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的準備工作周密而又奇特,不僅各個環(huán)節(jié)一絲不茍,而且?guī)缀鯇⑷苛α慷纪度氲綔蕚涔ぷ髦小?935年2月,在四川北部的旺蒼壩(今四川省旺蒼縣境內(nèi))剛組建的婦女獨立團,也在轉(zhuǎn)運傷員和軍需物資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她們以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在紅軍戰(zhàn)斗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婦女獨立團是根據(jù)紅四方面軍總部的決定組建的,人員來自根據(jù)地的青年婦女干部、積極分子,以及在兵工廠、醫(yī)院、宣傳隊工作的部分紅軍女戰(zhàn)士。其中,營、團干部都是從鄂豫皖根據(jù)地來的老同志,連以下干部、戰(zhàn)士,大都是川北農(nóng)村姑娘。她們參加紅軍前都生活在舊社會的最底層,不少人是丫頭、童養(yǎng)媳,多為貧雇農(nóng)的女兒。盡管她們還年輕,卻歷盡了人世滄桑,而今堂堂正正地當上了紅軍,人身自由了,人的尊嚴得到了社會承認。勤勞勇敢的精神,特別能吃苦的本色,使她們擁有與男同志一樣的克服前進道路上千難萬險的力量。
婦女團組成,正趕上部隊緊張地進行渡江準備。大部隊很快就要轉(zhuǎn)移,首先必須把傷病員運送到安全地帶,這一光榮任務就落在了婦女團女戰(zhàn)士們的身上。她們表示:上級把這些為革命出生入死、身負重傷的病員交給我們,這是對我們婦女的信任。我們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不惜一切代價,把傷病員全部運走,絕不能遺棄一個。
運送傷病員需要擔架,她們用繩子將兩根竹竿編織、連接起來,便成了一副簡易的擔架。婦女團中的川北籍戰(zhàn)士給這種原始的運輸工具取了個帶鄉(xiāng)土氣息的名字——抬子。于是,“巾幗抬子”便成了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對婦女團的親切稱呼。
曾經(jīng)擔任過婦女團一連連長的紅軍女戰(zhàn)士劉照林,在一篇《巾幗抬子》的回憶文章中,這樣寫道:
一連的幾十副抬子,由旺蒼壩出發(fā),浩浩蕩蕩,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川北的崇山峻嶺之中。那里山勢陡峭,樹大林深,羊腸小道坎坷不平,道路兩旁荊棘叢生。有時不得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抬子隊緩慢而又吃力地向西轉(zhuǎn)移。中途,上級傳下命令:擔架要跟上大部隊,大部隊走到哪里,務必把傷病員送到哪里。為了盡快趕上大部隊,我們根據(jù)體力強弱,調(diào)整了抬子:體力強的3人一副,體力弱的4人一副。我打頭陣,除參加抬一副抬子外,還負責掌握行進速度,應對突然事故,指導員斷后。新的陣容一拉開,戰(zhàn)士們提高了信心,經(jīng)永寧鋪向中壩方向加速前進。
許多同志從來沒有抬過抬子,抬前邊的,一個勁往前趕;抬后邊的,看不清路,扯扯絆絆,想快也快不起來。這時,大家想起了李秀英,她在地主家干活時,抬過轎子,有一些經(jīng)驗?,F(xiàn)在她同史忠富抬一副抬子,她們學著老把式報路,前面報、后面應,走得又快又穩(wěn)。比如:轉(zhuǎn)彎時,前面報:“前面一個拐!”后面應:“前擺后不擺!”上坡時,前面報:“坡上又架坡!”后面應:“小心慢慢梭!”遇到泥坑,前面報:“路上一泡泥!”后面應:“腳下要仔細!”走上平路,前面報:“天上一朵云!”后面應:“地下一展平!”
李秀英的經(jīng)驗傳開了,行進速度加快了。姑娘們清脆的報路聲此起彼伏,有板有眼,像號子、像山歌,增添了歡樂,驅(qū)散了倦意。
最傷腦筋的是雨后行軍。川北的黃土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雨過之后,腳下又粘又滑,空手步行,也難免跌跌撞撞。為了不摔抬子,姑娘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走泥路的經(jīng)驗:平地蹲著走,下坡梭著走,上坡爬著走。最艱難的是上坡,抬前面的,得貓著腰,一手扶抬竿,一手抓地,有的磨掉了指甲,手指頭流著血,也不敢松手;抬后面的,得把抬子高高舉起,使傷病員身體平穩(wěn)。此情此景,誰看了也心酸。
意志堅強的姑娘們,也有畏難的時候。一天,通訊員小王氣喘吁吁地跑來,兩頰緋紅,一手捻著衣角,一手指著后面的抬子說:“連長,你看……”我莫名其妙,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個頭部、腰部負傷,不能說話、不能動彈的重傷員,焦急地指著自己的下腹。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同樣是個大姑娘,一時手足無措。稍一遲疑,我鼓起勇氣,上去幫他排了小便。一連的戰(zhàn)士們都是年紀不滿20歲的姑娘,在接觸異性時,感到羞怯,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該怎么辦呢?我拿不定主意。還是潘大姐有水平,幾句話就把問題點撥得一清二楚:“看護工作是抬子隊應盡的職責,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接觸男傷病員是工作的需要,絕不是下流舉動?!蔽覀冏隽怂枷牍ぷ饕院螅瑹o論是給傷病員更衣、換藥,還是擦身子、排大小便,姑娘們再也不羞怯退縮了。
“巾幗抬子”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出色地完成了運送傷病員的任務,而且將王家壩紅軍經(jīng)理處的大量軍需物資抬送到了60公里外的永寧鋪,為部隊渡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