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今年41歲,來自廣東清遠,在廣州一家五金廠做清潔工。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了增加收入,還利用晚上的業(yè)余時間四處去撿垃圾,有時一撿就是一夜……到目前為止,劉瓊已經日復一日過了兩年多這樣的日子。很多人都不理解她,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她的兒子,為了她兒子的未來……
兒子是智障,離婚沒商量
1999年11月3日,對家住廣東清遠一個小鎮(zhèn)上的劉瓊來說,是一個不幸的日子。在丈夫一家人的強烈要求下,34歲的劉瓊和丈夫張有明離婚了。
不可思議的是,劉瓊和張有明離婚的主要原因,是年僅8歲的兒子張力引起的。張力出生于1991年4月,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張力的出生曾給父親張有明帶來前所未有的欣慰和使命感。但這兩種感覺僅僅維持了三四年,張有明便怎么也無法高興起來了。
張力兩歲那年,別人家同齡的孩子都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媽,能夠在地上蹣跚學步了,可任憑劉瓊費盡心思教兒子怎么發(fā)音吐字,怎么下地走路,張力還是一個字也不會說,連步子都不能往前邁一步。一天24個小時,除了睡覺,除了鼓著兩只大大的眼睛望著前方發(fā)呆,除了哭,張力便再不能給劉瓊和張有明帶來任何為人父母應有的喜悅。
1996年夏天,鎮(zhèn)醫(yī)院的一紙證明讓張有明的生活徹底變?yōu)榛疑?。這年張力5歲,仍然不會講話。盡管在劉瓊費力的指導下,張力已經學會了勉強往前邁步,一個星期天,張有明還是不顧劉瓊的阻攔,抱著張力來到了鎮(zhèn)人民醫(yī)院。經過仔細觀察與檢查,醫(yī)生確定張力存在嚴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礙,可以治愈的希望很小很小。
從醫(yī)院出來,張有明整個人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管劉瓊如何苦口婆心勸說,以前勤奮顧家的他,還是變得逐漸懶散拖沓,游手好閑,很少歸家。不到一年時間,張有明便相繼染上抽煙喝酒,打牌賭博等不良嗜好。面對丈夫的變化,劉瓊一句怨言也沒有。她跟張有明商量,因為張力的情況特殊,要不要再去鎮(zhèn)計生辦再申請一張準生證。張有明想都沒想一口回絕了,他反問劉瓊:“要是你那不爭氣的肚子,再生出來一個張力怎么辦?”那一夜,劉瓊欲哭無淚。
然而,不管丈夫發(fā)生了多大變化,也不管別人怎么看自己的孩子,跟天下大多數(shù)母親一樣,在劉瓊眼里,張力卻始終是個正常的孩子,他的接受能力不過是比其他孩子稍微遲鈍一點而已。抱著這樣的信念,除了每天早出晚歸地上班下班,操持家務,哪怕再忙再苦,劉瓊也不忘將一顆心全部傾注在張力身上。只要有時間,劉瓊就會耐心坐到張力面前,絞盡腦汁地啟發(fā)他,誘導他接受一歲孩子都能輕松接受的東西。甚至每年張力的生日,劉瓊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張力過得跟其他平常的孩子一樣。1998年4月,因為家里經濟拮據(jù),當時患病在身的劉瓊,硬是拖著病體去附近建筑工地,做了兩天小工,換回來30塊錢,在張力生日那天,抱著他去公園和照相館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就這樣,三年時間艱難地過去了。在劉瓊始終如一的誘導下,張力學會了自立行走,學會了給自己穿衣服,還學會了一個人去上廁所。這年10月,劉瓊盼望已久的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跟著劉瓊的發(fā)音,8歲的張力吐出了兩個清晰的字:媽媽。當時,劉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高興得眼淚奪眶而出。急于跟丈夫分享這個奇跡的她,沖出家門,開始在鎮(zhèn)上四處尋找張有明。在一個賭友家里,劉瓊最后找到了牌桌上的張有明。沒想到,得知兒子會說話的喜訊,張有明連頭也不抬就丟給劉瓊一句話:“會叫媽媽有什么用,人家的孩子都背著書包去學校念書了!”
讓劉瓊更無法接受的是,那天晚上,凌晨一點多才離開牌桌回家的張有明,向她提出了離婚。張有明的離婚條件是,張力歸劉瓊撫養(yǎng),家里所有財產歸劉瓊,從此他和她們母子便沒有任何關系了。并且,得知張有明提出離婚,張有明的家人開始變著法子跟劉瓊做思想工作。他們一致認為,只要劉瓊答應帶著張力離婚,張有明就一定會振作起來,恢復以前的良好狀態(tài)。面對丈夫和丈夫家人毫無責任可言的要求,劉瓊的心寒到了極點。半個月后,她毅然與張有明走進了鎮(zhèn)離婚登記處……
孩子,媽媽送你去上學
誰都能想像得出,離婚后,在鎮(zhèn)上一家工廠做女工,每月僅拿著四五百塊錢工資的劉瓊,帶著張力的日子過得有多艱難。雖然離婚時所有家產都判給了劉瓊,但實際上,經過張有明這幾年不務正業(yè)的折騰,家里的存款已經所剩無幾。真正算得上財產的,也就是那套不到30個平方的房子。
盡管如此,劉瓊還是覺得日子過得充滿希望。在她的啟發(fā)下,張力說話與做事的能力逐步有了很大提高。不到兩年時間,他便學會了跟人打招呼,與人進行簡單對話,還會幫著劉瓊疊被子,掃地等,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2001年冬天,是一個黑色的冬天。因為工廠效益不好,劉瓊下崗了。整整7年多的工作一下子沒有了,那段時間,劉瓊失魂落魄,不知該怎么調整自己才好。但是,不管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多不好,在張力面前,劉瓊還是跟平常一樣,盡量微笑著啟發(fā)他說話,幫助他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
2002年4月,眼看下崗的劉瓊帶著個智障兒子,日子過得實在艱難,幾個熱心的街坊為她張羅了一個對象。對方是個不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國營企業(yè)上班,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優(yōu)秀。說實話,劉瓊心動了,畢竟自己還只有37歲,再說這個家也確實需要一個男人照顧。
劉瓊跟對方相處了一段時間,兩個人都感覺不錯,都有更進一層相處的意思。一個星期天,劉瓊帶著張力去對方家吃飯。張力不小心摔壞了一對價值不菲的花瓶,望著地上的碎片,對方想也沒想就大為光火地開始訓斥張力。盡管后來對方回過神來,向劉瓊表示了歉意,那天晚上,劉瓊還是翻來覆去地失眠了。第二天,為了張力著想,也為了不重蹈跟張有明在一起的覆轍,劉瓊結束了跟對方的來往。
這年8月底,又到了學生入學報名讀書的時候。經朋友介紹,劉瓊在鎮(zhèn)上一家餐館里當服務員,工資不高,每月才300多塊錢。一天晚上,當劉瓊結束工作,從隔壁領回托鄰居照顧的張力時,張力突然問了劉瓊一句話。他的話講得含糊不清,意思表達得也不是很完整,但跟兒子交流慣了的劉瓊還是聽得很清楚,鄰居家跟張力一樣大的孩子今天去學校報名了,張力問劉瓊,他能不能也跟著去報名?
那一刻,劉瓊愣住了。說實話,因為鎮(zhèn)上的學校不可能招收像張力這樣的智障學生,她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張力的就學問題,沒想到,現(xiàn)在他竟然自己提出來了。望著面前11歲的兒子,當時劉瓊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她的張力又向前邁出一大步了,懂得要求報名讀書了!一想到這,她不由再次高興得流下了眼淚。不過,劉瓊一邊高興,一邊清楚地明白,能夠招收張力讀書的學校,對她來說,每年收取的費用一定不菲。
一個星期后,通過多方打聽與比較,劉瓊終于撥通了廣州一家專為智障兒童開辦的學校的咨詢電話。果然不出所料,那所學校的收費比劉瓊想像的要超過幾倍。如果再加上其他如住宿生活方面的費用,就是一筆劉瓊很難長期負擔下去的數(shù)字。得知劉瓊有送張力進智障學校的念頭,很多街坊都勸她不要胡思亂想,作為一個普通的母親,她為張力付出得夠多了。
然而,望著這幾年在自己悉心照料下,行動和語言能力已經有著很大提高的張力,劉瓊愈來愈理智地意識到,要想張力將來能自食其力,脫離一輩子被人岐視的命運,她就得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專業(yè)和權威的教育環(huán)境。一想到更好的教育能給予張力美好的未來,劉瓊便在心里暗暗決定:哪怕再苦再累,她也要將張力送進那所學校接受教育!
美好未來,打工母親陪你一起闖
半個月后,劉瓊帶著張力和所有的積蓄,走進了廣州那家特色教育學校。為了保證自己能長期負擔張力的學費,劉瓊辭掉了家鄉(xiāng)的工作,決定陪張力留在廣州打工;為了省錢,劉瓊沒有為張力選擇留校住讀,她在那所學校附近租了間便宜的房子,決定讓張力跟她住在一起。對于張力每天上下學需接送的問題,劉瓊向學校承諾,她一定會想辦法自己解決。
就這樣,幸運的張力開始正式接受那所學校的教育。而劉瓊除了每天定時接送張力外,還早出晚歸到處找工作。因為沒有文憑,又不具備什么技術,直到二十來天后,劉瓊才在一家工廠找了份清潔工的工作。值得高興的是,這家工廠的工資不錯,每個月劉瓊能拿到700塊錢。得知劉瓊因特殊情況,不能享受工廠免費提供給工人的食宿待遇后,工廠還每月補助她100塊錢。
找到工作的當晚,劉瓊仔細算了筆賬,除掉房租和生活費,這800塊錢每月還能余出大約300塊。張力每年需要兩筆數(shù)目不小的報名費,要是她每月只能余300塊錢,張力讀書的費用早晚會有一天無力承擔??墒牵趶V州二十來天的找工經歷,劉瓊早已明白,自身的條件太差,而且年齡又大,能找到這份清潔工作,已經很幸運了。那段時間,在做好工作和照料好張力之余,劉瓊陷入了深深的無助之中,為了擁有更多的經濟來源,哪怕讓她再苦再累也無所謂,但她卻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收入多起來。
直到三個月過去了,劉瓊才想到了一個可以增加收入的好辦法。劉瓊所在的工廠,是一家五金小型加工廠,每天下班之前,劉瓊都要把自己打掃好的垃圾用手推車送到附近的垃圾集中站。這些垃圾當中,有工廠廢棄的原料,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紙張和紙箱。有天下班,當劉瓊跟平時一樣,將垃圾剛倒到垃圾集中站,附近聚集的幾個撿垃圾的便一哄而上,將劉瓊倒掉的垃圾很快瓜分了。望著那些動作迅速的撿垃圾的人,劉瓊不由也迅速想到了一個主意,為什么自己不將這些垃圾直接賣給垃圾回收站呢?
說干就干,第二天中午,劉瓊利用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開始四處尋找垃圾回收站。功夫不負有心人,劉瓊最后找到了一家私營垃圾回收站。經過一番詢問,劉瓊不僅了解到不同垃圾的不同回收價格,垃圾站老板還答應,只要能每天固定收購到劉瓊工廠的垃圾,他還可以給劉瓊稍高一些的價格。當天傍晚,劉瓊將垃圾從工廠帶到了回收站,回收站老板沒有食言,在他那里,劉瓊這天額外獲得了7元8角錢的收入。
依靠工廠每天清理出來的不定量垃圾,劉瓊每月的收入增加了大約200塊錢。并且,隨著往返垃圾回收站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劉瓊又想到了一個更好的增加收入的辦法,那就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去撿垃圾。雖然被人遺棄的垃圾并不值錢,但將它們收集起來進行分類后賣掉,連一分錢成本都不需要。
心動不如行動,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晚上,劉瓊就提著個蛇皮袋,走上街頭,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里撿起了垃圾。不過,為了不影響張力的學習,每天下班,劉瓊仍然跟平時一樣從學校接張力回來,做好晚餐,直到在她的幫助下,張力費勁地將當天的作業(yè)完成,上床睡著了,她才會躡手躡腳起來,打著手電筒出去撿垃圾。為了盡量多賺點錢,劉瓊常常一撿就是一夜,幾乎在不知不覺間,東方就露出了魚肚白。將垃圾帶回租來的家里,劉瓊也常常只能小睡一會,便又要打起精神投入到新的一天。有好多次,因為太過辛勞,因為睡眠嚴重不足,劉瓊的體質差到極點,連她自己也感覺撐不下去了,但只要看到通過專業(yè)教育越來越接近正常兒童智力的張力,劉瓊便會渾身充滿力量,繼續(xù)毫不放松地開始工作和撿垃圾……
一連好幾個月,劉瓊每月?lián)炖氖杖攵荚?00到500塊錢之間。這樣一來,她手上每個月能余下來的錢,便差不多在1000塊錢左右了。為了保險起見,每個月底發(fā)工資,劉瓊都會風雨無阻地趕去銀行存錢。盡管存的錢不多,但劉瓊知道,她存下來的不單單是錢,還是張力的未來,是她對張力力所能及的一片愛……
在劉瓊忙碌而充實、辛苦而毫無怨言的生活里,一轉眼,兩年多時間過去了?,F(xiàn)在的劉瓊,仍舊在廣州那家工廠做清潔工,仍舊利用業(yè)余時間撿垃圾。值得欣慰的是,得知她的情況,廠方不僅將劉瓊的工資漲到了1000塊,還特意為劉瓊分配了一間單房。并且,在解決了劉瓊母子住宿問題的同時,廠方也同意讓張力跟劉瓊一起在食堂就餐,一分錢伙食費都不收。也就是說,在這家五金廠老板的照顧下,劉瓊現(xiàn)在每月的收入都能夠分文不動存進銀行。每月穩(wěn)定的收入,讓劉瓊一顆吊著的心慢慢放了下來。她相信,只要自己辛勤工作,張力那不再遭人岐視的未來,也會一步步變得實際起來。
更讓劉瓊高興的是,2005年9月,因為張力的表現(xiàn)優(yōu)秀,成績良好,在那所智障學校好幾位熱心老師的努力下,張力成功轉進了一家為正常孩子開辦的小學。當13歲的張力第一天邁著輕快的步子,跟許多孩子一起走進那所小學上學時,劉瓊由衷地笑了。她激動得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回顧這么多年為張力所做的一切,劉瓊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在盡一個母親的責任,這都是她應該做的。劉瓊說,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依然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一路陪伴張力,支持他鼓勵他,直到他走上屬于自己的那條精彩路為止。劉瓊還說,如果真讓她發(fā)自內心地講點什么:第一,她要好好感謝所有幫助過他們母子的好心人,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張力就不會擁有今天的成績;第二,她還想對在家鄉(xiāng)清遠的前夫張有明說一聲,雖然張力是一個智障孩子,但他永遠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親生骨肉,直到如今,她依然對自己從前的想法深信不疑——只要給予張力足夠的愛和溫暖,遲早有一天,張力會變得比許多正常的孩子還聰明,還能干!
責 編:謝荔翔
題 圖:蘇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