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拍賣妻子乳房”事件被各媒體熱炒,公眾同情者有之,譴責者有之,憤怒者有之,不一而足。然而理性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偶發(fā)事件,更不像某些媒體所說的兩名打工者因多次討薪無果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我以為這是一場背后有“高人”蹩腳策劃的案例,其理由是——
一、古有賣兒、賣女、賣老婆,以濟自身的毒癮;今有賣腎、賣肝、賣處身,以救人求學救母親。不才以為,兩個樸實的打工者完全可以以刺耳的“賣妻”、“賣女”來賺取人們的同情(何況是假賣),并喚起媒體及相關部門的關注,無需僅用賣“乳房”這個刺目的下作詞匯。
二、賣乳房和賣妻、賣女哪個更容易?這是違背常識的思維方式,不是一般人隨便就能情急之下想出來的,正像有人疑問:乳房怎么個賣法?可他們聰明就聰明在這兒,“賣妻”、“賣女”太常見,“賣乳房”才搶眼。兩個普通民工情急之下能想出這么個恰當?shù)狞c子,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
退一百步而言,這種低級的新聞“元素”原本就不該刊出,你刊出的目的是什么?鞭撻不良的社會現(xiàn)實,還是鞭撻中國人的愚昧下作,亦或鞭撻媒體自身的價值取向?
眼下,一些下層媒體的生存現(xiàn)狀大多艱難,不來點乳房、偷拍之類的“鮮文”,不“語不驚人死不休”,恐怕征訂量就成了問題。但是,別忘了身為媒體的神圣職責和價值取向,從這一點上講,我們贊成媒體的自尊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