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路線:北京—張家口—大同—呼和浩特
行程公里:3800公里
車隊介紹:17輛,包括徹底專業(yè)改裝柴油版陸風(fēng)一輛、三菱V6 3.0兩輛、獵豹V6一輛、霸道V6 4.0一輛、長城賽弗四驅(qū)一輛、帕拉丁2.4四驅(qū)一輛、切諾基九輛。其中六缸七輛、手四電一輛、2500一輛,均為四驅(qū)。一半的車配備了絞盤。
經(jīng)過和沙漠的初次較量,我想每個人此時對巴丹吉林的感覺都在發(fā)生著改變。
還有一件事,我特希望告訴大家。在巴丹吉林這幾天我新增加了一個愛好,就是勘探地形,我甚至都有點上癮了。
打開攝影包,相機上掛滿了黃色的沙粒,我輕輕一笑,那是巴丹吉林的標(biāo)記。從FM2和F4S上取下最后的兩個膠卷,和桌上那十幾卷膠片放在一起,我知道,我此次巴丹吉林之行所有視覺上的記憶就全在這里了。
原本是要擦拭相機的,但觸摸著那些沙粒,我竟有些失神,恍然中,時光隨著思緒回到了那些日子。
今年五一的長假,我把我們一家三口交給了越野者,因為在這個令人充滿期待的假期里,越野者俱樂部將組織會員駕車遠征內(nèi)蒙古巴丹吉林大沙漠。
大部隊是在4月30日上午11時出發(fā)的,而我還要堅持正點下班,等我和LD把三歲的兒子和所有需要的旅行用品安頓到車上,駛過那個夜晚的并不算很堵的二環(huán)三環(huán),盤馬甸橋向北到了八達嶺高速起點清河收費口,我看了一下表,2005年4月30日晚10時。
路線并不復(fù)雜,北京至大同全線高速,車不多,但出了居庸關(guān),開始感受到勁疾的大風(fēng)撲面而來,黑夜中,車逆風(fēng)而行。
兒子一路酣睡,我和LD輪換開車,一路上全靠紅牛提神。說實話,以前覺得紅牛的廣告詞挺傻的,什么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有點兒沒話找話,但在上了一天班開了一夜車后,才知道了紅牛的效力,一罐能頂個兩三個小時不困。但這東西只能偶爾喝喝,喝多了也挺難受的,感覺困了就是睡不踏實,腦子里空落落的。
車速維持在一百二三十公里的時速。在宣大高速上,我們接到了來總的電話,我看了一下表,已是深夜12點了。來總是此次車隊遠征探險的領(lǐng)隊、總負責(zé)人,他詢問了我們的路線行程情況,并對大同至呼市的重點路段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是從大同上208國道沒有任何指示標(biāo)志,白天大部隊就兜了很大的圈子,浪費很多時間,所以來總建議我們直接租一輛當(dāng)?shù)氐某鲎廛噹?,能省去很多麻煩。在這深夜,我們感受了組織的溫暖。
5月1日這一天對我們的考驗是十分嚴峻的,因為等待我們的是920公里的長途拉練。來總對此早有預(yù)料,所以在所有的車貼做完之后,他又特意安排給每輛車貼上拉練二字,以提示長途拉練對我們每一個車手的鍛煉意義。
經(jīng)過烏海、阿拉騰、達孟根布拉格(銀色的泉水),最終到達了阿拉善右旗。飽餐完畢,車加滿油,到旗里補充給養(yǎng),然后車隊向70公里外的沙漠進發(fā)。路很好走,幾乎沒有車,公路兩旁是廣闊無垠的戈壁荒漠,沙丘逐漸多起來,每個人都明白,前面就是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舒展開她金色的畫卷,橫亙在我們面前,一望無際的大大小小的沙山,連綿起伏,猶如巨浪翻滾,沒有盡頭,海一樣廣闊。
當(dāng)?shù)厝酥v,像我們這么大的車隊進來還是頭一回。阿旗副旗長給我們帶隊做向?qū)В覀兓ㄥX雇了當(dāng)?shù)氐乃緳C和車做隨隊救援,我們的目標(biāo)是進沙漠60公里后的諾日圖。
我們興奮地跳下車,以巴丹吉林為背景拍照留念,然后是做進沙漠的準(zhǔn)備,其實就一件事:給輪胎放氣,而且是死命令,必須放。我看著六缸切鼓鼓的輪胎,還有點舍不得放,但看到副旗長麻利兒地給他的獵豹放了氣,而且大家都在放,我才開始放,按標(biāo)準(zhǔn)應(yīng)該放到1.5個氣壓,或再低點都行,但我放到2.2就覺得差不多了,根本不知道胎壓對沙漠駕駛的影響有多重要,現(xiàn)在想來,真是無知者無畏呀。
巴丹吉林(以下簡稱巴丹)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陷車,重點詞是頻繁、此起彼伏。
通過體會與觀摩,我們初步總結(jié)出了沙漠駕駛的頭兩個要點:第一,就是停車時必須選擇在有坡的地方,無論是往前開還是往后開,只要有坡就能開,如果你被看似平坦的沙地迷惑,停下來你就死定了,那不是咱北京的停車場,車位再多也不能停。第二,要學(xué)會借力使力,具體說就是,當(dāng)你沖一個沙坡沒沖上去時,別停,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決定好是向左還是向右打方向,然后在沙坑的內(nèi)壁上畫圈,等車的速度起來動力夠用時選擇合適的角度與路線沖坡。這種玩法我覺得很有點打太極拳的感覺,不跟你硬較勁兒,避其鋒芒,以四兩撥千斤。實際上,只要把這借力使力、順勢而為的內(nèi)涵參透了,那沙漠越野你就至少掌握一半了。我給這一理論起了一個名,叫沙漠太極。
高強度沙漠越野證明,胎壓對沙漠越野是十分重要的,放氣是必須的。在沙漠里越野,使蠻力是不行的,跟沙子較勁,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你千斤它四兩,結(jié)果只能是越陷越深,而且對車也有很大的傷害,對輪胎的磨損也較嚴重。經(jīng)過和沙漠的初次較量,我想每個人此時對巴丹吉林的感覺都在發(fā)生著改變,她已經(jīng)不是一個幾千里外的夢,而是一個廣闊無垠的現(xiàn)實場景,我們身在其中。面對連綿不絕的沙山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沙坑,我的內(nèi)心有興奮,更有期待,我也做好了繼續(xù)陷車的準(zhǔn)備,但接下來的路段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陷車所帶給我們的對沙漠越野的單純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沙漠越野的真正開始。
在連續(xù)沖過三個駝峰坡之后,我的腎上腺素急速升高。那三個坡很陡,幾乎就是n字形,每個相距一百多米的樣子,就像克隆的一樣整齊。這三個n形坡很有特點,表面是沙子,但坡體內(nèi)部卻很堅實,背風(fēng)面(也是我們的沖坡面)沙子相對軟而厚,而坡頂和迎風(fēng)面沙層很薄,角度也陡,也就是說車在往下沖的時候沒有什么緩沖,有點硬碰硬,所以沖坡的速度和收油的時機十分重要,要控制好,但這些都是沖過去之后才總結(jié)出來的,當(dāng)時除了橫在眼前的陡坡就只能看見天,后面的情況你什么也不知道。
記得當(dāng)時因為之前的地勢還算舒緩,我是高四擋以較快的速度前進,當(dāng)?shù)谝粋€n形坡橫在我面前時,我稍一收油想觀察一下,車速立刻就降了下來,車沖到一半就沒了動力,馬上借力退回,坡陡沙厚,得用低四了。沖之前我就跟后座的LD說了一句話:抱緊兒子!然后就是給油,低四2擋,沖起來時什么也看不見,眼前只有天空,然后四輪騰空,飛行、落地,減震彈簧發(fā)出巨大的聲響,然后就是看見一個一模一樣的坡又出現(xiàn)在眼前,我KAO!我罵了一句。同時我聽見LD喊了一句,具體記不清了,大意就是:他爹,慢點兒!我知道從進沙漠折騰到現(xiàn)在,如果說我還稱得上是激動,那LD是確實有點緊張了,畢竟,兒子還在車上呢,三歲零三個月,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在巴丹吉林玩越野的最小的隊員了。而據(jù)當(dāng)?shù)厝酥v,以前還沒有過我們這么大的車隊進入過巴丹吉林的。
后兩個n形坡我不敢沖那么狠了,放慢速度,到坡頂收油,但過這種坡,再怎么注意也避免不了動作劇烈,車是咣當(dāng)咣當(dāng)?shù)?,人是前仰后合的。過了這三個坡,我感覺就跟吃了興奮劑似的,車已經(jīng)停不下來了,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了(藍蓮花了,嘿嘿),沖坡過坑都是一氣呵成。但別有意味的是,第二天在向第二宿營地進發(fā)途中,又遇到了三個n坡,但我已經(jīng)沒有飛過去的沖動了,都是仔細看完地形后繞了過去,而且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種感覺,就是我好像是真的在體會越野了,我沒有了昨天飛車沖坡后那種狂熱的感覺,我很輕松,心態(tài)很平和,我過來了,三個坡在我身后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征服,我只是順應(yīng)了地勢,繼續(xù)前進?,F(xiàn)在想來,這應(yīng)該算是巴丹吉林給我的第一份心靈雞湯吧,讓我真正開始感受越野。
我不知道剛才飛車的時候LD和兒子是什么狀態(tài),但此刻,一個稚嫩的聲音從車的后座傳來:爸爸,你還真挺棒的呀。于是在百忙中我回頭看了一下他們娘兒倆,LD一只胳膊摟著兒子的小肩膀,鐵青著臉,嚴肅地說:你看前面吧!再一看兒子,小臉繃地緊緊的,還盯著前方的路呢,我忍不住樂了,心底忽然覺得暖暖的,因為兒子三歲了,從來沒跟我說過這樣的話。我性子比較急,跟他在一起的時間又少,所以在他最喜歡的人里我總是排在后面,但此刻,在一路的風(fēng)塵與艱險之后,兒子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是如此的動聽。他可能還是那個玩沙子沒夠要被強制抱上車的小子,但他卻同時在成長,因為他已經(jīng)逐漸知道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和面對的困難,我倍感欣慰,因為我們爺倆的心是貼近與相通的。
還有一件事,我特希望告訴大家。在巴丹吉林這幾天我新增加了一個愛好,就是勘探地形,我甚至都有點上癮了。每當(dāng)遇到一個復(fù)雜的高難度地形,下車仔細勘察,結(jié)合地勢選擇角度、路線,根據(jù)距離與地質(zhì)的軟硬決定車輛的驅(qū)動方式,合理地分配速度與扭力。有點像解方程式,但我不喜歡數(shù)學(xué);有點像打斯諾克,這個我喜歡,但不夠狂野。它應(yīng)該就是它自己,它就是越野,我現(xiàn)在最喜歡的方式。用頭腦與控車技術(shù)來和車配合,令人著迷。
其實,就像這篇游記的標(biāo)題,為什么形容巴丹吉林是沙漠越野的終極標(biāo)靶呢?盡管它只是個形容詞,但巴丹吉林絕對具備這個實力。
巴丹吉林的狂野是立體的:沙山林立,偉岸厚重,遠望時茫茫蒼蒼,如沙海巨浪,氣勢磅礴。近觀之,復(fù)合型沙丘鏈依沙山之勢錯綜復(fù)雜,峰、峭、壁、窩、刃隨處可見,地形狀態(tài)相當(dāng)豐富,越野難度很大,充滿野性魅力。而在越野的驚險之余,我們會驚嘆于巴丹吉林的博大精深,為那些高大沙山的氣勢所折服。
巴丹吉林的魅力還在于她狂野中所蘊涵的柔情主義,她雖十分險峻,但卻不能說是死亡之海,因為她有清泉、有湖水,4.7萬平方公里的大漠中分布了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內(nèi)陸湖,當(dāng)然,并不全是能直接飲用的淡水。對于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越野是一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方式,所以,巴丹吉林的狂野加上她所同時擁有的淡淡柔情,使她成為一個極富魅力的地理區(qū)域。
跑了4000公里的路,追逐了8000里的云和月,只是為了幾十公里的沙漠越野,但真的很值得。限于對巴丹吉林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也限于我們此行的條件還遠不具備深入巴丹吉林的能力,對巴丹吉林來說,我們僅僅是輕輕觸碰了一下她的面紗,但這已足夠激起我們的夢想了。
等待吧,在合適的時候,再見巴丹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