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作文寫得形象生動嗎?如果想,那么就不能漠視詞語的色彩。詞語有感情色彩,比如褒義詞、貶義詞,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但還有一類詞語具有另一種色彩——形象色彩,這一點可能許多人都沒留意。
“詞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詞內(nèi)部的組成成分所引起的對事物視覺形象或聽覺形象的聯(lián)想。如:同是描寫黃顏色,“鵝黃”會使人聯(lián)想到小鵝絨毛的顏色,“杏黃”會使人聯(lián)想到杏的顏色,“橘黃”會使人聯(lián)想到橘子皮的顏色,“金黃”則會使人聯(lián)想到黃金的顏色。這里每個詞都會使人聯(lián)想到某一事物的具體形象,這種聯(lián)想就是詞的形象色彩。
在語言中,用摹狀、擬聲方法構(gòu)成的詞語大都具有明顯的形象色彩。如“天藍”、“桃紅”、“鵝卵石”、“獅子狗”、“馬尾松”、“席卷”、“俯身”、“側(cè)耳”等都是以摹狀方法構(gòu)造的詞語,它們都會引起人們對事物視覺形象的聯(lián)想;“蟈蟈”、“布谷鳥”、“乒乓球”等都是以擬聲方法構(gòu)造的詞語,它們都會引起人們對事物聽覺形象的聯(lián)想。
除了上述這一類的詞外,像我們所熟悉的動詞中有很多本身也具有形象色彩,像“伸”、“縮”、“攀”、“鉆”、“擠”等。
修辭手法中擬人、比喻這兩類也極具形象色彩。如: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個句子用讀者熟悉而又喜愛的“長龍”來比喻“長城”,給人飛舞之感,氣勢壯觀,形象生動。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薄渲懈鞣N果樹會像人一樣“爭著、搶著”來開花,讓人聯(lián)想到一片絢爛的春景。
這也告訴我們,寫作中不光要充分運用詞語的形象色彩,還要考慮到句子的形象色彩,要將有形象色彩的一類詞語和各種有描摹作用的修辭聯(lián)合使用,這樣就能使表達生動形象起來。
我們先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來看看有形象色彩的詞語的運用?!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一文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p>
這一段中那些加了點的詞語都是極具形象色彩的詞?!伴L吟”從聽覺上引起我們對蟬鳴叫聲的聯(lián)想,耳畔仿佛真的聽到了夏季的蟬鳴。其他幾個詞語則全是從視覺方面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寫靜態(tài)的菜畦、井欄、皂莢樹和桑葚時,就讓人聯(lián)想到它們的顏色、質(zhì)地、形狀;而寫動態(tài)的黃蜂、叫天子時,人的眼前就能那么真切地見到它們的形象。你看那黃蜂,身子是“肥胖”的,此時正“伏”在菜花上,想是那花的香味吸引了它,讓它貪婪地“伏”在花上,不肯離去了吧?那叫天子一定是非常的敏銳,你看,它可能是發(fā)現(xiàn)有一群孩子朝著它的方向走來,便極迅捷地“直竄”云霄,任憑孩子們在它身后驚叫了。百草園里的神奇、美麗、歡樂,應(yīng)該是由許多這一類富有形象色彩的詞來表現(xiàn)的吧?假如我們將這段中那些加了點的詞語從原文中刪除會怎樣?那一定會索然無味。
請閱讀以下文句,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它所描述的畫面?!拔蚁肫鹉菂⑻毂叹G的白樺林,標(biāo)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此時我們仿佛就置身于端木蕻良描繪的關(guān)東原野。那么真切、那么生動的表達效果,也是來源于上文中那些加了點的富于形象色彩的詞。
其他名家作品也是如此。請大家回憶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名篇,它們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的同時,不也在告訴我們要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就要學(xué)會運用語言的形象色彩嗎?其實不只是寫景,寫人也一樣。請看下面的句子: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本渥又型ㄟ^“呵”這個動詞和“像紫芽姜一般”的比喻,不僅能讓人們清晰地看到孩子們手的顏色和形狀,更讓人們看到了孩子們在雪中玩耍時的快樂。
“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和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孑L鞋,油光光辮子盤在頭上。”這段肖像描寫寫的是昆明附近村中女子的形象,那臉膛、那牙齒,以及那服飾的地方特征是那么鮮明,讀者絕不會將她們與江南女子或是北方女子混淆不清。
其實每一篇、每一段描寫環(huán)境或人物的優(yōu)美篇章中,無不運用了有形象色彩的描摹性詞語和修辭。由此看來,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寫作有文采,生動形象,就要學(xué)會運用語言的形象色彩。
責(zé)任編輯/梅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