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α-Al2O3、硅藻土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成孔劑、助熔劑,用水做粘結(jié)劑制成有一定可塑性的泥料,手工搓球、干燥后經(jīng)燒成,制備了體積密度可控,性能優(yōu)異的可用于水處理的多孔陶瓷濾料。采用現(xiàn)代測試方法測定了樣品理化性能,觀察分析了樣品的顯微結(jié)構(gòu),并探討了影響多孔陶瓷濾料孔特性和體積密度的諸因素。
關(guān)鍵詞硅藻土,α-Al2O3,多孔陶瓷濾料,體積密度可控
1引言
硅藻土物理化學(xué)性能穩(wěn)定、無毒,能形成高度滲透性的過濾層,故能截留各種雜質(zhì)微粒,使濾液達(dá)到高度澄清。硅藻土助濾劑被廣泛應(yīng)用于糖漿、蜂蜜、啤酒、果露等各種飲料以及動植物油脂、石油、化纖溶液、生物制藥、城市用水等工業(yè)領(lǐng)域。由于硅藻土的種類繁多和多孔特性,使其制品具有其它過濾介質(zhì)所沒有的過濾性能與吸附性質(zhì)[1]。硅藻土在低溫煅燒時孔結(jié)構(gòu)保持完好,因此以硅藻土為基質(zhì),采用低溫?zé)Y(jié)和加入添加劑的方法,可使原有氣孔保留下來而形成多孔陶瓷。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制得孔徑非常小、分布均勻、成本低的多孔陶瓷。改變成分可調(diào)節(jié)濾料密度,采用兩層不同容重濾料過濾,是當(dāng)前國內(nèi)外普遍應(yīng)用的過濾技術(shù)。由于兩種濾料的體積密度差,在一定的反沖洗強(qiáng)度下,輕質(zhì)濾料仍在上層,而重質(zhì)濾料在下層[2~3],這樣雙層濾料與單層濾料相比,在相同壓力下,過濾周期縮短,濾速提高[4]。
本研究以α-Al2O3、硅藻土為主要原料,用手工成球方法制備體積密度可控的多孔陶瓷濾料。
2實驗部分
以α-Al2O3、 星子高嶺土、硅藻土、澳大利亞鋰輝石(陶瓷級)、桂廣滑石、鈉長石、鉀長石、霞石正長石、石灰石、白云石和煤粉及石墨(工業(yè)純)為原料,原料的化學(xué)組成如表1所示,共設(shè)計了C、D及H共3個系列的樣品配方,典型的配方組成如表2所示。
按配方準(zhǔn)確配料,將球磨混合好的坯料,以水作為粘結(jié)劑制成有一定可塑性的泥料,然后手工搓成直徑5~10mm左右的小球。根據(jù)差熱曲線制定燒成制度,以5℃/min的升溫速率在硅鉬棒爐中燒成,在合適溫度下保溫,其中最高溫度下保溫1h,用靜力稱重法測定樣品吸水率Wa、氣孔率Pa及體積密度D,用日本產(chǎn)JSM-5610LV掃描電鏡觀察樣品顯微結(jié)構(gòu)。
3分析討論
3.1 氧化鋁含量對樣品體積密度的影響
根據(jù)差熱分析確定各樣品的燒成制度及燒成溫度范圍,在燒成溫度范圍內(nèi)每隔10℃燒成樣品,測定樣品的Wa、Pa及D值和抗壓強(qiáng)度,綜合這些參數(shù)確定各樣品的最佳燒成溫度。樣品C1、C2、C3、C4、C5的最佳燒成燒成溫度分別是1 350℃、1 270℃、1 250℃、1 220℃和1 200℃。氧化鋁的含量增多,樣品的最佳燒成溫度提高,達(dá)最佳燒成溫度時,其體積密度越大。
3.2 硅藻土含量對樣品體積密度的影響
圖1表明,樣品氣孔率隨著硅藻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體積密度減小。樣品D5、D6、D7硅藻土含量分別為30%、40%和50%,與之對應(yīng)的體積密度分別為1.433g/cm3、1.295g/cm3和1.208g/cm3。這是因為硅藻土是一種由許多極小的水生有機(jī)體的硅質(zhì)殘骸組成的沉積巖,主要成分為無定形SiO2,具有大量微孔。這就使其在沒有添加成孔劑的條件下,仍有較高的氣孔率和較小的體積密度,有利于制備輕質(zhì)的多孔陶瓷濾料[5]。從圖2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燒成溫度下仍有部分硅藻土保留了其圓盤多孔狀,并且孔的形狀也很規(guī)則。利用硅藻土的這個特性,通過改變其添加量可以制備出氣孔尺寸可控的樣品[6]。
圖1樣品D5、D6、D7的Wa、Pa、D圖
3.3 成孔劑種類和含量對樣品體積密度的影響
對比幾組樣品發(fā)現(xiàn),石墨的添加量比煤粉的添加量少,但是添加石墨的試樣的氣孔率卻比添加煤粉的大,體積密度比添加煤粉的小,說明石墨能有效增大氣孔率、降低體積密度。這是因為煤粉是低溫成孔劑,300℃左右開始燃燒,到600℃就已經(jīng)燃盡,從而留下氣孔,但是隨溫度的升高,物料開始反應(yīng),生成液相后,這些氣孔有一部分會被液相填充而封閉,導(dǎo)致氣孔率降低;而石墨是高溫成孔劑,它在800℃開始燃燒,到1000℃才基本燃盡[7],這個溫度與燒成溫度接近,所以被液相填充的氣孔量遠(yuǎn)少于添加煤粉的樣品,使其氣孔率較高。從體積密度測試結(jié)果來看,樣品的體積密度大約分布在0.7g/cm3、1.0g/cm3、1.5~1.7g/cm3、2.0g/cm3以上幾個范圍,這對于雙層濾料濾池的反沖洗是十分有利的。以上分析說明了通過改變成孔劑及其添加量,可以有效控制樣品的氣孔率和體積密度。
3.4 燒成溫度和保溫時間對樣品體積密度的影響
在不同的燒成溫度下制備的同組成樣品,在燒成溫度分別為900℃、950℃、1000℃、和1050℃時,體積密度分別為0.623g/cm3、0.731g/cm3、0.739g/cm3、0.751g/cm3。從結(jié)果看,體積密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由于燒成溫度升高,物料之間反應(yīng)生成更多液相,填充到低溫下形成的氣孔中,并且液相的浸潤使得樣品的收縮量增大,從而使得樣品結(jié)構(gòu)致密化,氣孔量大大減少,氣孔率降低,體積密度增大。
保溫時間對樣品的體積密度也是有影響的。保溫時間從1h延長到3h,體積密度從2.102g/cm3增大到2.313 g/cm3,體積密度隨保溫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隨著保溫時間的增加,氣孔率降低,體積密度增大。這是由于保溫時間延長,物料反應(yīng)更加完全,液相量增多,樣品的收縮變大,氣孔的孔徑變小,因此氣孔所占空間變小,導(dǎo)致氣孔率下降,從而體積密度增大。
3.5 硅藻土的高溫性能
圖2是在1100℃下燒成的樣品D7的SEM圖。圖中仍可以看到硅藻土的圓盤狀或管狀多孔的原形,又明顯地看到大量由于燒結(jié)程度較高而被離散的硅藻土顆粒,形狀極不規(guī)則。大量的硅藻土微孔則仍然存在于樣品中,由于沒有加入成孔劑,所以除了硅藻土微孔外,其它氣孔是由硅藻土顆粒堆積形成的。
圖2 樣品D7的斷面SEM形貌圖(1100℃,1h燒成)
圖3樣品H1的斷面SEM形貌圖(1170℃,1h燒成)
圖3 是在1170℃燒成的樣品H1的SEM圖。圖中看不到硅藻土的原形,說明硅藻土已經(jīng)大量熔融成液相。部分尚未熔融的硅藻土也由于燒結(jié)程度提高而使原有結(jié)構(gòu)被破壞,形成一些離散的細(xì)小硅藻土顆粒。少量硅藻土原料中的微孔仍然存在,多數(shù)已經(jīng)被液相封閉。樣品中含有大量的孔徑大約為幾十微米的大氣孔,這是煤粉燃燒后留下的。
4結(jié)論
(1) 通過控制成孔劑種類、加入量、燒成溫度、保溫時間,可以控制樣品的體積密度、抗壓強(qiáng)度等性能,以適應(yīng)不同的使用要求,從而拓展多孔陶瓷濾料應(yīng)用途徑及范圍。
(2) 燒成溫度從900℃升高到1050℃,樣品的體積密度從0.623g/cm3增大到0.751g/cm3,說明樣品的體積密度隨燒成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保溫時間從1h延長到3h,體積密度從2.102g/cm3增大到2.313g/cm3,體積密度隨保溫時間延長而增加。
(3) 硅藻土含量從30%提高到50%,氣孔率從56.37%增加到59.84%,體積密度從1.433g/cm3減少到1.208g/cm3,可見增加配方中硅藻土的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氣孔率,降低體積密度。
(4) 添加40%石墨為成孔劑的樣品,氣孔率比添加50%煤粉為成孔劑的樣品氣孔率高、體積密度小,可見石墨的成孔效果比煤粉好,能很好地提高氣孔率、降低體積密度,但成本比煤粉高。
(5) SEM分析表明,樣品中含有大量三維網(wǎng)狀微孔,孔徑在幾十微米范圍內(nèi)。硅藻土在溫度低于1100℃時,仍有其原型存在,但多數(shù)已經(jīng)變形,有些甚至被破壞,形成離散的硅藻土顆粒。硅藻土在高于1100℃時,將失去原有形貌,對降低體積密度貢獻(xiàn)甚微。
參考文獻(xiàn)
1 諸愛珍.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研制[J].陶瓷,2004,167(1):17~18、33
2 王曉梅.單層砂濾料改為雙層濾料的實踐作用[J].四川兵工學(xué)報,1996,17(2):36~38
3 王 圃,姚雨霖,程民權(quán).莫來石-堇青石(MJC)濾料濾層反沖洗理論[J].重慶建筑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1994,16(4):40~45
4 江 萍,胡九成.國產(chǎn)輕質(zhì)球形陶粒用于曝氣生物陶粒濾池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2002,22(4):459~464
5 T.Zhu,P.D.jenssen,T.Mahoum. Phosphorus Sorptio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LWA)-potential Filter Media in Treatment Wetlands[J].Water Science andTechnology,1997,35(5):103~108
6 Kyffin.A.Robin. Treatment of Expansible Materials to From Lightweight Aggregate.U.S.P.No:4906183.1990
7 M.E.Brito. Boundaries in porous alumina[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ffers,2002,20:2053~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