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體育場館比作奧運健兒一展身手的“舞臺”,那么每屆奧運盛會的奧運村就稱得上是各國運動員歡聚一堂的“家園”。北京奧運會奧運村去年6月開工奠基,2008年初將交付使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兩周到盛會結(jié)束,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萬余“村民”,將要在這里共同生活三十多個難忘的日日夜夜。
永久紀念和納粹兵營
奧運會初創(chuàng)時并沒有奧運村,參賽選手都是自己解決吃住,多分散下榻在賽場周圍的旅館里,不但不利于彼此交流,而且因距離遠耽誤比賽的例子也舉不勝舉。直到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八屆奧運會上,主辦者才首次在主體育場附近建造了一批簡易房屋,安排部分參賽選手集中住宿,這就是奧運村的雛形。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有1281名男選手、127名女選手參加比賽。組織者用兩個月的時間,建起250座小木屋組成的奧運村,接待所有男選手,而女選手還是住在旅館內(nèi)。
盡管如此,奧運村的出現(xiàn)還是引起了國際奧委會的注意,《奧林匹克憲章》中很快加上了有關(guān)奧運村的條文?!皧W運會組委會應提供一座至少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前兩周至閉幕式后3天期間可入住的奧林匹克村”,“奧運會組委會應負擔運動員、官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在奧林匹克村的全部膳宿費用和在當?shù)氐慕煌ㄙM用?!泵繉脢W運會設(shè)立奧運村,隨即成為必不可少的法定內(nèi)容。
1952年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第15屆奧運會,奧運村由新建樓房和原有設(shè)施相結(jié)合,占地125公頃。運動員住宅為新建的樓群,醫(yī)務(wù)、通訊和其他服務(wù)設(shè)施則利用當?shù)貎伤W。
第21屆奧運會1976年在蒙特利爾舉行時,加拿大人建起了占地750畝的奧林匹克中心,奧運村距主體育場不到一公里,由兩棟19層的高樓組成,可安排9000多人入住。但由于運動員和官員超過萬人,不得不將他們中的一部分安排在其他辦公樓內(nèi)。
曾作為奧運村的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小木屋,在奧運會結(jié)束后即被拆除:僅有一間被留在洛杉磯歷史公園附近,成為永久的紀念。
后來的奧運村多為永久性建筑,奧運會結(jié)束后都遇到過如何合理利用的棘手問題。1936年柏林奧運會之后,原來的奧運村一度成了納粹德國的兵營。多數(shù)奧運會的奧運村,后來都成了當?shù)鼐用竦淖≌瑓^(qū)。
美國模式與“核鄰居”
洛杉磯第二次舉辦奧運會時,已經(jīng)是1984年的第23屆。一個名叫尤伯羅斯的企業(yè)家開創(chuàng)了依靠民間力量舉辦奧運會的新路子。同時,在設(shè)定奧運村時,他也獨辟蹊徑,該屆奧運會的奧運村沒有大興土木,而是利用學生放假的機會,租用了當?shù)丶又荽髮W、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塔巴巴拉分校的學生宿舍。其中前兩所大學接待大多數(shù)項目的運動員:距洛杉磯市中心200公里的加州大學圣塔巴巴拉分校,成為賽艇和皮劃艇項目的專用奧運村。
結(jié)果,第23屆奧運會大獲成功。尤氏奧運村模式花錢少、沒有后遺癥的優(yōu)越性,也獲得了一致贊許。
12年后,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奧運會,又一次沿用了尤伯羅斯的老辦法。該屆奧運會共設(shè)立四個奧運村。除帆船、足球的三個分村在薩凡納、華盛頓和邁阿密,主奧運村依然放在一所大學(佐治亞理工大學)內(nèi)。該校距離最近的比賽場館只有兩三分鐘的路程。
作為美國的一所著名大學,該校校園內(nèi)有一個核研究室,其中的核反應堆一直成為社會上反對力量的攻擊目標。試想,奧運村以核反應堆為鄰,一旦出事,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奧運會舉辦前一年,校方暫時關(guān)閉了反應堆,并且運走了反應堆中的燃料棒。但反對者不依不饒,指出反應堆中還有放射性的金屬鈷。盡管如此,組委會還是堅持原計劃。他們配合校方,進一步采取了新的措施,并派重兵把手,不讓任何人靠近核研究室。
謝天謝地,亞特蘭大奧運村還是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主辦者經(jīng)過新建和對學校原有設(shè)施的改造,在佐治亞理工大學形成了一個擁有76棟公寓及宿舍樓的奧運村,接待了15000名“村民”??紤]到當?shù)匮谉岬臍夂?,他們給每個房間均安裝了空調(diào)。這里也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全部安裝空調(diào)的奧運村。
取代污染區(qū)和造福工人家庭
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以來,多數(shù)奧運會還是采取了建設(shè)公寓式的奧運村,并在奧運會之后銷售給當?shù)鼐用竦哪J健?/p>
漢城奧運會的奧運村從開始設(shè)計時,面對的就是漢城市民。政府規(guī)定,購置公寓者必須提前交款:除了付房款,還要加一筆捐給奧運會組委會的額外費用。組委會稱之為“政府促進奧運會的很好范例”。
他們在漢江畔一次建起了122棟樓房,其中奧運村占56棟,每棟從6層到24層不等,分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四個區(qū)域。運動員居住的房間結(jié)構(gòu)不同。其中七人的單元,包括客廳一間、雙人房三間,單人房一間;內(nèi)有一個廚房、兩個廁所。顯然,這恰是一個家庭的理想結(jié)構(gòu)。
巴塞羅那人在籌劃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的奧運村時,更是棋高一招。他們將奧運村地址選在海邊一個舊工業(yè)區(qū)。西班牙歷史上的第一家紡織廠便建在這里。長期以來,由于只顧生產(chǎn)、忽略環(huán)境保護,這里變得污水橫流,廢料成堆,成了當?shù)氐摹袄洗箅y”。
修建奧運村給這里帶來了巨變。工業(yè)區(qū)遷走了,長達10多公里的海岸線恢復了生機。綠樹花叢中,漂亮的高樓錯落有致,娛樂中心、超市、酒吧、餐廳、舞廳……應有盡有。這里成了巴塞羅那最有人氣的居住區(qū)和旅游景點之一。
被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冠以自己所看到的“最好的奧運村”——2004年舉行的雅典奧運會的奧運村,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耗資3,97億美元,建起366棟樓房,占地面積124萬平方米,相當于170個足球場,規(guī)模超過任何一屆:二是運動員住的都是三四層的小樓,實用,舒適、方便。這些小樓,每層只住兩戶“人家”,每戶面積從90到120平方米不等,分19種戶型;每戶的臥室從三間到五間,都有兩個衛(wèi)生間和一個客廳:每間臥室僅八九平方米,住兩個人。
雅典方面為這些樓房的定位是“售給2500個低收入的工人家庭”。顯然,他們完全是根據(jù)自己的國情量身定做,針對性非常強。
溫馨的氣氛和兒童繪畫
奧運會期間,奧運村就是運動員的家,組織者也都盡力營造出溫馨的氣氛。雅典奧運會的奧運村,分為國際區(qū)和居住區(qū)兩大部分。國際區(qū)內(nèi)有購物中心、奧運博物館、圓形劇場等,居住區(qū)除了供村民居住的8814個房間,還有餐廳、休閑中心、宗教中心、綜合醫(yī)院等。村內(nèi)的綜合體育中心面積5000平方米,包括一個標準游泳池、一條跑道、四個網(wǎng)球場和一個體操館。運動員可以在這里訓練,也可以來這里放松。
籃球、排球運動員身材過2米的不少,像姚明則達到2,26米。對他們,奧運村的管理人員想得很周到。這些特殊身材的村民都有一張加長的床:就是在普通床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個特制的木架子,一個不夠,就再加一個,直到滿足為止。
奧運村餐廳工作人員有兩千多,村民全天24小時隨到隨吃。雅典奧運會組委會聘來了不少外國廚師,精心地為運動員準備了多種類的飲食。比如餐廳內(nèi)設(shè)了亞洲餐柜臺,由日本和韓國人主廚。
奧運村里交通便利,平均每隔300米有一個車站,三四分鐘有一趟班車。除此之外,還有自行車和電瓶車可以租用。
除了吃、住、行,每逢奧運會,奧運村總會有一些體現(xiàn)自身文化特色的活動。如悉尼奧運會時,每間屋內(nèi)的裝飾畫既非古典也非現(xiàn)代,而是出自澳大利亞小學生之手的兒童繪畫。繪畫的主題為體育和友誼,是從5萬名兒童畫中選出的。
每幅作品上還附有一張寫好地址、貼上郵票的明信片。孩子們希望得到運動員的簽名,也希望他們賽后能把繪畫帶回家。
孩子們作品中的稚氣和創(chuàng)造性,引起了奧運選手的廣泛興趣。奧運會期間,不少孩子收到了叔叔阿姨的親筆回信。小學生的繪畫,也成為許多選手珍藏的奧運村紀念品。
創(chuàng)意的構(gòu)想和“細枝末節(jié)”
2008年,世界各國的運動健兒又要聚會北京,參加第29屆奧運會。屆時,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村會是什么模樣呢?北京奧組委早在2004年便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向全世界征集奧運村設(shè)計方案,很快收到了不少有創(chuàng)意的構(gòu)想。
有的方案提出,北京奧運村應該建成復合性的生態(tài)街區(qū)有的提出,奧運村應成為奧林匹克公園中的森林住宅小區(qū):還有的提案更是強調(diào)凸現(xiàn)中國特色,將奧運村按“雙喜”布局,并起名為“雙喜社區(qū)”。
現(xiàn)在正緊張建設(shè)中的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正是借鑒這些建議的基礎(chǔ)之上,按照“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設(shè)計的。北京奧運會奧運村位于縱貫北京市南北中軸線的北端,在這條中軸線上坐落著故宮、天壇和奧林匹克公園等諸多文物古跡和著名建筑。
奧運村在奧林匹克公園內(nèi),北鄰森林公園,南接主場館區(qū),占地66公頃。奧運村公寓地上總建筑面積為37萬平方米,包括22棟6層樓房和20棟9層樓房。奧運會期間,這里是各國運動健兒感受中華民族璀璨文化和品味國際現(xiàn)代化居住風格的綠色家園:奧運會后,奧運村公寓將改造為住宅項目,面向社會公開出售。
以往奧運村的管理實踐證明,大的布局、構(gòu)想、硬件非常重要,但一些“細枝末節(jié)”也絕不可忽視。
奧運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雅典奧運會為此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但雅典奧運會舉行期間,還是有媒體披露,個別前往采訪的記者輕而易舉地便“混”入了本不允許其進入的奧運村居住區(qū):有的竟然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個別代表團團長、副團長的房間,可見雅典奧運村其實也存在可怕的安全隱患。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村,應嚴格杜絕這樣的漏洞。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接近尾聲時,一些結(jié)束比賽的運動員一直無所事事地呆在奧運村內(nèi),整天三三兩兩地組織、參加名目繁多的活動,嚴重影響了尚未或正在參賽運動員的休息,曾引起一些代表團的強烈不滿。后來,幸虧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出面,采取措施及時讓一些運動員離開了奧運村。所以,奧運村的管理者既要考慮怎樣為運動員服務(wù),還得制定出選手及時離開的嚴格規(guī)定。
還有吃飯問題。包括雅典奧運會在內(nèi)的每屆奧運會,每次記者采訪中國奧運選手,總是有人反映因?qū)W運村的飯菜不適應,多少影響了比賽發(fā)揮。雅典奧運會舉行期間,奧運村管理者盡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是日本或韓國廚師掌勺,做出的中餐還是難以讓中國運動員適應。
盡管“眾口難調(diào)”,但為千里迢迢前來參賽的各國“村民”著想是奧運村的責任。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村應該注意吸取以往教訓,盡量把細節(jié)想得足夠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