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鑒定性早熟的標準:
女孩:8歲以前乳房開始發(fā)育,10歲以前來月經(jīng)
男孩:9歲以前變聲、有喉結、陰莖增大
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和文化傳播的廣泛,孩子生理發(fā)育也普遍提前,這種現(xiàn)象給許多老師和家長造成了錯覺,很輕易地把這類孩子歸為“性早熟”。
實際上孩子生理發(fā)育提前與“性早熟”是兩碼事。如女孩9歲乳房發(fā)育但她并沒有來月經(jīng),這屬發(fā)育偏早,不應視為性早熟。
單純從醫(yī)學定義的角度來說,女孩在8歲以前乳房開始發(fā)育,10歲以前來月經(jīng);男孩在9歲以前變聲、有喉結、陰莖增大方可定義為性早熟。
性早熟的原因很多,除了醫(yī)學病變之外,幼兒喂養(yǎng)不當或受環(huán)境影響都可能導致性早熟。比如說:
吃出來的“性早熟”
補品: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干、黃芪、沙參等。中醫(y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huán)境,造成其身心發(fā)展不平衡。
禽肉:特別是禽頸,現(xiàn)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喂養(yǎng)的,禽肉中的“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為“促早熟”的高危行為。
反季節(jié)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給幼兒食用。
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yōu)槎嘤嗟闹?,引發(fā)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經(jīng)反復加熱使用后,高溫使其氧化變性,也是引發(fā)“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顧洋快餐兩次以上,并經(jīng)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2.5倍。
某些兒童口服液:針對兒童市場的很多標榜“長高長壯”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歲時長得比同齡兒童高大壯實,其骨齡已達8歲或10歲。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fā)育階段時,反而不見長了。
看出來的“性早熟”
現(xiàn)在社會上的各種傳播媒體,如電視、電影、報紙、雜志等內容中,與性有關的內容比以前顯著增多,兒童耳濡目染,不自主地被潛移默化,他們比上一代人普遍“開化”得早,由于人的大腦皮層與下丘腦之間存在豐富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所以會造成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啟動相應提前,性早熟就形成了。
兒童醫(yī)學中心內分泌科沈永年教授告訴記者:“很多電影電視中的成人化鏡頭,容易引起孩子的模仿。而少兒節(jié)目中,也摻雜了越來越多的成人語言,甚至個別的兒童類動畫片中人物衣著也非常暴露,這些環(huán)境的刺激,都會促使兒童性早熟?!?/p>
逗出來的“性早熟”
“把你的女兒許配給我兒子吧!我們結個娃娃親!”有孩子的同事經(jīng)常如此調侃。專家認為,這種舉動也會引發(fā)兒童的性早熟。
沈永年教授告訴記者:“兒童出現(xiàn)性早熟,與受到語言、文化環(huán)境的刺激有很大關系。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面前談及婚姻愛情,但兒童性早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來自于環(huán)境污染,其中,語言和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不容忽視?!?/p>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分泌科醫(yī)生曾可表示:許多孩子說出和性相關的一些話時,并不一定說明他已經(jīng)性早熟,只是因感官刺激造成心理方面的影響而已。但當孩子長期接觸到性信息,就可能刺激體內激素分泌,導致生理方面發(fā)生變化,導致性早熟。
“性早熟”,防患于未然
將電視和電腦擺在客廳,不要放在孩子房間,這樣不論他上網(wǎng)或看什么節(jié)目,你都能掌握。
5~6歲孩子對性有關的注意力比大人要強,尤其娛樂節(jié)目中偶有的黃腔或性暗示,很容易被小孩吸收模仿,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
當電視正播出性鏡頭的尷尬時刻時,不妨大方地問孩子,“你正想些什么?如果有人這樣對你,你覺得如何?”順著情境機會教育,很自然地溝通正確的性觀念。
不要在無意間傳送負面的性信息,父母少買極度性感的衣服,或在孩子面前擺弄身體,以免形成鼓勵作用,尤其早熟孩子,應多鼓勵他們穿適當?shù)囊路c適宜的裝扮。
不要刻意忽略或錯過孩子的各種問題,讓孩子知道,和父母談性可以很開心、自然,毫無芥蒂,如此才能保持溝通的順暢。青春期前做好溝通,步入青春期后,才能繼續(xù)親子互動。
真假性早熟
與真正的“性早熟”相比,社會各方人士口中需要警惕的兒童“性早熟”,其實只是指大多數(shù)孩子與上一代相比身體發(fā)育要提前一些,思想深度和廣度都有所拓展而已。與其說這樣的“性早熟”是可怕的,倒不如反思一下:作為成人,我們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成長空間?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學校、家庭往往過分注重青少年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各種情感變化和要求,尤其缺少對青少年性健康、性道德正確有效的引導,對性知識方面的教育方式過于膚淺,有時甚至簡單粗暴。部分孩子在讀小學四五年級時青春期就開始發(fā)育了,但初二才上生理衛(wèi)生課,而且“生殖系統(tǒng)”這一章老師很少公開講。
面對我們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許多家長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孩子的“性知識饑渴”癥狀不知所措。這使得青少年在青春發(fā)育期不能及時形成正確的性健康意識和道德觀念,他們的性過早地成熟了,但是心理成熟度卻遠遠落后于性的成熟度。
所以說,所謂的“性早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在性教育方面的落后觀念。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青少年性知識主要來源于書刊、網(wǎng)絡的占30%,來自母親的只有3%,來自父親的僅有1%。
性教育的技巧
兒童對性問題比較敏感,但又不愿多求教父母,很多少年兒童的性知識不是來自家長、學校,而是在與同伴的交流或者是從書刊影視中得來的。從這些渠道得來的性知識往往會帶給孩子不正確的引導,而許多性心理障礙都植根于童年時期,因此,性教育應該開始于兒童和少年時期,家長應積極參與性教育,使孩子從小就得到正確的性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對孩子進行不同內容的性教育。
5歲前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決性別認同問題。家長應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不要有意地把女孩扮成男裝或將男孩扮成女裝,以免孩子從小對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朧意識,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
5~7歲的孩子,在求知欲驅使下常對男孩與女孩的差異感到迷惑不解,會向父母提出各種問題,此時父母應該根據(jù)自然現(xiàn)象,簡單明了地回答他們的問題,不能過分詳細地講述性、生殖等情節(jié),如果講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會更覺得神秘。
7~14歲的孩子,這期間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較系統(tǒng)的性知識教育。在同青春期之前的兒童談性時,可借助自然現(xiàn)象、童話、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內容穿插其中。家長可以從植物開花結果講起,接著聯(lián)系到人的性與生殖。有這樣一種說法:一位漂亮的姑娘春天把西瓜種子種到地里,之后她每天都給種子澆水、施肥,種子慢慢長出綠色的葉子。到了夏天,葉子上結出了小花,花謝了就變成了小西瓜,小西瓜越長越大就變成熟透的香甜可口的大西瓜,這個時候就可以摘下來吃了。媽媽在肚子里也種了一粒種子,在媽媽的精心哺育下,這粒種子慢慢長大,十個月后就變成了一個小人,然后媽媽就把他摘下來,于是這個世界上就出現(xiàn)了活蹦亂跳的寶寶。家長還可以在看《動物世界》等節(jié)目時,用動物的生殖活動進行比喻,和孩子談蝴蝶的交配,金魚或雞、貓的繁殖等,以幫助孩子理解性知識,可避免直接、詳細地介紹人類的性行為,避免給這個年齡的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在性知識教育的同時,還須進行性道德教育,幫助少年控制自己萌發(fā)中的性沖動,防止性過錯行為的發(fā)生。
14~18歲的孩子,這期間父母應主動關心詢問孩子的性困惑。有一位男孩睡覺時遺精,他認為是生病了,非常擔心,又不好意思告訴父母,自己在書攤買來不健康的書籍想從中找到答案。一日,母親整理他的房間時,發(fā)現(xiàn)孩子在看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母親這才意識到該告訴孩子一些正確的性知識了,但是父母都不好意思向他講性知識。最后,這位母親買來有關的青春期性知識的書籍放在孩子的桌上,并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孩子交流。
“早熟”的三種表現(xiàn)方式:
一是我們熟悉的生理早熟,即生理發(fā)育比一般兒童要快,第二性特征出現(xiàn)較早。對這類兒童,首先要有意識地控制營養(yǎng)攝入量,注意膳食結構的平衡與合理,其次,還要關心其心理發(fā)展狀況,及時進行青春期知識教育,消除其因生理早熟而導致的緊張心理。
第二種類型是智能早熟,即很早就表現(xiàn)出超出正常兒童智力水平的“天才”兒童。這類兒童往往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出超過其他同齡孩子的特殊能力。對這類孩子教育的重點是根據(jù)他的能力特點和興趣進行教育培養(yǎng),而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好上加好,給孩子過多的壓力,那樣反而會抹殺他的興趣,不利于智能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三種類型是社會早熟。這類兒童在社會生活能力或交往能力等方面較成熟,而在其它方面則較幼稚。如有的孩子在學校中一直是“小干部”,工作能力很強,但在家庭中卻不會做哪怕最簡單的家務,生活自理能力差;也有的孩子由于種種原因,從小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能力較強,但信心不足,常有自卑感等。對于這類兒童,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其發(fā)展相對滯后的能力或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彌補,以促使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