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oinyo Lengai被尊為上帝之山,是世界上僅存的碳酸鹽活火山,它位于東非大裂谷的心臟,海拔2878米,是坦桑尼亞集攝影、徒步和火山愛好于一體的探險地。攀登這座山極具挑戰(zhàn)性,但你可以領(lǐng)略到大裂谷的美景。雖然通往Oldoinyo Lengai山頂?shù)穆贩浅6盖停医蛔∶半U與刺激的誘惑。于是,曲折山路上的一隊登山者中出現(xiàn)了一個中國人的身影。
小徑上的細碎沙石厚厚的,足有高幫鞋的深度,大家彼此挨得很近,艱難地前行。頭燈照在眼前,只見一團團塵霧,能見度一米。嘴緊閉,但大幅度的呼吸加重了火山灰的味道,我雖然帶了紗巾,但此時無意擋住臉,上山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呼吸。我“無所畏懼”地大口吸著含塵的空氣。
路越行越難,沙石伴有凸凹不詳?shù)膸r石,巖石很酥,隨著蹬踏,巖石表皮脫落,使其沒有可以支撐的地方,每一步都得用腳探個究竟,才能蹬住發(fā)力向上邁步。這樣的路況比走兩步退一步的純沙石路還是快了一些,但不能大意,腳下沙石深淺差異大,凸凹坑的長短差異大,眼睛和腳都在仔細地尋找著安全的落腳點。
前面開始碰上大巖石了,坡度足有40度,只能仔細地觀察和尋找?guī)r石上的凸凹點。巖石寬不見邊,后邊的人盯住前邊人的落腳點,依次跟緊向上爬行,如此難走的山路,使我現(xiàn)在就開始對下山畏懼了。
終于到達了山頂。山頂基本上是平坦的,除了有些造型怪異的巖石山外,全是火山噴發(fā)時流出且固化的巖漿。巖漿灰白色,還有一些白色的天然碳酸鈉鹽晶體,而灰色的巖漿應該是天然碳酸鈉鹽熔巖,它是 一種低溫型熔融鹽,顯然它比其他火山噴發(fā)的熔巖要冷得多。灰色的巖漿是近幾年少量噴發(fā)造成的,而白色的是十多年前火山噴發(fā)留下的。確切地講,這座火山在1966年和1983年曾有較大的噴發(fā)。
太陽光被濃霧擋在外面,但山頂還是亮了許多,向著一些突起的奇峰怪石走去。行走在鋪滿巖漿的地上,腳下堅硬但薄的大塊巖漿,時而被踩裂,發(fā)出“咔咔”的聲響,當濃霧掠過時,奇峰時隱時現(xiàn),朦朧與清晰間變化無常,形成了一幅幅變化的中國畫。我們走近幾處冒著白煙的山口取暖。站在白煙里,招呼兩個穿短褲上山的人過去取暖,而我冷得不敢看他們的那身裝扮。一些大小不一的山口和一些裂縫,冒著濃淡不一的白煙,夾帶著刺鼻的硫磺味道,使人不敢駐足,匆匆拍照而離。
在山頂濃霧中,我們見到了一位美國大學教授,他竟然在山上呆了兩個星期了!他在觀察火山活動情況,這是他的工作,上山的人見到他說他Crazy,他笑著說:“愛好火山的人和來登它的人都Crazy!”
接近8點了,果然天空放亮,雖然濃霧仍然彌漫,但藍天已現(xiàn),陽光充足。藍天、白云、團霧、陽光,在這火山頂?shù)钠娣?、怪地、綠草、巖石間涂抹著一幅幅美妙的畫面。
站在山頂?shù)淖畋边?,我們看到了壯觀的大裂谷,云團在腳下游走,廣袤的大地時隱時現(xiàn)。Bill提議,我們登山隊應該以火山為背景集體合影,紀念這有意義的一刻。他笑我們臉上粘滿了火山灰,渾身上下如“出土文物”。我回應道:“我的鞋子里裝滿了火山灰,腳都沒有地方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