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有“當代畢異”之稱,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已為國人所共知。本文想換一個視角,談談他的語言魅力。其實,這也正是一個科學家的良好素質的展現(xiàn)。
王選是很擅長演講的。他曾被請到中南海上課,李嵐清副總理等領導人都是他的聽眾。出差到一個地方,當?shù)卣倳⑶檠埶鲌蟾?,而每一場報告都會引起“轟動效應”,笑聲如潮涌,掌聲如雷動。王選的報告中,不但有科學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學術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論的清晰度,而且有語言的幽默感。這一切構成了王選演講的獨特風采。
凡是聽過王選演講的人,都會發(fā)覺他的語言材料十分豐富,古今中外,信手拈來,皆成妙語。你既可以聽到“上士忘名,中土立名,下士竊名”這類古代名言,又可以聽到“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這類民間俗語;既可以聽到歐美科學界的精辟議論——“一心想得到諾貝爾獎的,得不到諾貝爾獎”,又可以聽到北大校園的流行說法——“不要急于滿口袋,先要滿腦袋,滿腦袋的人最終也會滿口袋”;甚至還可以聽到風行于網絡上的調侃文字:“名人用過的東西叫文物,凡人就是廢物;名人做一些錯事叫名人軼事,凡人就是傻事;名人強詞奪理叫雄辯,凡人就是狡辯;名人不修邊幅是藝術家氣質,凡人就是流里流氣……”由此可見王選視野之開闊,涉獵之廣泛,感覺之敏銳,思維之活躍。這和他在科學研究中的極強的信息捕捉能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選的語言個性十分鮮明。他不喜歡四平八穩(wěn),一口外交辭令,說些沒油沒鹽的話;不喜歡人云亦云,套話連篇,像九斤老人一樣嘮嘮叨叨。有次在電視臺做節(jié)目,主持人要嘉賓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王選說的是:“我是一個曾經作過貢獻,今天高峰已過,趕不上新技術發(fā)展的計算機專家?!惫すP素描中融進了漫畫筆法,很是耐人尋味。王選性格率真,心胸坦蕩,語言同樣也表現(xiàn)出了這樣的特點。
他說:“一個科技工作者老是在電視上拋頭露面,說明他的科學生涯快結束了?!薄懊艘3制胀ㄈ说男膽B(tài),要知道自己是一個過時的人?!鄙頌椤皟稍骸痹和?,王選卻認為院士這一稱號是社會對科學家歷史的一個肯定,“它是一個過去時態(tài),而不是現(xiàn)在時態(tài),更不是主宰未來方向的將來時態(tài)”。犀利,深刻,一語中的!科學家的語言特點折射出了科學家的思維特點:他們能一眼認清事物的本質。
王選的語言智慧,常常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他的演講總是充滿著創(chuàng)造性。牛頓曾經說過,自己之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王選也善于利用前人的語言成果,而且還不是一般利用,而是活用,化用,別開生面。毛澤東說青年人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王選引申說自己是“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今后要“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阿Q的“精神勝利法”,原是指通過空想來自我麻醉的消極精神現(xiàn)象,王選卻反其意而用之,用來指對知識價值的高度自信。一次他在香港一家商場看到別人購買高檔首飾,雖然自己缺乏起碼的購買實力,但他堅信“將來歷史會證明,這些買高檔物品的人對人類的貢獻可能都不如我王選”?!熬駝倮ā弊屗錆M了自豪感。王選還說自己已“看破紅塵”,原來這是針對“鑒定會”而言的。他從來不把鑒定會當回事。他說,有些鑒定會就是慶功會。什么“國際領先水平”,其實一點價值也沒有,市場根本不會接受。否則,有那么多的“國際先進水平”,中國不早就成了產品大國了嗎?字還是那一些字,詞還是那一些詞,一經王選使用,立刻閃爍出異樣的光彩。
“哲人已去,風范長存?!蓖踹x的科學成果,值得國人為之驕傲。王選的語言魅力,同樣值得我們深長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