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視野》讓我徘徊在了“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的感慨中,我相信,人生在世,沒有人是真正的富貴,也沒有人是真正的貧窮,大家的遭遇都差不多。
說實話,我是一位不愛看書的女孩子,拿起書讓我覺得頭痛,也許是我與它有點陌生吧!走進大學我沒有進入成熟期,不過很開朗。生在農(nóng)村,我不否認自己窮,但人窮志不窮,既然走進了包頭師范,那么我要學習廣博的知識充實簡單的大腦,雖然有人說:“大學里不是學知識,而是學學知識的方法。”我來個雙向互動,會說,會做。是《視野》打開了我心靈的窗戶,大二的路程該怎樣走?希望看了以后,《視野》給我?guī)硪粋€滿意的答案。
也許你要問《視野》是怎樣被我發(fā)現(xiàn)的,告訴你吧!我?guī)鸵晃话⒁炭垂軋D書館時,發(fā)現(xiàn)的。雖然我沒有吐出精美的語言,但是卻吐出了我內(nèi)心的體會,我有勇氣和膽量給你們寫出我悸動的心扉。
——內(nèi)蒙古孫麗春
每一個人的成熟過程和程度也許都不一樣,在我們看來,成長是一種疼痛的過程,而成熟就是即使痛著也要繼續(xù)微笑。
——編者語
您好!我是一名??圃盒5拇笠粚W生,家是山東的,現(xiàn)在在烏魯木齊讀書。接觸貴刊已有很長一段歷史了,高中時它是我最好的伙伴,我傾心于它的人性化、理性化,被其中的許多文章吸引,直到現(xiàn)在,都是愛不釋手。
早就想給貴刊寫一封信了,卻一直沒有勇氣提筆,內(nèi)心深處的苦悶與沉重是沒有人能夠理解的。我為生活而奔波,確切地說是學習,我擔心我的付出總趕不上母親期望的眼神。每當聽到她的訴說,心就像撕裂一樣痛,因為我是單親家庭,幼年喪父,兄妹又多,母親又因過度操勞而疾病纏身。可是和母親一樣,我們不需要同情,只是堅強地活著。真的希望我能早些掙錢,為母親能過上一個安享的后半生。每每想起苦難的母親苦難的家和我們苦難的童年,都禁不住淚流滿面。
多年的經(jīng)歷早已讓我學會堅強地面對人生,快樂地生活。我明白,只要肯努力,我總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還有一些小小的疑問,貴刊的原創(chuàng)作品是不是少了些?為什么大部分都是摘自別的報刊雜志呢?我很想寫些什么東西投給貴刊,卻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才氣,畢竟我還沒有厚實的文字功底,更何況讀貴刊文章總讓我自慚形穢。
——讀者李麗
非常能體會你此時的心境,只是想說,愛,是用來幫助我們輕松飛翔的,而不應成為心上的負累。還有,對《視野》而言,每一個人都不渺小,我們相信真情自然會流露出好文字。
——編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