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富貴,勿相忘。然而忘了也便忘了,自古有之,我們今人也沒有什么含恨的了。不過,今天我要給富翁翻案,因為,富翁和乞丐做不成朋友,不只是富翁唾棄乞丐,還因為乞丐排斥富翁。
男人們想想吧, 當你的同窗或昔日朋友日后發(fā)跡或者仕途得意,而你卻遲遲不能得志時,你真的心甘情愿、心平氣和地接受你的這位朋友嗎?
女人們想想吧,當你得知好友找到一個有錢又有情的鉆石金龜婿,而你卻孤家寡人,或者不幸撞入寒門的時候,你還會無所顧忌、心安理得地跟她對話嗎?
我不會,我的朋友也不會。
當我們都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三天兩頭地聯(lián)系,互相傾訴著這孤獨渴求的情懷并不亦樂乎;而當一方有了幸福歸宿的時候,我可能沒有勇氣去分享對方的幸福,從而刺痛自己孤獨的神經(jīng),也許是對方在聽到我喋喋不休的幸福后默然感傷,從此少了聯(lián)系。
朋友之間需要平衡。你可以拿一份幸福去換取一份幸福,也可以拿一次痛苦去交換一次痛苦,惟獨不能拿幸福去換取痛苦,那對對方是一種刺痛;也不能拿痛苦去換取幸福,那對自己是一種煎熬。
人性的自私在這里以一種魅惑的方式體現(xiàn):朋友,可以同是天涯淪落人,可以在你最艱難的時候心甘情愿陪在你身邊;但是,不見得朋友能跟你共同分享快樂,因為,或許你的快樂讓他很不快樂。
再聽臧天朔撕心裂肺地吼起《朋友》時,我似乎有了另一種讀解。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痛苦,請你想起我?!?/p>
——我在時時刻刻準備著給你安慰,不管我是不是幸福。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請你忘記我?!?/p>
——不要讓我這顆不幸福的心來分享你的幸福,這無異于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記起了我?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請你忘記我?!?/p>
——不要以你的顯赫,你的財富,你的耀眼,你的成功,來打擾我平平淡淡的生活吧。
(胡翠云摘自《現(xiàn)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