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酒。
有時老公晚歸,眼睛格外亮,笑容格外多,話語格外親,我就知道,他喝了。湊近些,他身邊的空氣,一點甜一點香一點辣,有米飯饅頭羊肉茄子都無法比擬的味道,很獨特。聞一聞,也會迷離。就想,酒,是個好東西。但我不喝。
常聽我媽抱怨:忙乎三四個小時,幾分鐘就撤退了。頗有點桌子擺的時間太短,作品被滅得太快的遺憾。
媽是讀過幾遍《紅樓夢》的人,我想,她大概是希望像大觀園那樣,大家邊吃邊飲,比才情比酒力,直將午飯吃到日落西山,每個人方盡興而歸,才不辜負(fù)了那些美食。可是,沒辦法,她嫁給我爹,一大半原因是因為姥爺看上這一家人少言寡語勤懇做事,更重要的是都不勝酒力少惹是非。
長大以后才明白,其實我們這一大家子,不是少言寡語而是甚少開口,不是不勝酒力而是滴酒不沾。我沒見過爺爺。聽姑姑說,他是在終于繼兩個兒子后盼來一個女兒加之新居落成的喜宴上,因為同鄉(xiāng)力勸,喝了一杯白酒(多大杯不明)之后猝死。死時滿身疙瘩,大大小小,甚是恐怖。我爹當(dāng)然不喝酒,哥也不喝。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節(jié)日,比如有客人,會比劃一下子,往往四分之一瓶啤酒不到,就滿面通紅,暈暈乎乎,握不住筷子。既如此,加之個個少言得幾近木訥,誰還來勸酒呢?于是,正合心意,一家人只管恣情消受那些無酒的日子。
聽過許多人感嘆:沒意思,干巴巴的。他們甚至惋惜:爹是家鄉(xiāng)一帶小有名氣的廚師,但是如果沒有酒,那些妙手天成的好菜,豈非少了靈魂?再說,一個大男人,煩惱,不能借酒消愁;快樂,不能以酒祝興,豈非很沒豪情?又何談什么江湖馳騁快意恩仇?又何以謝師恩?又何以銘遠(yuǎn)志?真是人生了無樂趣。是真的,少年時就聽一個朋友歷數(shù)我們無酒之家的種種罪過,說得我們個個低頭,仿佛如罪人一般??墒?,不管怎么樣,不管別人拿什么相挾,拿義氣拿友情拿恩情,我們都不會拿健康甚至生命來做賭注。
但是,正如大談服務(wù)的不一定真賣力從不計較的不一定軟弱可欺一樣,不能喝酒的不一定不愛酒,家里人都不反感別人喝酒,尤其是我,幾近迷戀那種有酒的氛圍??慈思乙豢诳诤染?,一套套說話,從不厭倦,就像看釣魚的比釣魚的癮還大一樣。也許是上帝看出我的嗜好,讓我擁有了一份我品人生他品美酒的愛情。
老公全家都愛酒。第一次到他家,自制的直徑三米的大飯桌上午拉出來,直到晚上還沒撤下去。在一個個白酒瓶子擺滿窗臺后,無論男女老少,仍然興致不減談笑自如,仿佛喝的不是瀘州老窯而是農(nóng)夫山泉。好不容易睡下,剛打個盹,半夜三更的,又起來喝,邊喝邊說,話不盡,酒不停,真是羨煞了我,覺得人家這才叫生活。其實現(xiàn)在流行的一句話我那時就說過,只因為咱是普通老百姓沒流行起來罷了——同樣是人,為啥差距那么大呢。
值得慶幸的是:女兒繼承了父親的酒風(fēng)。四歲半的孩子,喜歡啤酒勝過喜歡飲料。大人喝時,不給就哭,至少喝半杯,才沒事地去玩。一次老公喝白酒,好像是洮南香吧,被她鬧不過,喝了一口,眉頭微皺,問,咋樣?答,有點兒辣。問,還要不要?答,要。喜得我,幾乎熱淚盈眶,這份欣慰自不待言。
雖然曾對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然而坦白地講,看著別人舉杯邀明月煮酒論英雄真是滿自卑的。這慘劇,以后不會發(fā)生在女兒身上了。
一次飯前在桌上信筆涂鴉:心離你很近唇離你很遠(yuǎn)為什么會有這樣痛苦的愛戀,老公看一眼問:咋地,有心事了?我說:是啊,幾十年的心事。真希望他繼續(xù)問,誰呀?可是該人剛收到一瓶五糧液,心思根本不在我這兒,只道了一聲“小女人”,就自顧醉酒當(dāng)歌去了。我對他的沒興趣不理睬非常氣憤,忍不住端起面前的杯子,一飲而盡,然后滿懷豪情地想:如果這杯不是橙汁而是二鍋頭,會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