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來到裁縫店,想做一件便宜一點的衣服。但衣服做出來后,他過去一試,根本就不合身。
這個人的憤慨自是在情理之中。他抱怨說上衣后背太寬了、右手袖子太長了、一條褲腿又太短了,還少了3個扣子。
“沒事,”裁縫說,“你只要把腰彎著、胳膊曲著、跛著一條腿走路,再把3根手指塞在扣子眼里,那看上去不就沒毛病了嗎?”
這個人感到受了裁縫的愚弄,扭曲著肢體穿上衣服離開了。剛走了不到一個街區(qū),就碰到了一個陌生人。
“誰給你做的這件衣服?”陌生人問道。“我也是來市場給自己做一件新衣服。”先前那個人吃了一驚,但陌生人的恭維卻很受用,于是他把那家裁縫店告訴了陌生人。
陌生人說道:“好的,非常感謝,我一定要到那家裁縫店去做件衣服。啊,連你這樣的殘廢他都能做得這么合身,他一定是個天才。”陌生人急匆匆地走了。
很好笑嗎?但如果我告訴你這正是我們的學校和教育體系的所作所為呢?
我要說:太多的人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中學、大學畢業(yè)了,但他們的人生并不成功。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有份工作,但他們干得并不開心,活得也不幸福。他們從學校得到的是知識和信息,但沒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