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并不十分開闊的閱讀視野來看,國內描寫中學生生活的小說似乎并不多見。這可能有著諸多復雜或不那么復雜的因素。比如,中學生準備中考或高考忙昏了頭,加上家長在一旁虎視眈眈,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這些盡管有益,但與分數了無關系的課外書籍。此外,作家們也往往不屑于去寫這類作品,或是想寫卻不了解這方面的生活。即使間或出現一些這類作品,而作者腦袋里教育意義這根弦往往又會繃得過緊,寫出來不免概念化,里面的孩子成了著童裝的成年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一些小作家們倒是熟悉這方面的生活,但他們的想象力又往往被玄之又玄的奇幻世界所牽引,不愿去寫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因此,中學生生活這個題材近乎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一塊廢棄的園地,外面春色如許,這里卻寂寞非常。我們不但沒有像《哈里·波特》那樣奇妙的富有想像力的童話,更是缺少能夠直接表現中學生的人生和豐富的內心世界的現實類作品。
出于上面的原因,看了劉克勤的《超級六班》,我感到眼前一亮。這是一部饒有趣味而又不失教育意義的描寫初中生活的作品,不但適合孩子們閱讀,也頗值得我們這些渴望了解如今孩子們生存狀態(tài)的成年人去看。這部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真實而生動地描繪出當代少年生活的各個側面,也多少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精神世界。顯然,這內容對于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那個年齡一路拼殺過來的,分班、考試,為學習成績和學校、家長的嚴管而煩惱,也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反叛的心理,內心充滿了渴望和萌動,對成人的世界感到新奇,并且躍躍欲試;說陌生,是書中這一代人的生活明顯地帶有新時代的種種印跡,網絡、手機和《哈里·波特》這類“流行”的時尚元素進入并且主導了他們的生活,從而使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是后一點,在作品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顯示,使作品具有了十足的現代意味。
小說采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從孩子的視角來進行敘述,給人的感覺既真實又親切。故事的主人公,既是一個旁觀者,又參與到其中,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展示他的內心活動,又能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來描繪他周圍的人物和事件。我們本來認為的枯燥甚至乏味的校園生活,在作者的筆下竟然變得充滿了生趣,這當然是孩子們心靈的投射。我想,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因此,這部小說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是理所當然的,而對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說,也值得一讀,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今天少年人的生活。說句實話,作為成年人,我們早已忘記了自己當年的處境,更是不太了解今天孩子們的真實想法。讀了這部小說,似乎給我補上了這一課。我過去經常向人感嘆現在的孩子們沒有童年,也缺少了在成長期更為廣泛接觸生活的樂趣。一般說來這并不錯,由于升學和分數的壓力,使他們的生活空間受到了嚴重的擠壓。但是不要忘記,他們的心靈在這個時期比起任何時候都需要滋養(yǎng),而同時,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調節(jié)能力。就像小草,在遍布石頭的貧瘠的土地上仍然能夠生長。從這部小說中,似乎就傳達出了這樣的信息。小說的筆調樂觀而幽默,寫出了孩子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盡管這里面會讓人感到幾許苦澀。作者的著眼點顯然在于展示中學生樂觀向上的一面,但這些與傳統(tǒng)的好學生的標準并不一樣,他們張揚了自己的個性,而不是被磨平了棱角;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守護住了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而不是僅把目光集中在分數上。書中的人物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正是這一點讓我們感到他們真實可親。我不知道書中豐富多姿的生活對中學生而言具有多大的普遍性,但至少應該是我們的孩子所希望和追求的。
責編 趙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