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4日上午9時許,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檢察院接待室,副檢察長唐敏和反貪局副局長張靖春正等待約見一名特殊的“來客”。稍頃,一神情緊張、滿臉滄桑疲倦的中年男子在一位70開外的老者陪同下來到了接待室,他就是潛逃到南非近10年的犯罪嫌疑人鮑某某。“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選擇這個日子前來自首,就是想通過向檢察機關自首獲得新生……”聽說自己將被取保候?qū)?,又回想逃亡十年來的艱辛歷程,鮑某某唏噓不止。一旁的老者——鮑某某的父親更是老淚縱橫。
“十年逃亡艱熬,一朝回歸光明”,多次做家屬工作力勸鮑某某自首的唐檢,面對本刊記者的采訪感慨道,“很多犯罪嫌疑人在案發(fā)后選擇出逃國外,以為那是一條生路,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本案的警世意義就是告訴人們‘出逃不是生路,自首才有出路’?!?/p>
采訪獲悉,鮑某某之所以能在潛逃近十年后主動回國投案自首,不僅與其坎坷經(jīng)歷有關,與其年事已高的雙親期盼有關,更與上海市檢察機關多年來不懈努力有關。尤其是今年以來,在認真貫徹高檢院、公安部追捕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中,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在市檢院反貪局和市二分院反貪局的直接領導和協(xié)助下,三級院形成合力,終于奏響了這曲追逃凱歌。
不諳法律,畏罪出逃
鮑某某,原是某銀行普陀支行談家渡路營業(yè)所的信貸組長。雖然僅大專畢業(yè),由于業(yè)務精通,他深得領導器重。良好的經(jīng)濟條件加上俊秀的長相,使得鮑某某的婚姻大事也是一路順暢。就在許多年輕人還在尋尋覓覓中時,時年28歲的鮑某某已擁得嬌妻,喜得兒子。然而,就是那年,因為一次“出于私人交情”的幫忙,鮑某某遭遇了一次人生“滑鐵盧”:1996年3月5日,為了幫兩“兄弟”貸款做生意,鮑某某和其單位的主辦會計王某一起,采用偽造支票進賬的手法,將上海某總公司支付給上海某汽車工業(yè)銷售有限公司的貨款人民幣200萬元中的150萬元劃入某汽車儲運公司賬戶供個人使用。不久,那兩個貸到款的“兄弟”攜款“蒸發(fā)”了。1996年年底,某銀行普陀支行發(fā)現(xiàn)問題后向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檢察院反貪局舉報,反映王某與鮑某某有挪用銀行巨額資金的嫌疑,檢察機關接報后立即組織力量進行調(diào)查。而此時聽到風聲的鮑某某慌了神,那筆款項在經(jīng)手時確實存在著違規(guī)操作,但是卻沒有落入過自己的腰包,而那筆錢與使用者卻下落不明。想到“如果因為這就進了監(jiān)獄,自己的后半生就完了”,風華正茂的鮑某某油然而生了出逃的念頭。鮑的父親是名老知識分子,曾經(jīng)在鮑心慌意亂時勸過他投案自首,把真相澄清,爭取寬大處理,但是害怕法律制裁的他最終還是倉促地向朋友湊了20萬元人民幣,瞞著父親出逃了。1997年10月1日,主辦會計王某在家中被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抓捕歸案,但鮑某某卻從此杳無音信。
反貪局的干警在獲知鮑某某逃逸后,立即將其列為了重點追捕對象,制定了一系列的追捕計劃。而此時的鮑某某南下來到了廣州,想從那里借道香港出境。不巧的是在第一次偷渡時被截獲,遣送回了深圳。使用假身份證的他,在廣州逗留一些時日后,終于借機偷渡出境,逃往南非。盡管檢察人員對鮑的社會關系進行了排摸,但都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盡管如此,幾年來反貪干警們一直沒有放棄過追逃的努力。其間干警們多次上門做其家屬的工作,并發(fā)放規(guī)勸在逃人員自首的公開信。在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檢察院保存的鮑某某的案卷中,記者看到了一份于2000年10月,該院反貪局送達至鮑某某親屬手中的“公開信”復印件,上面懇切地寫道:“在全國開展集中追捕之際,我們特將此情況向你們作一通報,同時提醒你們,并通過你們轉(zhuǎn)告鮑某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7條明文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你們現(xiàn)在規(guī)勸他前來自首,肯定會依法得到從輕或減輕處罰?!?/p>
然而,此后對鮑某某行跡的查探,依舊沒有實質(zhì)性進展。
線索一斷就近十年。
踏破鐵鞋,線索初萌
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年年初,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二分院反貪局副局長歸偉平去哥哥家吃飯,正巧哥哥的同事陳某也在,閑聊中,陳某向他咨詢起了有關自己的一個在逃親戚案件的相關法律問題。問者有心,聽者更有意,歸局長當下就記下了這個藏匿在南非的在逃者的名字——鮑某某,并詳細了解了鮑家的地址區(qū)域。之后,歸局長一邊做其家屬的思想工作,打消他們的顧慮,一邊與普陀區(qū)檢察院分管副檢察長唐敏取得了聯(lián)系。普陀區(qū)院的干警得悉這一消息后立即將鮑案的案件資料調(diào)出來,并向市檢察院的反貪局領導匯報,市院反貪局遂決定抓住有利契機,做通家屬工作, 促成鮑某自首歸案。為此,市院反貪局、二分院反貪局和普陀區(qū)反貪局聯(lián)合組成了一個專門工作小組,再次向鮑的家屬做工作。
而此時鮑家也是負擔重重,一家人已經(jīng)再也難以忍受10年中,父母親沒有兒子,妻子沒有丈夫,孩子沒有父親的生活了。當初鮑某某出逃時,鮑的兒子出生才6個月,他一走,他父母就承擔起了撫養(yǎng)孩子的責任。10年間,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傾注了他們?nèi)康木?。隨著年歲的增長,兩位老人身體狀態(tài)越來越差,無論是從物質(zhì)還是精神上來看,對撫養(yǎng)孩子,老人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然而更令老人為難的是,孩子漸漸長大,也開始懵懂地知道了一些事情,騙孩子說他爸爸在國外做生意的借口越來越不管用了,別人的孩子每次放學都有自己的父母來接送,也使得孩子產(chǎn)生了一種深深的自卑,如此下去將很不利孩子的成長。而當初鮑某某出逃時借款的債主又屢屢上門催討,老人被夾在中間不堪其苦,身心都非常疲憊。老人說,為了還兒子20萬元債,他們?nèi)乙恢边^著省吃儉用的日子,甚至連一雙新襪子都舍不得買。因此,老人非常希望鮑某某能夠回來。
同時,鮑某某只身在外這么多年,日子也過得并非當初出逃時想象的那么輕松。既要擔心當?shù)鼐揭蚍欠ㄒ泼穸鴮⑵淝菜突貒?,又要擔心家中妻兒老小的狀況,還要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他天天提心吊膽地過著,從沒有睡過一天安生覺。在國外呆的時間越久,思家之情就越濃烈,“如果能過上一家人團圓的日子該多好啊”。是歸案自首還是繼續(xù)逃亡生涯?這種矛盾時時在心里碰撞交鋒,隨著時間的推移,前者漸漸占了上風。
歸案路上,一波三折
在得知了鮑某某的藏匿地點后,反貪局的干警開始頻繁地通過面談和電話與其家屬接洽。唐敏副檢察長在與其父親談話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活拮據(jù)的老人雖然穿著得體,但是精神狀態(tài)卻非常不好,每次談話都禁不住落淚。于是耐心地向其父親做了大量的釋法工作,讓他明了對于投案自首人員在法律上的寬大政策,同時也舉了很多起在逃犯罪嫌疑人主動歸案后被減輕處罰的案例,解除他們的疑慮,堅定勸鮑歸案自首的決心。為了避免老人在轉(zhuǎn)達時出錯而引起鮑某某的誤解和恐慌,細心的檢察官們更是耐心地一條條地解釋,然后讓老人一條條地復述,直到確定無誤為止。
在幾次溝通后,鮑某某決定在春節(jié)之前回來自首,然而由于在南非開的小彩擴店的資金沒能及時變現(xiàn)而耽擱了。反貪局的干警唯恐事情有變,繼續(xù)加強做其家屬的思想工作。在鮑的彩擴店順利變現(xiàn)后,他決定于2月12日回國歸案。接到消息后,為使交接事項順利進行,工作組專門派人去接機,以避免其可能因身份證件引起的入關麻煩。然而,工作人員還是等了個空。原來,鮑在去機場的路上,遭到了四名歹徒的搶劫,鮑某某這一次又未能成行。
經(jīng)過一波三折,3月12日,在家屬與工作組的多方努力下,鮑某某終于回到了上海。考慮到其旅途勞頓與時差調(diào)整,反貪干警并沒有讓他當日就到檢察機關自首。
3月14日上午,本文開頭的那一幕在檢察干警的期待下出現(xiàn)了。
眼前這個身形消瘦,滿臉風霜,頭發(fā)已經(jīng)有點禿的中年人,與十年前通緝照片上風華正茂的形象判若兩人,這讓辦案干警也有點吃驚。在交談中,鮑某某深有感觸地說:“我逃亡在外,吃了不少苦,車禍、小彩擴店經(jīng)營上的失敗,遭搶劫我都經(jīng)歷過,尤其是天天擔驚受怕,雖然只有十年,但我感覺像幾十年一樣。我出逃時28歲,現(xiàn)在是38歲,但我的模樣像50多歲了,今天我選擇我的生日前來自首,就是想通過向檢察機關自首讓自己重獲新生。”逃亡十年后,鮑某某終于可以放下精神上的包袱,開始新的人生,可以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目前,普陀區(qū)反貪局已兌現(xiàn)了政策,對鮑某某宣布取保候?qū)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