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于君子的言論很多:“雪中送炭真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比欢硬⒉皇堑烂舶度坏能|殼,何為真君子?“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的最高境界應表現為“慎獨”。
慎獨,就是在獨處時,能律其心,謹其言,嚴其行。沒有王法的約束,沒有旁人的監(jiān)督,凡夫俗子放縱恣睢,隨性而為,真君子卻能表里如一。東漢時楊震任東萊郡太守,上任路過昌邑縣,縣令就是他所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入夜后,王密帶了10兩黃金要送給楊震,遭到楊震拒絕。王密說服楊震說:“沒有人會知道?!睏钫饏s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會沒有人知道?”表現出一個真君子的凜然風度。這種風度不是人前的自我修飾,而是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道德的涵養(yǎng)。高吟“清風兩袖朝天去”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謙,斥訓送禮人“昏夜扣門,賢者不為”的清代宰相劉統勛……歷史沒有留下他們的楚楚衣冠,沒有留下他們的雄才偉略,唯有那樸素、高貴、清苦、堅韌的“慎獨”精神,感動和激勵著后人。
青藏鐵路沿線的修道工,大興安嶺里的護林人,西沙群島上燈塔的守護者,他們默默無聞,夜以繼日地堅守在自己艱苦孤寂的崗位上。他們是現代社會的真君子。百姓如此,為官的也不乏其人,“廉潔自律”“一心為民”的牛玉孺的事跡就是“慎獨”為官的例證。
身為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的他,不愿意私下出面為下崗十年的侄女謀一份工作,因而遭來姐姐的責難,說他“六親不認”。牛書記卻說:“我是為幾百萬呼市人民辦事的官?!彼麍猿贮h的三個代表,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履行“權為民用”的諾言,在工作中鞠躬盡瘁。他因病去世,但老百姓記著他的好處,他已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了一座豐碑。
然而,現代社會中也有些偽君子,他們冠冕堂皇地談“代表”談“原則”,搖頭晃腦地講“慎獨”。但在暗處,或以權謀私,動輒貪污受賄上千萬;或把國庫掏空,中飽私囊;或玩忽職守,使人民的生命財產毀于一旦……他們?yōu)楣贋槿诉B最基本的“良心”都沒有,為百姓所不齒。他們最終身敗名裂了,而且必定會身敗名裂的。
現代社會賦予“慎獨”更新更深刻的內涵,它是做人的標準之一,是精神的最高境界,是責任感,是自律心,是“剛正無私”,是“誠信待人”,更是“良心良知”。讓“慎獨”從士大夫們的筆下走出來,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就會少一些清高,少一些冷漠,少一些污濁;也就會多一些責任,多一些關愛,也多一些純潔。如果“慎獨”精神蔚然成風,我們的社會風氣定當更加文明高尚。
點燃“慎獨”火把,照亮坦坦蕩蕩的人生旅程!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市望城二中學生】
從切合題意來看,文章始終緊扣“慎獨”展開,本文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有古代的事例,有今天的現實;有正面的典型,有反面的教材,而所有的文字都指向一個中心:慎獨。
從符合文體要求來看,本文結構嚴謹,論證有力,文字流暢。文章從“君子”談起,引用《禮記·中庸》中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然后進行簡要解說,給人以明確的概念。接下來用三個古代事例證明,并用現代事例進一步論證;正面論證完成后,又從反面抨擊現代社會中的丑惡現象。第六段指出“慎獨”在現代社會中的內涵。文章至此已經對“慎獨”作了非常全面而深入的論述。最后,作者以形象的語言,飽含激情地呼吁:“點燃‘慎獨’火把,照亮坦坦蕩蕩的人生旅程!”
不妥之處是有個別詞語的使用不盡如人意,如第六段中的“清高”“冷漠”“關愛”等很難和“慎獨”構成對應關系,還須斟酌。
【指導并置評:王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