑了起來,說:“這本書對咱們打工一族很有教育意義。”說著順手從自己的書桌上找出一本2002年3月上的《江門文藝》,著急地翻著說:“你三年前是不是去過珠海?”
我吃驚地說:“你怎么會知道呢?我剛來南方時第一站就是珠海?!?/p>
玲兒莞爾一笑,指著《江門文藝》人世間欄目一篇題為《巡警勝親人》的短文給我看。我突然明白了,那是我曾經(jīng)發(fā)表的文章。
玲兒接著說:“我比較喜歡的欄目還是‘人世間’和‘互助大家庭’,其中大部分是關于情感問題的,對讀者有很深的啟迪作用?!闭f著,玲兒又翻出了一本《江門文藝》,那是討論第252期《互助大家庭》的文章。真是無巧不成書,我湊過去一看,上面竟然又發(fā)表有我的討論稿。
玲兒仔細地看了一遍,說:“俗話說:文如其人。我一看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是個性情中人,愛憎分明,明白事理,有一股文人的氣質與內涵?!?/p>
我聽了心里熱乎乎、甜滋滋的。
我們就這樣推心置腹地交談著,儼然一對多年未見面的老朋友。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緣分吧。
玲兒把我們送到門口后,還依依不舍地送了很遠,并囑托我:“不加班的時候過來玩,到時記得給我電話哦!”最后還補充了一句,“你那里還有沒有《江門文藝》?下次過來時,多帶幾本!”
回去的路上,老鄉(xiāng)興奮地說:“怎么樣?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你們會成為幸福的一對!你可要記得買喜糖哦,還有,結婚時,一定要請我喝喜酒?!?/p>
我高興地回答:“一定!一定!”
第二次去找玲兒的時候,我特意又帶上一本《江門文藝》,目的是想討好她??墒?,我發(fā)現(xiàn)玲兒心事重重的樣子,好像沒有在乎我的殷勤。后來,在我的不斷追問下,玲兒告訴了我她憂郁的原因:我們來自不同省份,距離太遠,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并且,照顧父母也不方便。
我知道,玲兒是個很孝順的女孩,如果我當時說得太多,她可能根本聽不進去,便沒有過多的勸說。我想起了我剛剛在《江門文藝》上看過的一篇感觸較深文章,叫《仇人眼里出西施》,講述的是有關愛情與親情的故事,于是,我靈機一動,就把那篇文章推薦給玲兒,叫她好好看一看。放下書后,我就知趣地離開了。
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了好幾天,我突然收到玲兒發(fā)來的短信,只是簡單說了一句:你真的不理我了嗎?想放棄了嗎?
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給玲兒回了一條短信:我好想好想你啊,這幾天真是度日如年。我下班后就馬上去看你。
工廠的下班鈴一響,我就趕緊往玲兒那邊跑。她正準備吃晚餐,看到我來了,馬上給我準備碗筷。從認識那天起,我們還是第一次坐在一塊共進晚餐,當拿起碗筷時,我激動得手都有點發(fā)抖,因為在他鄉(xiāng),我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家的溫馨。我們邊吃邊聊,這是我來到深圳打工后吃得最開心的一頓飯。
飯后,我見玲兒的心情不錯,就小心翼翼地問:“是什么讓你改變了主意?”
玲兒故作神秘地說:“你猜猜看?”
我笑著回答:“應該是緣分吧?”
玲笑了笑:“有點兒對?!闭f完就跑回房間拿出我前幾天給她的《江門文藝》遞給我。
“是啊,是你推薦的那篇文章感動了我,那篇文章中的兩個年輕人為了愛情化解了父母多年的仇恨,與他們相比,我怎么能打退堂鼓呢?如果不把握住機會,失去的愛情就永遠不會回來!”玲兒認真地說。
我聽了又驚又喜。
窗外的天空飄著小雨,租房里的空氣很悶熱,玲兒提議去街上走一走。我說:“撐一把米黃色小雨傘,牽著心愛的女孩的手漫步,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玲兒的臉龐紅通通的,她嬌嗔地推了我一下,那手纖細柔滑。在美麗的街頭,我緊緊地牽著玲兒的小手,兩顆心相依相伴。
五·一長假,玲兒的舅舅、舅媽等一行人來深圳旅游,順路來看玲兒。玲兒馬上給我打電話說:“你過來一起陪他們吃頓飯吧?!?/p>
在飯桌上,他們對我非常熱情。通過交談,他們對我的人品有了比較深的了解,當他們聽到我發(fā)表過一些文章時,更加對我刮目相看。玲兒的舅舅在機關單位從事文職方面的工作,對文學也有一種偏愛。玲兒不失時機地把一本《江門文藝》遞給了他。
舅舅眉開眼笑,說:“我相信我外甥女的眼光,你以后可要好好照顧她。”
我心里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高興,玲兒的眼神也沒有了往日的憂郁。
今年春節(jié),我去了玲兒的家鄉(xiāng),按他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風俗習慣,舉行了簡單樸素的婚禮。雖然沒有香車寶馬,也沒有去拍高檔的婚紗照,但我們感到很幸福,因為玲兒的親戚朋友也都對我很滿意。
如今,我們已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庭,我也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我把母親從老家接到了深圳,一來可以盡一份孝心,二來可以相互照顧。周末有空的時候,我們就去登山、逛公園。我牽著玲兒的小手,玲兒牽著母親的手,在深圳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驀然回首,細細想來,因為尋夢而到了南方,因為漂泊而認識了《江門文藝》,因為有了《江門文藝》,我和玲兒終于在尋尋覓覓中相遇相知,我們的愛情花在漂泊路上美麗綻放。
謝謝你,我們心愛的《江門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