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他長成了大人
1994年,劉壯出生在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北街村的一個特殊家庭。因為窮,再加上身體不好,劉壯的爸爸到很晚才成家,媽媽是外鄉(xiāng)人,有輕度精神病。生下劉壯這一年,夫妻倆都是40開外的人了。
劉壯的到來給這個貧寒的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喜悅。劉壯剛出生那陣子,媽媽的病情尚輕,只是間歇性地發(fā)作。清醒的時候,和天下任何一個慈祥的母親一樣,她抱著襁褓中的兒子笑啊,唱啊,恨不得把無限的愛都加給自己的孩子。
劉壯五六歲時,媽媽已經(jīng)很少有清醒的時候了,但偶爾清醒過來,母愛就立刻回歸到她身上。這給劉壯兒時最早的記憶里留下了許多溫馨的片段:夜里,媽媽給他蓋被子,嚴嚴實實地掖好被角;大街上,媽媽一把抱起劉壯,對身邊疾速而過的騎車人大聲呵斥著;還有媽媽臉上的笑容,托住劉壯下巴的溫暖掌心……這點滴零碎的回憶,使劉壯直到今天仍然認為,自己的媽媽只是病了,不然也是世界上最慈祥的媽媽。
轉(zhuǎn)眼劉壯上小學了。村子就在縣城邊上,爸爸把他送進了城里的小學,每天騎自行車接送他上學回家??蛇@樣的日子沒過多長時間,站在校門口的父親也成了劉壯記憶中永遠的背影。
2003年,劉壯的父親突發(fā)腦溢血造成半身不遂。一家人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吃飯。以前,是爸爸一日三頓做給全家吃,處于病態(tài)的媽媽整天在街上游蕩,吃飯都要去喊,更談不上做飯。爸爸最初病倒的日子,是靠親戚鄰居送飯應付下來,以后怎么辦?望著床上愁苦的爸爸,劉壯說:“我來做!”
第一次做飯,劉壯用了整整半天時間。做飯首先要生爐子,爸爸在里屋大聲喊:“聽我的,我說咋干你咋干,咱一步步來!”“嗯!”劉壯答應著。堂屋里,劉壯按爸爸的吩咐把廢紙塞進爐子,用火柴點燃,然后放進蜂窩煤。但煤剛放進去,火就滅了。劉壯不知道點了多少次,臉被熏黑了,手上也燙了幾個泡,才算把爐子生好。
望著滿屋的煙霧,聽著兒子的咳嗽聲,爸爸幾次想爬起來,劉壯跑過去按住爸爸:“你別動!我馬上就做好了!”
當劉壯終于端著煮好的面條高興地遞給爸爸時,他發(fā)現(xiàn),爸爸已是淚流滿面!
除了做飯,劉壯要干的活還有很多,伺候爸爸吃藥,給全家洗衣服,喊媽媽回家吃飯等等。以前,每天劉壯在被窩里一覺睡到天亮,等爸爸叫醒自己,吃完飯去上學?,F(xiàn)在他要早早起來給全家做飯,伺候爸爸吃藥,然后再走著去學校。一次,他起晚了,怕遲到的他抓起書包就往學校跑,結果那天自己和爸爸都沒吃飯,回到家,他發(fā)現(xiàn)爸爸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著,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從那以后,劉壯形成了一個習慣:家里沒有鬧鐘,但每天凌晨五六點鐘他就會準時醒來,睜著眼盯著天花板,不敢再睡,一直等到天亮了就爬起來做飯干家務。
但病弱已久的爸爸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在親戚和村里的幫助下,劉壯給爸爸出了殯。劉壯常常想起爸爸躺在炕上的樣子,想起爸爸滿含淚水望著自己。一夜之間,9歲的他好像長大了,臉上多了同齡人沒有的沉靜和堅強。
自己的媽媽和天下的媽媽是一樣的
爸爸走了,家里的生活要完全靠劉壯來維持了。
每天早上,劉壯起來捅開蜂窩煤爐子,熬粥或下半鍋面條,洗把臉,急匆匆吃飯,把媽媽的飯煨在鍋里,然后背上書包趕往學校。媽媽會隔一段時間才起來,吃完飯,她就手拿一個木棍走出家門,在縣城幾個飯店集中的地方游蕩,胡亂撿垃圾。
中午,劉壯匆匆趕回家做飯。中午的飯一般比較簡單,多是直接下面條放點鹽油,或者買幾個饅頭吃咸菜;晚飯劉壯準備得豐盛些,他放學時會去菜市場買點蔬菜;做完飯,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等媽媽;吃完飯,媽媽跑累了倒在床上就睡了。劉壯收拾完后,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接著寫作業(yè)。
經(jīng)常有人問劉壯,“你媽媽疼你嗎?”他總是會沉默片刻,然后回答:“不疼?!辈贿^他會立即補充:“那是因為她病了,什么也不知道!”
“那你疼媽媽嗎?”別人又問。“當然,她是我媽媽!”劉壯回答得毫不遲疑。
有遠房親戚喜歡上了劉壯,托人來跟他說愿意收養(yǎng)他。滄州市有人知道了劉壯的遭遇,也寫信來要收養(yǎng)他。對這些,劉壯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她是俺媽媽呀,俺怎么能丟下她不管?!”
他記得爸爸在世時媽媽愛吃餃子,正好有一次堂兄給買了一塊肉來,他就試著包了餃子。他在同學家看過別人包餃子,就根據(jù)印象學著做。餃子真包成了,但餡里忘了放鹽。那一次是蘸著醬油吃的,不過媽媽吃得很香,他也吃得很香。
去年春節(jié),遠在張家口的表姐來看他們母子,給他們帶來了一臺舊電視機,劉壯的生活里才有了難得的歡樂。
苦難生活里的陽光小男子漢
艱辛的日子并沒有壓垮劉壯,他沒有變得憂郁、灰暗,相反他的心中充滿陽光。在親戚、鄰居的眼里,他是個“懂事,有禮貌,天下難找”的好孩子;在老師的眼里,他是個心理健康,愛學習,愛勞動,孝順母親,也愛幫助別人的好學生。
在劉壯簡陋的家里,只有四五件破爛的家具,有的掉了門,有的漏了面,這就是這個家庭的全部財產(chǎn),不過,這個家有個勤快的小主人,他把一切都打掃得清清爽爽。
劉壯的衣服不多,一共就那么幾件,但干干凈凈,渾身上下整整齊齊?!翱床怀鍪菦]父母管的孩子?!币路际撬约合吹?,媽媽的衣服也是他洗,有時還哄著媽媽洗腳、洗臉。所以整天游蕩在街上的媽媽,也看不出是一個沒人照料的流浪者。
繁重的家務并沒有影響劉壯的學習,他的成績在班上屬于上等,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奇跡。劉壯有他自己的竅門:很多時候,他要等到媽媽睡覺以后,才能安心做作業(yè),遇到不懂的問題,沒有人來輔導他,他就先繞過去,把問題細心地記在一個本子上,第二天去問老師。劉壯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個課外輔導班,他的全部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只能放到課堂上,老師說,劉壯是班里聽課最認真的孩子。
劉壯非常愛看課外書。在一次和外校同學通信的活動中,一位同學送了一本《自然百科全書》給他,劉壯如獲至寶,珍藏在家中,沒想到媽媽把這本書當“破爛”給賣了。幾個同學看他難過,大家分頭行動,找到城里所有的廢品收購站,一個一個地找,直到晚上七點多,大家才在一個廢品收購站找到這本書,又花錢把書贖回來。書失而復得,劉壯高興得不得了。
劉壯的媽媽每月有300多元的病退工資,這是他們母子的主要生活來源。錢放在劉壯的一個堂兄那里代管,堂兄對這錢控制得挺嚴,他對劉壯說:“不敢都花了,將來你上大學,翻蓋房子都用錢,我得給你攢著?!边@錢目前已攢了四千,每一筆都有賬?!拔业脤τH友們有個交代?!焙┖竦奶眯终f。
堂兄每隔段時間給劉壯幾十元伙食費。劉壯就用這點錢來養(yǎng)活自己和媽媽,這使得他小小年紀就學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菜市場里賣菜的、賣饅頭的,很多人都認識劉壯。他總是揀最便宜的菜買,嘴很甜,能熟練地討價還價??此蓯郏素溩觽兂3嘟o他幾把青菜。
盡管身處艱難,劉壯還會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去年春天,同學王飛的媽媽病了,他爸爸在外打工,那些日子,王飛每天穿著臟衣服,吃飯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劉壯幾次放學后跑到王飛家?guī)退鲲埾匆路?。有個同學得了白血病,同學們?yōu)樗杩?,劉壯把身上僅有的3元錢都捐了出去,他說,大家都給我捐過,那么多人幫助過我。
的確,這些年來,劉壯身邊許許多多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使他時時生活在愛的暖流中。村里每月救濟劉壯母子100元,并負擔了他們的水電費。親戚朋友時常到他家里探望,幫他干買煤挑水這樣的力氣活。鄰居的大嬸常過來幫他生火做飯洗衣服。
很早以前,學校就免了他的學費。老師們擔心這個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心理出問題,經(jīng)常跟他談心,問他家里的情況。老師們說,劉壯這孩子現(xiàn)在心理發(fā)育得挺好,他現(xiàn)在已沒有自卑感,在大街上見到瘋媽媽,當著同學的面也喊“媽媽”。和同學們在一起,他表現(xiàn)得完全是個正常孩子,他有很多好朋友。有意思的是,甚至有許多孩子的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和他交朋友,因為“跟著他能學好”!
2006年4月初,河北省一家醫(yī)院把劉壯的媽媽接去治療,這讓劉壯的心里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