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蘇小乞,男,八十年代生于江西贛州,2002年開始詩歌寫作,作品散見《創(chuàng)作評譚》、《詩選刊》、《敦煌》、《四川日報》、《星星》、《延河》、《芳草》、《作文周刊》等刊物及民刊。入選《2005年中國最佳詩歌》。
如此一天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如此昏黃,懶散的一天
還有悲傷
如果沒有記錯
我一整天在這個空殼子
呆著,沒有走動半步
我記得
有一滴淚從嘴角滑過
我忘記的悲傷的形狀
是一塊堅硬的磐石?
鐘聲再敲幾下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一只腳呆在門內
另一只已抵達晦澀的明天
垂涎的歌
年少時的一顆糖
在口里嚼著
仿佛是日子
很長
又是乏味
但并不打滑
我張開嘴巴
想唱一首
關于糖的歌
但并不能
日子又多又乏味
糖卻越來越少
我想唱一首歌
只是現(xiàn)在
這止不住垂涎的口水
幸福的村莊
難得有如此美妙的時光
在安靜的天空下
一只未知的鳥,快樂地喊叫
多像是風車擠出的聲音,清脆
熟悉而又遙遠
在蜿蜒的鄉(xiāng)村公路上
一輛低矮的小卡車
艱難地爬行著,遠處望去
宛如一只巨大的螞蟻
田野里,放學的孩童們
跳著,唱著,歡快地奔跑著
仿佛日子就是這樣
日落即將到來,美好的時光
卻一去不復返
我們并不憂傷
今夜,我們圍在一起
喝酒,唱歌,沉浸在悲傷的世界
一首悲情的歌,并沒有唱起
悲傷離我們近?悲傷
在遙遠的天外
祝福,埋藏在心底
迎著緩緩的風
我們走在大街上,明天
是個怎樣的詞
但,今晚
別哭,我們并不憂傷
滾鐵圈
孩子們滾著鐵圈,呼喚著
后面跟著他們的狗
他們把鐵圈甩入溝渠
彎下腰,跳進去從里面拾起
在廣闊的田野,甚或狹窄的田埂上
有時叫著狗的乳名
在粗礪的北風里,草垛是鳥的房子
有一只,落在上面
發(fā)出柔和的叫聲,呼喚著
這至美而短暫的一天
靜 靜
在靜靜的房里
一個人呆著
靜,靜
靜靜的生活
在他們那里靜靜地進行
與我無關
外邊,靜靜的黑夜
靜靜地降臨
我靜靜地關上窗戶
靜靜的房里
除去靜靜,就是幾聲輕微的
嘆息
采 擷
此刻
你躺在夢里
是最美的
三月的天氣潮濕,而滋潤
蘑菇瘋狂地生長
成群結隊,在天空中等待著
孩子們的采擷
你乘著上帝賜予的梯子
用力往上爬,后面的人
一個緊接一個
頭頂藍天,在夢中
你享受著上升的幸福
歸 途
一切都是幻想,一切都是泡影
什么都沒有了
路蜿蜒著,但到了盡頭
一場突如其來,粗魯?shù)南挠?/p>
把路刷洗得清白
這些卑微的軀體,橫躺著
他們即將失去疼痛,只散發(fā)
生活的氣息
路,變得遙不可及
回家的方向也模糊了
他們只能在夢中,想著
回到曾經的幸福
懷著顫栗的心
我懷著顫栗的姿態(tài)
去接近他,美好的生活啊
站在岔道口
前面的路很多,一眼望去
卻不到盡頭
他說等吧
生活就像等公交車
錯過這輛,還有下一輛的來臨
在特區(qū)
在特區(qū),我們住著三百一月的房子
在不到七平方米大小的空間里
一張床,加上余下的一塊狹小地板
四個單身男人就這樣躺下
有時累了,倒頭睡去
卻被一場無辜的雨吵醒
每天早出晚歸,穿得像模像樣
在別人的屋檐下,卻抬不起頭來
在這里,沒有親人,故鄉(xiāng)很遙遠
夾著微不足道的金錢和一紙空文的證書
我們一無所有,沒有經驗,沒有技術
沒有這珍貴的特區(qū)戶口
我們多像是老鼠,每天東竄西竄
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底層
走在邁向明天的康莊大道上
有時候濕透了,都已忘記
但記憶中卻總是悲傷地想起
(選自《星星》詩刊2006年第8期)
詩觀:
詩歌是發(fā)自內心能讓人產生共鳴的聲音,我崇尚的是干凈利落的詩歌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